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丨有效地发掘与保护 让大秦文物“重获新生”
央视网信息:秦代,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特殊地位。因此,秦始皇兵马俑的考古发掘具有非比寻常的价值,被誉为20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
其中,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是1974年3月当地村民在抗旱打井时偶然发现的,1979年10月1日建成保护大厅并对外开放。一号坑的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为14260平方米,在三座俑坑中规模最大,如果全部发掘,预计可出土陶俑、陶马6000多件,战车50余乘。
目前一号坑先后进行了三次正式发掘,前部陶俑已修复完整的部分是第一次正式发掘的成果,中间只清理了覆土层的部分是第二次正式发掘的区域。从2009年开始,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并取得多项重要考古成果,已发掘清理出陶俑、陶马、兵器等千余件(组)。
40多年来,一号坑仅发掘了七分之一的面积。为什么不把这些地下的文物全部发掘出来向大众展示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以一个生动的比喻回应了群众关切:文物发掘如同抚养孩子,后期文物养护等大量工作需要及时地完成。如果没有具备相应的能力和各方面支持,那么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可能会有不到位的情况发生。有效地发掘、有效地保护,这是几代文物工作者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能源汽车出口任重道远
- 多国青年诵读中华经典 领略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 被“西瓜刺客”吓了一跳 今年的瓜价贵了吗?
- 《翦伯赞》走进北大: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 少吃?不吃?晚餐到底怎么吃?
- (两会观察)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如何跑出“加速度”?
- 中国—东盟少儿出版研讨会在吉隆坡书展举行
- 海外华媒海南行:百年侨宅似原貌 感动海外华媒人
- 四川兴文连发4.0级、4.5级地震 川渝多地有震感
- 美警误杀男子后获警局庇护 外媒:全美警察误杀平民事件已越发频繁
- 故宫新展纪念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百年诞辰
- 青海省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
- 预售周期长、退票退款难…网上预售票套路埋得深
- 广西南宁:新兴青年露营交友 共度浪漫“七夕”
- 被逐出食品圈的槟榔还能吃吗
- 朔尔茨更新TikTok视频:在重庆工厂竖起大拇指
- 国际最新气候变化研究:南极海冰损失导致更多风暴形成
- 广州港料至2026年货物吞吐量达7亿吨
- 中国新职人|走出CBD 95后文创人“玩”起废弃塑料
- 500多家实体书店不打烊 春节期间北京将推近千场阅读文化活动
- 热门推荐
-
- 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开通 运营里程538公里
- 黑龙江北黑线一旅客列车运输中脱轨
- 菲律宾南部三宝颜市发生交通事故致2人死亡 26人受伤
- 公共卫生间,别把“方便”变成不方便
- “2024年世界青年看福建”在漳州启动
- “二次元”消费奏响西安老商场复苏“小夜曲”
- 研学不是走马观花的旅游
- 克罗地亚总统米拉诺维奇高票连任
- 中国与尼泊尔跨境陆缆系统开通
- 日本11月米价同比涨63.6% 创下自1971年以来最大涨幅
- 国际锐评丨中国保持全球增长引擎地位,外资如何获益?
-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京首发
- “北京文化书系”等京味图书亮相2023上海书展
- 幼儿园48名幼儿感染诺如 官方通报:涉事园方资质不完善
- 首都博物馆开新展 150余件展品续写长城情
- 世界经济论坛专家:“灯塔工厂”数量庞大 中国制造业加速迈向数字化 |世界观
- 高温下,“瓷都”景德镇建设一线的坚守与关爱
- 青海省最大公路综合服务区交付运营
- 以色列媒体:马斯克预计下周访以并访问加沙边境城镇
- 日本,造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