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韵传承 山西稷山螺钿漆器“时尚出圈”
中新网太原6月18日电 题:千年古韵传承 山西稷山螺钿漆器“时尚出圈”
中新网记者 杨杰英
螺片和漆,一个闪亮如星,一个漆黑似夜,这两种元素的结合与搭配,如璀璨的夜空。
走进山西省运城市稷山螺钿漆器研究中心,马静正在用手工一遍一遍地在漆器上推磨。一旁的螺钿漆器作品,造型精美,色彩华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漆制作器物的国家,中国漆艺有着7000年的历史。而螺钿漆器是中国传统漆器品种之一,用经过研磨、裁切的贝壳薄片作为镶嵌纹饰的漆器。
“灯光下,妈妈的那个背影一直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里。”马静自幼从事螺钿漆器制作,至今已有20多年,师从其母亲李爱珍。
“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李爱珍是“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马静和父亲马贵堂则是这项非遗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事实上,他们一家五代在传承这项技艺。“我这辈子就做这一件事。”李爱珍告诉记者,“我的婆婆从小跟着她的父亲学,而我从厂子里学的内容再结合婆婆的指导,如今再教我的女儿。”
李爱珍说,婆婆教的口诀“千锤百炼”和“条条点点连成线”正是这项技艺的制作流程。“在打磨时只能用手工,必须根据干湿度、温度、漆的厚度等因素反复打磨,还得用手工一遍一遍地在产品上推磨,进行油面抛光。整个制作过程几乎全靠手工完成,可谓千锤百炼。”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雕漆工艺品,稷山螺钿漆器制作工艺极其复杂。马贵堂介绍,主要分为十二道工序:胎型设计、制作胎体、灰制胎体、打磨胎体、设计图案、画刻图案、胎体上漆、镶嵌螺钿、反复髹漆、水中打磨、扣刻图案、砖面推光等。
“从养家糊口的工作,到热爱这一行,全心投入去研究,我们经历了无数的艰辛。”马贵堂说,制作漆器不能拘泥于传统,在螺钿制作的过程中,要边学习边创新。
他们一家坚守螺钿漆器制作古法,采用天然大漆制作。一件作品要耗时三个月到一年不等,有的甚至需要数年时间。他们的作品在国内外屡次参展获奖。
李爱珍和马贵堂两人合作的捏胎漆器《鬼谷子下山罐》,用天然生漆混合贝壳粉做胎,加入短的麻丝提高胎体的坚硬度,避免了传统漆器使用木胎、竹胎易腐的问题,是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的独有做法。
作为非遗新生代,马静已能够熟练掌握螺钿漆器的制作步骤,有着自己独到的技艺,对螺钿镶嵌中花鸟、走兽等刻画,力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为了使这项技艺能成为“活态非遗”,继续完整地保留,他们一家三口走进校园,成立“螺钿漆器制作”班,培养数十名学生从事螺钿漆器制作。
近年来,“国潮风”兴起,也让非遗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马静告诉记者,“国潮风”的兴起拓宽了非遗生产性保护和活态性传承的路径,也让更多年轻人喜欢非遗,助力保护传承非遗的力量不断壮大。
为此,马静还成立工作室,专门作为螺钿漆器的创新创作。由她工作室创作的各类茶具及香具非常畅销,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如今,年轻的非遗传承人正不断通过创新“活化”非遗,让非遗“时尚出圈”。(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黎巴嫩传呼机爆炸事件后,外国网友纷纷安利“中国制造”
- 京津冀三家省级图书馆联合雄安打造“XIN空间”
- 太原机场新航季期间预计执行90条航线
- 新疆轮台县第五届白杏节开幕
- 新不列颠岛发生6.2级地震 震源深度50千米
- “一号文件”的人才之思:年轻人来了 乡村怎么才能“接得住”?
- 土耳其电动汽车产业取得历史性突破
- (乡村行·看振兴)茶油香飘振兴路 江西赣县“小油花”结出“金果果”
- 敦煌学研究“高地”如何建?专家学者线上线下“求新思变”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 吴王夫差剑:“还乡”故事书写两岸交流佳话
- 沙特工业和矿产资源大臣将访问巴西、智利
- 雄安多了咖啡馆
- 广东省在香港顺利完成地方政府债券境外发行路演
- 山东:5月4日起核酸检测对所有人员免费
- 粤东城际铁路全线首个车站三联道岔连续梁浇筑完成
- 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甘茨要求立刻成立国家调查委员会
- 焦点访谈丨稳中有进!从“稳”的底盘和“进”的动力“看好”中国经济→
- 新冠新变异株KP.2在世界多地蔓延 国家疾控局:引发感染高峰可能性低
- 古稀龙舟工匠的坚守:做到做不动为止
- 成铁二院首创“低碳行为令+绿色矫正”工作模式
- 热门推荐
-
- 专家学者齐聚拉萨探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
- 智慧建造 扩容提质 提升能力(产经观察·走进重大工程一线①)
- 三个维度感悟中华文明现代力量
- 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首个新能源汽车项目启动
- “上海财政紧张向寺庙借款100亿元”?上海警方:造谣者已被批捕
- 短剧不能“短视”
- 小满至,这一天的习俗你了解多少?
- 滴滴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携手巴西合作伙伴助力绿色出行和数字支付
- 中外知名企业家可持续发展对话会在迪拜举行
- 应对台风“康妮” 浙江宁波累计排水1.2亿立方米
- 商务部:坚决维护新能源汽车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
- “北溪”爆炸一年后,挪威科学家再曝新细节
- 滇沪务工高铁专列开行 云南籍务工人员乘车返岗
-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 “创意+科技”让游园更具科技范儿 “村BA”贺岁活力满满
- 山西博物院加码展览“进出口” 促进中外文明互鉴
- 1月17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20103.1万人次
- 迭代快、供应链优势独特,工业领域人形机器人需求旺盛
- 11只东方白鹳迁徙途中遇暴雪掉队 吉林跨省护送与种群汇合
- 中医养生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