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80年的友谊:战争记忆中的中英合作
中新网伦敦1月16日电 (欧阳开宇 卞雨晨)英中了解协会日前在一场特别沙龙中纪念二战期间英中两国人民的合作与牺牲。今年适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线上活动聚集了学者、作家以及历史研究者,他们分享了家族历史、研究成果及这些故事在当代的意义。
沙龙的主题演讲涵盖了多个感人故事,包括中国渔民在救援“里斯本丸”英军战俘时的英勇行动、乔治·何克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的传奇经历,以及李约瑟在促进中英科学合作中的贡献。中国驻英使馆毕海波公参指出,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二战中两国并肩抗击法西斯的深厚友谊,也启发了后人关于和平与合作的思考。
何克的侄子马克·托马斯以家庭视角讲述了乔治·何克如何在战乱中带领学生迁徙千里,最终牺牲的感人事迹。何克的教育精神延续至今,其创办的学校在现代中国继续发展,并成为英中教育交流的重要象征。
此外,珍妮·克莱格博士详细回顾了她父亲亚瑟·克莱格在战争期间的努力,包括支持中国工业合作社,以及组织社会各界为中国抗战筹集资金的具体事迹。克莱格博士强调,这些经验为当代开展国际合作提供了借鉴。
参与者们还提到,方励导演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以及多个围绕英中合作故事的出版计划,如乔治·何克的传记即将推出中文版,这些文化媒介让更多人了解并铭记这一段历史。
活动中还展示了英国档案馆珍藏的历史影像资料,展示了英国医疗队、飞行员和记者在中国抗战时期的工作场景。这些故事传递的不仅是历史,更是共同抵抗侵略的英勇精神,它们依然为当今两国关系的深化提供启示。
沙龙最后,主讲嘉宾与记者们进行了互动。乔治·何克家族成员彼得·贾维斯回应了关于如何延续其精神的问题,他表示,两国之间的文化与个人交流至关重要,它们能让人们跨越分歧,找到共同点。(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甘闽合栽文旅“梧桐树”:倾情倾智“引流”百余优质项目
- 全球同庆中国年丨这个英国小镇,春节庆典成第二大庆祝活动
- “国潮文化创新与发展行动共识”发布 推动国潮文化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
- 西藏2024年GDP增长6.3%
- 舞剧《歌唱祖国》开启复排 再现经典诞生历程
- 浙江台州船舶出口火热 有企业订单排至2030年
- 安徽将举办5万余场次文化活动迎新春 为历年之最
- 税收数据显示 7月份我国经济稳中有进
- 卡游获国画师戴敦邦四大名著插画IP授权
- 葡萄牙严重干旱 葡农业部向欧盟求援抗旱
- 广州南沙:“海陆空”产业集聚,“湾区之心”新在何处?
- 【共建“一带一路”绿色成果】十年绘就“一带一路”绿色答卷
- 法国严重骚乱背后 是歧视还是撕裂?
- 以客户为中心,太保服务在一线
- 铁路上海站单日客发量65.6万人次创新高
- 蔚来春节万名员工保障用户出行与服务
- 中国影片《喀什古丽》在哈萨克斯坦两家电视台上映
- 蝴蝶或一亿年前最先在北美“现身”
- 港澳青年相聚江苏淮安 感受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文化
- “藿香正气冰中式”走红 能当饮料随便喝吗?
- 热门推荐
-
-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迎接“冬眠”
- 山西去年以来投入593万元 为交通运输行业劳动者系好“安全带”
- 丰收背后的隐形力量!这里有走出小县城的“种子选手”
- 外媒:以官员称美国暂停向以色列运送美制弹药
- 大数据越“算”越“实” 科研成果实现从“1”到“100”的产业化落地
- 二次创作“翻红”文化IP 名著“梗”吸睛中国青年
- 联大通过“和平公式”决议草案 中方呼吁尽快实现停火止战
- 美国伊利诺伊州一球场突然塌陷 形成9米深大坑(图)
- 与癌症共存需要强大的心理、家庭支持
- 关注“新都市女性” 人文社推出作家苏更生最新长篇《女人的秘密生活》
- 美国佐治亚州发生严重交通事故 已致5人死亡3人受伤
- 以军称已全面包围加沙城 巴勒斯坦总统会见布林肯
- 【促就业,全社会在行动】多方联动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路径
- 中新人物 | 奥特曼:从戒火者到玩火者
- 广东台山米粉:海内外台山人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
- “武林风”再起,少林功夫何以获跨族群文化认同?
- 联合国发布《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
- “五一”假期广州地铁总运客约4500万人次
- 第七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中国—中亚板块)在新疆启动
- 三部门向新疆乌什县地震灾区快速投送1000箱取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