瑞典检方:“北溪”爆炸元凶最有可能是“由国家发起的团伙”
当地时间6日,调查“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瑞典检察官马茨·永奎斯特称,调查显示,制造爆炸的最有可能是“一个由国家发起的团伙”。
他暗示西方宣传的所谓“亲乌克兰团体”制造了北溪爆炸事件的说法,仅有理论上的可能。
瑞典检察官马茨·永奎斯特6日表示,调查人员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但考虑到目前的情况,一个国家行为体直接或至少间接地支持了这一切。“北溪”爆炸事件中使用的爆炸物并不常见,调查人员已确定其类型,从这一点就可以排除不少嫌疑人。考虑到调查正在继续,这名检察官没有公开爆炸物的具体类型。
永奎斯特还说,调查很复杂,确定是谁炸毁“北溪”管道“相当困难”。理论上说,一个独立团伙也可能这样做,但可能性较小。
去年9月26日,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德国等欧洲国家输送天然气的两条“北溪”管道发生强烈水下爆炸,大量天然气泄漏。各方普遍认为,这一事件为“蓄意破坏”。“北溪”管道遭破坏数天后,丹麦、瑞典和德国分别开始独立调查。俄罗斯多次呼吁共同调查,但遭相关国家拒绝。
今年2月,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发表文章称,去年9月底发生的“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美国是幕后黑手。对赫什的文章,西方主流媒体异常沉默,随后又抛出新说法,将北溪爆炸的凶手指向了一个所谓“亲乌克兰团体”。(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非遗女性传承人携作品亮相公益集市 望传统作品与文创结合
-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宁明:黑皮冬瓜迎丰收 产业致富劲头足
- 蓝媒热评丨简约亚运 简而不“减”
- “中国冲击论”冲击了谁?
- 女生半年两次捐献救同一患儿:若配型成功,请义无反顾
- 中国A股周四上涨 沪指升破3100点
- 中国国产客机ARJ21和C919开启东南亚演示飞行
- 河北定州市:“智慧牛场”让鲜奶香飘万里
- 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取得阶段性成效
- 推动电动冲牙器标准化落地,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C”标志
- “热度”不断提升 武汉加快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
- 北京:将脊柱侧弯纳入中小学健康监测
- 云南铁路年度发送旅客量首次突破1亿人次
- 广西桂北傩面具:一块木雕刻出来的“神相”
- 调查称不少家长对儿童安全座椅的认知和使用仍存在误区
- 拓宽普惠金融服务边界 招行力量撬动“小企业”实现“大发展”
- 多领域数据“火热” 中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
- “义新欧”班列为中西贸易提速
- 沈阳味道品牌打造联盟:弘扬美食文化 助力城市发展
- 有人在囤米面油?官方回应来了:这个,真没必要
- 热门推荐
-
- 山西省委一号文件发布 系统部署“三农”工作
- 2023年外贸“成绩单”出炉!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0.2%
- 河南加速联通全球扩宽对外开放
- “2023山东夏日消费季”开启 释放夏日消费新潜力
- 字节元宇宙业务半数员工离职?PICO回应
- 文旅市场旺起来
- 高血压可能加速骨骼老化
- 中国多家国有大行下调存款利率 专家称利于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 丰富应用场景 自动驾驶奔向“车路云”协同
- 德国车企巨头:非常看好中国长期发展
- 天津七星岛湿地生态片区预计“五一”前开放 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区
- “舞林高手”齐聚江西南昌 2023“赣鄱杯”中国广场舞公开赛正式开赛
- 工信部征集意见:电动自行车拟禁用车载充电器
- 唢呐声声尽展民俗乡韵 沈阳百年造化大集火爆开启年货节
- 黑龙江哈尔滨市主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复课
- 《九龙城寨之围城》电影展启动礼在香港举行
- 英媒:美不愿乌“入约”的背后盘算
- 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走近神秘海昏 领略大汉气象
- 中秋国庆将至 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好戏连台
- 法国空管人员持续罢工 欧洲航班大面积延误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