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广西宁明:黑皮冬瓜迎丰收 产业致富劲头足
中新网崇左11月27日电 (陈桂梅 梁文高 黄艳梅)近日,走进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明江镇双龙村黑皮冬瓜种植基地,只见一个个饱满硕大、油绿发亮的冬瓜成排地悬挂在竹架上,瓜农们忙碌地采收、搬运黑皮冬瓜,田间地头一派丰收的农忙景象。
“这瓜长得真漂亮,一个瓜不少于40斤。”正在瓜地里采摘黑皮冬瓜的村民黄秀莲说。
“今年冬瓜行情还不错,平均每斤收购价格在1元(人民币,下同)左右,比去年略高。”宁明县桂湘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旦宣语说。
明江镇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种植黑皮冬瓜。2022年1月开始,旦宣语流转了300亩土地种植黑皮冬瓜。该基地通过流转土地和提供就业岗位等多种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相关产业,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与传统种植方法不同的是,旦宣语种植的冬瓜采用“吊种”技术,个头大、品相好。“冬瓜传统种植一亩地只能种400株左右,冬瓜吊起来能种到700余株。冬瓜被吊起,不会接触地面,既有利于采光,又避免了冬瓜‘白肚皮’现象产生,结出的瓜营养成分高,口感好。”旦宣语说。
据旦宣语介绍,冬瓜亩产达2万余斤,亩产值2万元左右。冬瓜种植周期短,4个月即可成熟,瓜肉细腻嫩白,味道鲜甜可口,而且储藏时间长,耐运输,深受采购商和消费者喜爱,该基地冬瓜主要销往山东、黑龙江、广东等地。
冬瓜的播种育苗、整地定植、肥水管理、搭架整蔓、扭秧搬运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每天有80至100余名村民来到该基地帮忙打理冬瓜。“我们明年计划扩大规模种植。”旦宣语说。
“一天来地里只需要做工8个小时,每月收入有2500元左右,工作轻松又能挣钱。”双龙村村民刘敏雄说。
近年来,明江镇立足实际,充分利用土地流转优势,以“政府+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等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种植大户或企业到村里发展蔬菜、水果等种植以及特色养殖业,有效促进产业基地“以短养长、效益加倍”,带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加沙停火换俘协议生效
- (乡村行·看振兴)新品种小葡萄畅销长三角 “串”起乡村共富路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俄军一架战略轰炸机坠毁 机组人员弹射逃生
- “以旧换新”,楼市开启新万亿市场
- 长沙首条疏港专用铁路通车运营满月 货物吞吐量突破108万吨
- 泽连斯基承认乌克兰对克里米亚大桥发动袭击
- 股价一度跌超20%,恒大汽车国内三家生产基地均已停产
- 南航首架国产C919飞机入列 将执飞广州至上海虹桥航线
- “国家地理经典影像大展”首次亮相天津
- 美媒:美国前驻玻利维亚大使被捕 被指控担任古巴特工
- 铁路部门紧急调配6000份食品运往停留沿河城站K1178次列车
- 延榆高铁最长隧道开工建设
- 不辜负“最热门旅游目的地”殊荣才能创造多赢
- 何以中国 | 在黑陶邢文化博物馆触摸黑陶文化新脉动
- 今年前8个月上海市进出口总值创同期历史新高
- 哈萨克斯坦总统批准政府辞职
- 武汉抢抓新年“开门红” 消费市场火热
- 2023·国际面孔 | 登场与谢幕
- RCEP关税优惠助吉林汽车拓展东盟市场
- 热门推荐
-
- 云南大理海东镇突发山火 400余名森林消防紧急增援
- 探班歌剧《托斯卡》:关于象征与真实
- 2022年北京中轴线文创大赛终评全部结束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正式批准《2023-2028国家旅游业发展规划》
- 2024年“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亮相天津广东会馆
- 天津海事法院首次启用“船舶扣押预担保”机制
- 比利时博物馆珍藏明朝鱼藻纹盖罐失窃
- 冰袋能否重复使用 破损咋办,安全吗?
- 巴西外长维埃拉:巴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迎来更加广阔前景
- 广西首届非遗美食生活季在南宁开幕
- 年度最大“超级月亮”今晚现身 错过之后还有机会吗?
- 上海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中心南美分中心成立
- 市场供应充足雨雪影响马上就过
- 新型储能“蓄”势而发 北京打造高水平产业集群
- 江苏盐城东台市发生3.0级地震
- (经济观察)就业持续改善 中国精准发力“护航”求职路
- 在“浙”里,看光影“生金”的故事
- 二手交易平台存在不少虚假宣传问题产生大量纠纷
- 中国正式上线全国食品安全民意征集系统
- 【透视】美政客妄言“美国从来不是一个种族主义的国家”,自家媒体拿证据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