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育龄人口“有好孕”?
头部医院产科和乡镇卫生院产科“冷热不均”
如何让育龄人口“有好孕”?
凌晨3时,29岁的雅熙(化名)突然感到下腹袭来一股强烈短促的胀痛,暂停几分钟后,又一波胀痛袭来。伴随宫缩逐渐规律,她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广医三院”)的待产室接受了分娩镇痛。
随着生育人口下降、高龄产妇增多,不少业内人士发现更多的孕产妇流向了头部医院产科,而基层医疗机构的产科分娩量却逐年下降。基层产科谋变求生存已“箭在弦上”。
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助产服务管理的通知》,强调公立医疗机构要承担产科服务兜底责任。作为连续6年出生人口全国第一的生育大省,广东如何让育龄人口“孕得优、生得安、育得好”,考验着每一家公立医疗机构。
产科“一头冷一头热”
去年以来,多地医院的产科面临着“冰火两重天”的现状——头部医院产科人声鼎沸,乡镇卫生院产科却“静悄悄”,甚至陆续传出被关停或合并的消息。
广州妇产科研究所副所长、广医三院产科主任医师王志坚是一名从事产科工作30余年的专家。那个不舍昼夜的2017年,让他至今难忘。
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广东在2017年迎来了近40年来的出生人口高峰,当年出生人口151.63万人,总数跃居全国第二。
那一年,王志坚所在的另一家省级三甲医院的产科拥有病床63张,而每天等待分娩的产妇有80余人。医护人员更是焦头烂额,一刻不敢停歇。
2017年后,广东出生人口逐年下降。自那时起,海珠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潘东娜发现,产科的病床渐渐空了出来。2023年,该医院的分娩量只有1800多例。
与基层医院产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下称“省妇幼”)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下称“广妇儿”)迎来了分娩量的上升。省妇幼每年的分娩量在1.5万例至1.7万例之间,广妇儿去年的分娩量超过了2.9万例。
省妇幼院长刘国成用“虹吸效应”解释这一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各级医院的产科床位变得宽松,人们更愿意选择到三甲类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进行分娩。
个性化分娩服务需求大
如今,高龄孕产妇比例攀升,产科不得不面对高龄妊娠、孕妇慢性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等愈加复杂的分娩情况。这对医院提升产前诊断筛查水平、孕期保健服务、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王志坚发现,孕产妇的助产服务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尤其是现在的产妇更喜欢住单人单间的一体化产房,“一个产妇出院,另一个产妇立马住进去,18间VIP病房都是秒光。”
为了改善分娩体验,各家医院想了不少“新招数”。从多年前的“一床难求”到如今的“一房难求”,产科正处在个性化分娩服务提升阶段,家庭一体化产房、VIP病房、分娩镇痛、导乐分娩服务等提升分娩体验的服务项目渐渐流行起来。
近年来,分娩镇痛受到了产妇们的欢迎。为此,多家医院安排麻醉医生24小时轮班,驻扎在产房,为产妇及时提供服务。在省妇幼、广妇儿和广医三院,分娩镇痛率均达到了85%左右,可满足产妇无痛分娩需求。
不少医院还开展了家属陪伴分娩和导乐分娩服务。广医三院分娩室护士长胡静介绍,导乐师会在待产期、分娩期、产后观察期给予产妇心理安慰、情感支持和生理帮助,实现舒适分娩和早期新生儿基本保健的照护。
“实际上,从事导乐分娩服务的医护人员缺口很大,没办法满足每位产妇的需求。”广妇儿产房护士长颜凤说,虽然她所在的团队有300余名助产士,但仍不能满足产妇日益增长的分娩需求。
提升服务质量
赢得发展主动权
未来,如何升级健康服务,提升产妇分娩体验,产科资源调整兼顾两头,是摆在众多公立医疗机构面前的一道考题。
“提升服务质量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刘国成说,要不拼量、重提质,增加服务内容,做到让孕产妇满意,相信不会因分娩量下降而影响医院的运行。
如何建设生育友好医院?刘国成认为,关键在于提供以孕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提升诊疗水平和住院体验,在产前、产时、产后等不同阶段都能为孕产妇提供周到服务。
广妇儿产科门诊主任周艳红同样认为,建设生育友好医院,技术、环境、人文关怀,缺一不可。她说,医生一定要掌握专业、精湛的产科技术,在关键时刻承担起危重孕产妇的救治工作,同时给孕产妇提供温馨、舒适的分娩和住院环境,让她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
对于基层医院产科而言,转型显得更为迫切。
“基层产科不会消失,但需要进一步优化。”刘国成认为,妇幼保健机构不能只提供分娩服务,还需承担保健任务,通过加强不同层级助产机构的沟通衔接,建立起分工合作机制,产妇在上一级医院生完孩子,可以到基层医疗机构享受保健服务。
南方日报记者 厉思璇 汪祥波
通讯员 白恬 张迅恺 周密
李雯 刘元铃 李玉红
来源:南方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一本以命运为题的书,会写些什么?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正式启动
- “China Travel”彰显吸引力 成国际旅游市场新热潮
- 国际识局:俄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向西方传递什么信号?
- 首次线上线下联动举办人才招聘会 @数字经济人才,上万个岗位等你来
-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欧盟企业始终致力于开拓中国市场
- 美国务卿再访中东推动新停火协议 哈马斯作出回应
- 10月末中国M2余额同比增长10.3%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改组内阁
- 今日18时起 海南全省旅游客运车辆恢复运营
- 湖北兴山成立“保护香溪河志愿服务联盟”
- 巴勒斯坦称加沙地带逾2.9万人因冲突伤亡 以总理拒绝停火
- 崔健歌词结集 姜文作序《如是我闻》
- 漫“花儿”、舞皮影 中外文旅达人老爷山下逛非遗传播中心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临川:抓住机遇做强产业 增收致富有妙招
- 韩国国家警察厅和首尔警察厅厅长凌晨被捕
- 辽宁省组织开展2023年海上大规模人命救助综合演习
- 世界花卉大观园 蝴蝶兰瀑布迎客
- 财政部:打好新老政策“组合拳”,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 报告: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近半数拥有千亩以上专业园区
- 热门推荐
-
- 气象局:今冬大范围极端严寒可能性较低
- 湖北荆门市博物馆新馆开馆 展五千余年人文历史
- 英媒梳理:谁可能接替苏纳克出任保守党领袖?
- 允许户口回迁农村背后
- 外媒:乌克兰议会批准乌梅罗夫担任国防部长
- 马里发生汽车坠桥事故 已致31人遇难10人受伤
- 弦歌雅乐传情意,一十五载燕归来——北京大学校友合唱团举行成立十五周年音乐会
- 冰岛雷恰角半岛再次发生火山喷发
- 在川剧里梦回东坡
- 搭建政产学研交流平台 海淀文化创意大赛呈现新气象
- 《看不见的顶峰》主角张洪:登顶珠峰很重要,但脚下的这一步更重要
- “五一”假期,三亚流行上天下海的“特种兵式体验”
-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 预计明年全面建成
- 外国人来华支付更便利 上半年“外包内用”交易额同比增超7倍
- 《江西学术史》新书首发:呈现江西历史文化深厚底蕴
- 杭州多地出招 让外卖小哥“畅行”“畅心”
- 外媒:因空难事件 阿塞拜疆总统正在返回首都巴库
- 遇见福建:福善堂,福建最早元代木构建筑
- 四川黑水县1名干部在抢险救援时因突发山洪失联
- “新农人”用“新农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