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不能“短视”
【观者有心】
据报道,广电总局近期启动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这是自去年11月开展“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后,广电总局再次对网络微短剧开展集中专项整治。
一般而言,某个行业或某个领域,出现了突出问题,才会进行专项整治。短短一年时间,管理部门两次对微短剧行业“出手”,人们不禁要问:微短剧到底怎么了?
微短剧主打“轻量”,单集通常不超过10分钟,最短的甚至不足60秒。虽然时间短,但微短剧作品戏剧冲突集中、反转多、节奏快、剧情跌宕起伏,不仅能快速吸引人的眼球,还能激起观众的好奇心,让人越看越上瘾。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微短剧满足了观众在等公交、排队、吃饭等碎片化时间的娱乐需求,让其以轻松方式获得感官上的爽感、心理上的快感。
为了持续制造爽感、快感,一些微短剧创作者挖空心思,甚至无所不用其极——有的鼓吹炫富拜金,大肆描写不正当的婚恋观;有的宣扬以暴制暴,渲染血腥暴力;有的故意贩卖焦虑,挑起年龄对立、性别对立、地域歧视;有的丑化民族英雄、历史人物,宣扬历史虚无主义。这些作品,为了流量而频频冲撞道德和法律底线,有关部门对其展开专项整治既是必要之举,也是迫切之需。据统计,2023年3月至今,广电总局已督导各平台累计清理低俗有害网络微短剧35万余集(条)、2055万余分钟;分级处置传播低俗有害网络微短剧的小程序429个、账号2988个。
除了集中专项整治,有关部门也在加大管理力度、细化管理举措,以更好完善常态化管理机制。随着监管的常态化,为追求爽感、快感而肆意挑战道德底线、法律红线的微短剧,将面临更多风险——轻则会被限流禁播,重则会被下架封号。因此,为了眼前的流量而单纯追求爽感、快感的创作,其实是一种短视行为。严守“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创作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抛开道德和法律不谈,微短剧目前这种只图快感、不求美感的创作之路也很难走得长远。
有人将单纯追求爽感、快感的微短剧称为感官刺激的“工业糖精”,也有人将只求速成、不图美感的微短剧称为“数字咸菜”。“工业糖精”也好,“数字咸菜”也罢,都有味道没营养,甚至还含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有害物质。观众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他们的审美水平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观众反映,刚看微短剧时很过瘾,可看完后又会产生落寞空虚的感觉。这说明,一些微短剧作品带给人的快感和爽感极其短暂,根本无法对人产生持久的审美吸引力。
从创作上看,当下的微短剧,题材同质化、情节简单化、叙事套路化、人物脸谱化等问题十分严重。作品内容要么是英雄救美反被救、欲擒故纵谈恋爱,要么是绑架案中见真情、豪门宴上不认亲,要么是突患恶疾苦虐恋、生离死别两茫茫……看多了,瞄一眼开头大概就能猜到结尾。靠着感官刺激,微短剧能够一次两次激起观众的兴趣,但当刺激反复以同样的方式出现时,观众的神经敏感度就会边际递减。一旦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就会对作品丧失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心理。
移动互联网整体增速正在放缓,用户注意力更加分散,这意味着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微短剧要想持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会越来越难。微短剧的受众主要是年轻人,尤其是90后和00后,他们对文艺作品形式和内容的要求都比前人更加挑剔,“换皮产品”或同质化的内容,他们绝不会买单。面对这些,微短剧创作者如果对过去的创作套路产生路径依赖,如果沉浸于眼前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如果不对创作进行长远规划,那离被用户抛弃也就不远了。
微短剧属于内容行业,一切都要凭作品说话。相较于长剧集,微短剧重在“短”,也难在“短”。创作者要把握好“有意思”与“有意义”的关系,坚持走规范化、精品化之路。
首先,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守住道德、法律、政策底线,不打“擦边球”,不碰“高压线”,不把流量作为唯一追求。其次,不断提升作品质量、升级内容品质,用优质内容满足观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网络文学转型升级的经验。
让人欣慰的是,业界已经在行动。一些做长剧的专业机构加入了微短剧创作队伍,这将有利于提升微短剧内容的质量。一些创作者主动拓宽微短剧的题材,不仅推出科幻、农村、公安、医疗、律政等题材的作品,还为作品加入传统文化、时代旋律等元素,提升了作品的内容厚度、思想深度、艺术高度,为行业吹来一缕清风。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广大微短剧创作者,要保持耐心和冷静,把眼光放远,把心态放平,以沉潜入定的姿态进行创作,让作品既有“短”的壳,又有“精”的核,努力走出一条规范化、精品之路。
(作者:韦一彪,系媒体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海南岛等地降水较强 今日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回升
- 端午假期出游需求旺 太铁增开去往京津等地27对列车
- 浙江文化观察:为什么说沙埠窑改写了浙江陶瓷史?
- 新漫评:美元霸权不能成为世界的“钻孔机”
- 网约车进场,春运接驳更顺畅
- 代表共议直播带货:一个直播间带动30多个新职业
- 中国暑期旅游大数据:出游日韩及“新马泰”热度高
- 受降雪及结冰影响 多省份共封闭路段11个 关闭收费站44个
- 伊拉克国民议会表决通过协议 与中国互免持外交及公务护照人员入境签证
- 江西会昌:农歌会搭建百姓舞台 农文旅深融助力乡村振兴
- 菲律宾以东热带低压生成 预计趋向海南岛东部到广东西部沿海
- 外媒:以色列战机袭击黎巴嫩南部地区
- 9月份普惠金融-景气指数回升向好 小微企业经营活力增强
- 集中连片展 “万里茶道”起点盛况 湖南安化传统村落焕发新活力
- 河南出台18条措施促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 工信部官员:虚拟现实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有生力量
- 外媒:美国的制度正在衰落 经济体系已难满足多数民众需求
- 《乐活之城——中国新城新区人居环境报告》在京发布
- 韩国民间团体抗议美国对韩国政府实施窃听及监听
- 欧盟:批准首笔约42亿欧元对乌财政支持
- 热门推荐
-
- 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预计突破3000亿元
- 国家发改委:已启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修订工作
- 美国5月通胀虽然放缓 民众仍承受巨大的生活成本压力
- 纽约检方:不反对推迟特朗普“封口费”案宣判
- 辽宁大连市普兰店区发生4.6级地震
- 房贷“转贷降息”生意套路翻新,多地银行提示贷款中介风险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上海蒙特纳利驱动设备有限公司
- 天津市洪涝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
- 小土豆长成大产业(人民眼·做好“土特产”文章①)
- 老人感染流感变成“白肺” 医生提醒:警惕流感抬头
- 2024横店影视节定档 首届国际影片交易会同步进行
- 加速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 施普林格·自然新设首席数字官
- 东西问·中外对话|贡献“G20力量”,中国何以是榜样?
- 美食双城记
- 甘肃靖远羊羔肉:食药草喝矿泉水 20多种烹法四季不重样
- 北京庙会抢票首日上演“秒杀”盛况
- 中外媒体辽宁行:见证“老工业基地”的活力“焕新记”
- 中国官方加强证券期货业标准化工作
- 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主动熬夜、被动失眠 大学生如何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