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五千年文明——良渚何以牵手世界?
图为: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全貌。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 摄
中新网杭州7月7日电(王潇婧 郭其钰 鲍梦妮)步入盛夏,即便是水网密布、植被茂盛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也氤氲着腾腾暑气。2019年,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穿越历史的浩渺云烟,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美丽洲畔,旷世悠悠。莫角山侧,文明延绵。在良渚,一个以环太湖地区为主体的版图逐渐清晰可见,一个以稻作、玉器、土筑、城市建制为特点的五千年史前文明呼之欲出。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7月5日—6日,“良渚与世界——中希文明对话”活动在杭州举行,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古国展开对话,于“和而不同”中走向“美美与共”。
以古为新 良渚文明扬帆四海
何以文明?何以中国?良渚遗址让“上下五千年”有据可查,不再是凭空虚构的浪漫想象。
1936年,施昕更发现良渚文化,历经80多年的考古,良渚古城遗址以其保存完整的宫殿、墓葬、祭祀体系证实,五千多年前的华夏已具备国家形态。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其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得到高度肯定,标志着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
80多年间,良渚成功走向世界。其背后,是良渚古城遗址保护、传承、推广的“大文章”。
近年来,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下称良管委),着力以文物保护创造“良渚案例”,以学术研究树立“良渚坐标”,以文艺创作开拓“良渚窗口”,将良渚的“前世今生”传音世界。
如当地首创“专职机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这一大遗址保护管理架构,打造“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平台”。
在学术研究方面,国际考古学泰斗科林·伦福儒先生曾3次受邀实地考察,评价良渚“让我们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提前一千多年”。良渚作为中国早期国家社会代表,入编国际权威考古学著作《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第八版),体现了世界考古学界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认可。
走进交响乐《良渚》的演出现场,笛声悠长、号角声声,在远去的夯歌里,能工巧匠磨石琢玉、制陶编葛,空灵美妙的旋律牵引出远古先民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三年来,《良渚》的脚步已遍布葡萄牙、西班牙、哥伦比亚等7个海外地区。
疏源浚流,与古为新。良渚正抖落历史的尘埃,从远古圣地走向世界明珠。
和合共生 中希文明牵手偕行
回溯世界历史,不同文明宛若漫天繁星,各美其美。2000多年前,中希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的重大贡献。
1972年6月5日,中国和希腊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半个世纪以来,两个拥有悠久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相互欣赏、借鉴、理解、帮助,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希关系已成为不同规模、不同制度、不同文化国家之间和平相处、合作共赢的典范。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文明画卷逶迤铺展。今日之时,在迈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两个古老文明深情“牵手”,又将会产生怎样的交融?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中国是东方古老文明的代表,历史悠久的东西方文明延续至今,谱写了一段文明互动的佳话。诚如正在参加此次活动的希腊前总统、雅典大学法学院教授Prokopios Pavlopoulos所言,文明与文明之间最重要、最坚实的支持就是对话,因为它能够弘扬文明的精髓。
文明互鉴,美美与共。无论是今年2月两国建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相互吸纳,还是近年来杭州与雅典两地的人文互通,都表明中希是相互尊重、守望相助的“老友”,也证明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数千年依然充满活力,重要“法宝”之一,就是坚持以开放胸怀与世界上其他各种文明开展交流互鉴。
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人往来。此次“良渚与世界——中希文明对话”活动带来增进国际友谊的新契机,良渚、杭州、浙江也将助力美好图景实现,让文明之美、景色之美、味蕾之美跨越山海隔阂,进一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希腊原文化和体育部长、希腊著名艺术家Lydia Koniordou,希腊驻沪总领事George Partheniou,中国知名希腊文化研究学者、导演罗彤,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院长徐天进等共叙中希友谊,纵论中希文明,再次推动良渚文化“出圈出海”。
