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稳中有进!从“稳”的底盘和“进”的动力“看好”中国经济→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认为,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那么,今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稳”的底盘在哪里?“进”的动力又何在呢?
临近岁末,尽管全国各地迎来了新一轮的降温,但是各类消费、生产依然火热。在山西太原,许多人走进花市,挑一盆漂亮的鲜花增添冬日的生机。
在辽宁沈阳,这家生产磁悬浮飞轮产品的企业正在满负荷生产年末要交付的订单。
在广西,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平陆运河进入旱季施工黄金期,建成后,西南地区货物经平陆运河出海,将缩短560公里。
充满活力的消费、生产背后,是今年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从宏观看,2024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将顺利完成。
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在结构持续调整的基础上出现回稳,增长速度能够完成全年5%左右的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刘青:我觉得今年能够取得这个经济发展的成绩殊为不易、难能可贵,在全球大型经济体里面,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仍然是最高的几个之一。
2024年,产业结构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转型升级,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去年同期加快1.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7.5%和9.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我们的制造业保持了相对强劲增长,表现最强劲的是高技术制造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无论是增速还是投资,都快于一般性制造业增长。
今年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从十年前1.8万辆的年产能到今天超千万辆,新能源汽车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代表,也是我国近年来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更是今年经济“进”的亮点。
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从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个革命性的概念和相应的战略之后,使我们围绕着科技创新、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全面提升进行了战略集成,使我们在相应的一些领域上面大踏步前进。
2024年,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不仅推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更赋能传统产业,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提供新的动能。
2024年,我国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今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
在改革和开放的推动下,2024年,中国外贸表现亮眼。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每季度进出口总额均超过10万亿元,创下了历史同期首次。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和汽车都达到了两位数增长。
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中国在过去持续地进行科技创新,科技自立自强,从而使高端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升,进一步支撑中国出口出现持续高速运转。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刘青:贸易顺差我们预测全年超过9500亿美元,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在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动荡的情况下,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还能够得到这样的凸显,这足以说明我们的产业基础和产业竞争力的强大。
2024年,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即“两重”建设方面,截至12月初,用于“两重”建设的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分三批全部安排到项目,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等领域。
另外安排3000亿元用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在“两新”政策的推动下,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份,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9%和18.7%,较零售业总体增速分别高11.4个和14.2个百分点。
消费和投资的相互促进,稳定了今年经济的整体运行。在政策支持下,文旅融合不断创新,首店经济、首发经济等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各类新业态、新模式也为提振消费提供了新的动能,消费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2024年,中国经济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细数今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进入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以后,市场信心、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关键时刻,从9月24日起,中央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推动经济企稳回升。一揽子政策出台两个多月,各种短期和中期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比如房地产市场,一线城市已经开始筑底回升,二手房交易已经开始进行放量。在资本市场上,央行以及相应监管部门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资本市场筑定了可预期的有效的底部。一系列的惠企政策,对于稳定企业主体预期和信心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它将在中期产生持续性拉动作用,与2025年相应的一些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全面对接。
12月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稳健的货币政策”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逆周期调节”到“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这一系列升级都为明年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政策保障,让中国经济在2025年更有底气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石英华:其中强调发挥好政策的“组合拳”,一方面积极利用好财政赤字空间;另外我们已有的政策工具,如何把它更好地用好。已有的国债,还有超长期特别国债,一系列能够跟市场工具结合起来的政策工具,如果从更好的政策发力角度来看,加强财政管理我觉得都是可期待的。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12月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石英华:特别是大家都关注传统“三驾马车”里国内的投资和消费,我们如何实现投资和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通过有效投资带动有潜能的消费,实现更良性互动。
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我们增长的空间依然在于我们对于科创的持续投入,也在于我们通过全国大市场的改革推进,使各种要素能够全面提升。我们的增长来源在于我们对于风险的持续防控和风险的持续有效释放,转换成对增长的驱动。我们要有真正的全球视野,以开放对冲贸易保护,进一步发挥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在全球发展中的力量。
2024年,我们攻坚克难、沉着应对,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国内需求、优化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当前,我国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必须坚定必胜信心。这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艰苦奋斗。通过不懈努力实现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大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青海玉树青少年赴北京参加录制“国庆特别节目”
- 财政部首次对境外会计师事务所作出限制从业监管决定
- 以军继续空袭加沙 联合国警告或致当地发展倒退数十年
- 美脱轨列车后续:清理工作开始 环境污染情况待评估
- 康林松:中国不仅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拥有行业领先企业和成熟新能源供应链的中心
- 北交所拟于3月30日开展启用新证券代码号段第二次全网测试
- 哈马斯:以色列最新袭击可能危及停火谈判
- 舞龙舞狮打铁花……这个春节各地纷纷秀“绝活”
- 以旧换新优惠政策叠加 广西大宗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 撒贝宁去了就不想走的乡村有何魅力?随《山水间的家》共同探寻
- “火线立功”牌匾、“一封家书”:“烈士纪念日”里的衡水故事
- 加拿大政府对港口大罢工背后的“结构性问题”启动调查
- 世卫组织:因气候变化等因素,猴痘等地方病的暴发变得更频繁
- 长途仅安排1名司机?呼北高速交通事故旅行社回应
- 中国工行2023年末境内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
- 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又添千亿立方米大气田
- 2024年宁夏计划实施重大项目1300个
- 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财富管理从产品的互联网化转向服务的互联网化
- 斗鱼二季度内容生态持续完善,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 热门推荐
-
- 人工智能赋能医学 上海发布卫生健康行业语料库、医疗应用场景MaaS平台
- 山西将举办“三晋戏曲”演唱会 加强本土稀有剧种传承保护
- 广东顺德“鹭鸟天堂”扩容至百公顷 打造湿地公园
- 【百万庄小课堂】长期不吃晚饭会怎样?轻断食减肥靠谱吗?
- 中秋节临近 广式月饼、点心等应节食品迎出口高峰
- 安徽五部门联合启动重点产业质量强链行动
- 北美票房:“龙卷风”首映夺冠 “金刚狼”蓄势待发
- 消费品以旧换新!跨年度持续实施
- 湖南省首届非遗博览会在张家界启幕 139项非遗亮相
- 聚焦源头治理 山东不断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成效
- 长江中游部分航段实施汛期临时交通管制
- 东盟友人壮乡赶“歌圩” 欢度“三月三”
- 外媒:乌克兰称能源设施遭袭 全国范围将紧急限制用电
- “GDP跌出全球前三几成定局” 日媒称日本不应执拗于“大国”幻影
- 外媒称以军猛烈空袭加沙全境 联合国秘书长警告加沙面临“彻底崩溃”
- “向阳红22”轮从上海吴淞口岸启航赴西太平洋的海洋考察
-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江西将促进企业年金高质量发展
- 以书为媒读懂湖湘文化 “岳麓大讲坛”在书博会开讲
- “锦绣中华——传统织染绣艺术与生活展”亮相广州
- 《“两个结合”基本问题研究》出版座谈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