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广西宁明:黑皮冬瓜迎丰收 产业致富劲头足
中新网崇左11月27日电 (陈桂梅 梁文高 黄艳梅)近日,走进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明江镇双龙村黑皮冬瓜种植基地,只见一个个饱满硕大、油绿发亮的冬瓜成排地悬挂在竹架上,瓜农们忙碌地采收、搬运黑皮冬瓜,田间地头一派丰收的农忙景象。
“这瓜长得真漂亮,一个瓜不少于40斤。”正在瓜地里采摘黑皮冬瓜的村民黄秀莲说。
“今年冬瓜行情还不错,平均每斤收购价格在1元(人民币,下同)左右,比去年略高。”宁明县桂湘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旦宣语说。
明江镇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种植黑皮冬瓜。2022年1月开始,旦宣语流转了300亩土地种植黑皮冬瓜。该基地通过流转土地和提供就业岗位等多种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相关产业,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与传统种植方法不同的是,旦宣语种植的冬瓜采用“吊种”技术,个头大、品相好。“冬瓜传统种植一亩地只能种400株左右,冬瓜吊起来能种到700余株。冬瓜被吊起,不会接触地面,既有利于采光,又避免了冬瓜‘白肚皮’现象产生,结出的瓜营养成分高,口感好。”旦宣语说。
据旦宣语介绍,冬瓜亩产达2万余斤,亩产值2万元左右。冬瓜种植周期短,4个月即可成熟,瓜肉细腻嫩白,味道鲜甜可口,而且储藏时间长,耐运输,深受采购商和消费者喜爱,该基地冬瓜主要销往山东、黑龙江、广东等地。
冬瓜的播种育苗、整地定植、肥水管理、搭架整蔓、扭秧搬运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每天有80至100余名村民来到该基地帮忙打理冬瓜。“我们明年计划扩大规模种植。”旦宣语说。
“一天来地里只需要做工8个小时,每月收入有2500元左右,工作轻松又能挣钱。”双龙村村民刘敏雄说。
近年来,明江镇立足实际,充分利用土地流转优势,以“政府+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等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种植大户或企业到村里发展蔬菜、水果等种植以及特色养殖业,有效促进产业基地“以短养长、效益加倍”,带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续写“三千孤儿入内蒙” 新篇:跨越64年的双向奔赴
- 溺水事件频发 教你学会科学救援
- 执法部门回应对五月天上海演唱会调查过程:未发现违法行为
- 钱致榕回忆录《敢为天下先》解答如何三年建成港科大
- 中国专家团队提出糖尿病治疗新策略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 经济发展新动能增强
- 长时间低头伤害颈椎 5个动作帮你缓解颈椎不适
- 四川雅江森林火灾明火扑灭 火场全面进入清理看守阶段
- 2023年暑期档电影票房已超80亿元
- 青海出台中国首部包虫病防治地方性法规
-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敦促加方正确看待中方正常开展的北极活动
- 商务部:1月20日起全国各地陆续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 国家邮政局:1-2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5.1%
- 一季度外贸开局有力起势良好
- 尔冬升“回家”拍新片获评“惊喜之作”
- 上海64家商场示范推出“纯净版”停车码
- 中老铁路国际客运运送跨境旅客逾10万人次
- 擦亮劳务品牌 带动乡亲增收
- 87版《红楼梦》开播35周年 主要演员在上海“团聚”
- 英国百日咳疫情持续蔓延
- 热门推荐
-
- 打造中国90后全版权IP标杆 李尚龙新作在京首发
- 第十一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线上线下汇演45部精彩好戏
- 充电桩也要做好隐私保护
- 沿着“网线”顺藤摸瓜,剥开粽子“天价”外衣
- 广湛高铁佛山站正式开工 总投资逾百亿元
- 广东茂名警方破获一起家族式“网络水军”案
- 薛澜:人工智能全球治理 如何平衡安全与发展?
- 默沙东新冠口服药莫诺拉韦胶囊于天津挂网,报1500元/瓶
-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一男子遭警察多次枪击 生命危急
- 黄轩化身快递小哥呼吁抵制非法寄递野生动物制品
- 福岛核污染水第10次排放结束 累计已排近8万吨
- 不只是“灵魂砍价”,中国医药集采下一步应如何完善?
- 芬兰前总理马林辞去议员职务 出任国际智库顾问
- 新一轮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来临 各部门迅速行动防灾减灾
- 北京:受灾情影响较大的缴存职工可全额提取公积金余额
- 国内首个卡拉瓦乔主题展在沪开幕 多幅意大利国宝级画作首次在华展出
- 今年8月香港中小企收益指数录得下降
- 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 “2023银行家金融创新成果”发布 建设银行获七项大奖
- 加强海洋国际合作 共同守护蓝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