薪火相传 人类文明生生不“熄”
6月15日,一株在良渚古城遗址采集的火苗跨越时空,又一次目睹浩瀚宇宙中人类文明的生生不息。
在杭州亚运会倒计时100天之际,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良渚古城遗址成功举行。该仪式秉持人文自然、简约神圣的基调,呈现“以中华文明为柱基,以奥林匹克精神为引导,历史与未来辉映,良渚与亚运交响”的美好图景和精神内核。
古希腊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故乡,火种采集是其中标志性的活动。千百年前,人们点燃火种以纪念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1894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顾拜旦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各国人民通过竞技体育增进团结与友谊,中国成为奥林匹克理念的坚定践行者。
而今,这株携着五千年春秋的火种,让亚洲乃至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的“重要窗口”,与弦歌不断的人类文明形成意义深远的互动。
这场跨越时空的接力,在火种的照耀下,让浙江杭州以体育运动为纽带,加深往来,加固友谊,也在亚运会的脚步临近之际,再次提醒世人奥林匹克精神亘古不变的意义:人类对团结、友谊、和平的向往。
这既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观,又是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相通的人文精神。二者作为多元融合的文明,通过各自的礼仪文化,反映社会观念,形塑中国传统体育中所蕴含的“贵和尚中”思想与奥林匹克格言“更团结”的宗旨精神。
文明不仅要有历史,而且要有远见。此次将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古城遗址,作为亚运火种的采集点,蕴含特殊寓意。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精神交汇碰撞,“文明协奏曲”尽显传承与发扬之美。
之于当下的世界,这种传承与发扬更具展望未来的现实意义。
今年正值中希两国建交51周年,在此背景下,“良渚与世界——中希文明对话”活动的举办亦有着重要意义。古老的中希“礼仪之邦”、现代的奥林匹克精神,未来可期的多元文明互鉴,正在历史、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为拓展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的广度与深度,共建美美与共的文明百花园带来无限可能。
本次良渚与世界——“良渚古城·雅典卫城”中希文明对话活动由中国新闻社、杭州市人民政府指导,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报主办,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浙江分公司承办。(完)
翻译
搜索
复制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出口民调显示莫迪所在的执政联盟在印度大选中获胜
-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意味着什么
- 河南文化节会密集举办背后的多重考量
- 闽剧赴新加坡交流演出展风采
- 湖北推出大型原创舞剧《乐和长歌》展荆风楚韵
- 长沙签约14个重点文旅项目 总投资106.63亿元
- 未听劝告游客猝死 旅游公司担责六成
- 浙江文旅观察:大学生如何“改造”旅游业?
- 高原女兵班与藏族孩子们畅谈梦想共庆六一
- 俄罗斯著名画家瓦伦丁教授油画作品展在京开幕
- 酒鬼酒捆绑“婚礼”IP实现喜宴突围 省外婚宴互动增长率达100%
- 第七届进博会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 保障进博会“越办越好”
- (国际观察)韩国国会选举投票启动 “朝小野大”能否破局?
- 高铁“站票坐价”有违消费公平 定价理应遵循市场价值规律
- 2024第三届数字化审计论坛举行
- 海口加密暑期往返香港客运航班至每周21班
- 讲述真实留学故事 《对话青年·崛起的力量》新书发布
- 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中国外贸稳中提质展现强劲“脉动”
- 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启幕 聚焦如何赋能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
- 中国财长出席世行发展委员会、G20财长和央行行长等会议
- 热门推荐
-
- 杜琪峯:一定会继续拍,但新作品急不来
- 哥斯达黎加前总统顾问:中国发展道路大获成功 造福世界
- 小物件“讲述”亚运故事(西湖走笔)
- 跨越80年的友谊:战争记忆中的中英合作
- 欧盟向西非萨赫勒和乍得湖地区七国提供近2亿欧元援助
- 汽车受损 住房跑水……暴雨过后谁为财产损失“买单”?
- 第九届中国生活服务业大会致力产业融合提质增效促消费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王蕴:中国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并未改变
- “黄疸”越来越重?警惕新生儿溶血
- 徐先英:以沙为伴 与沙共“舞”
- 2023年最后一批!美国宣布对乌提供2.5亿美元军援
- “白塔杯”文化创意大赛专设“德胜”主题征集
- 这一年,为罕见病增加“能见度”
- 浙江义乌打通至洛杉矶“空空转关”出口通道
- 重重危机笼罩欧洲三大国,法媒:英法德等将再迎一个艰难的春天
- 玉树少年们的北京“六一”日记
- 亚洲水塔核心区“一原两湖三江”科考在拉萨启动
- 新疆何以实现夜经济繁荣、释放新活力?一场现场推进会答疑解惑
- 鲁迅与《中国矿产志》
- 大赛尽在总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黄金赛事资源发布 中法艺术展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