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爆炸一年后,挪威科学家再曝新细节
中新网9月28日电 据英国《卫报》当地时间26日报道,距离“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已过去一年,事件的全貌仍未浮出水面。最近,挪威地震学家向媒体表示,2022年9月,“北溪”管道发生了四次爆炸,并披露了更多的事件细节。
“当时可能发生了更多爆炸”
据报道,借助欧洲北部和德国地震站的信息,地震学家部署了先进的分析技术来观察并确定爆炸点。
挪威Norsar 中心称,“袭击发生后不久,2022年9月26日发现了两起明显的地震事件。第一次爆炸发生在‘北溪-2’管道,发生于当地时间(东二区)02:03:24;第二次爆炸发生在‘北溪-1’管道,发生于 19:03:50。”
报道称,最近发现的爆炸发生在丹麦波罗的海博恩霍尔姆岛东北部地区,在此前已知的第二次爆炸后约7秒和16秒发生。专家指出,当时可能发生了更多爆炸。
据地震学家分析,第二次和第三次爆炸相距220米,第四次爆炸发生在第二次的西南几公里处。不过,最终爆炸的位置尚不清楚。对信号来源机制的分析表明,它们是由爆炸装置产生的。
《卫报》称,丹麦、瑞典和德国的调查计划在与Norsar的联合研究中发表。这三个国家的当局都拒绝对调查发表评论。
“称得上完美犯罪”
2022年的9月26日,俄欧间天然气运输的“大动脉”——“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2023年9月26日,美国知名调查记者、普利策新闻奖得主西摩 赫什再次就“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一事发文,称美国是这一事件的“幕后黑手”,但其行动目的不是改变乌克兰危机的局势,而是恢复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力。
赫什表示,美国既不承认对管道爆炸负有责任,也没有承认行动的目的。
这篇文章中,他援引一位匿名美国官员消息称,美国参与这一行动的人员曾进出挪威但未留下任何痕迹。关于人物的重要信息未被录入计算机,而是通过打字机打出。任务完成后,相关文件被销毁。“这可以称得上完美犯罪了”,赫什写道。
对此,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7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溪”管道爆炸事件是美国和英国通过某种方式组织的。
他表示,目前不清楚赫什有哪些消息来源,“但他发布的信息与俄罗斯情报部门所掌握的信息相吻合。”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海海西一驿站停车收费引纠纷 官方称涉事企业已关停
- 北美票房:《死侍与金刚狼》首映票房破2亿创新高
- 伊朗外长强烈谴责英美对也门的袭击
- 杭州网红大楼:“直播梦”难做了?
- 俄遭远程武器袭击后普京发表讲话:局势已具有全球性质
- 中国高铁公益课堂首次走进印尼校园
- 世界银行执董会批准中国贷款项目 支持甘肃省畜牧业绿色发展
- 第十七届黄帝文化论坛在河南新郑开坛
- 广州南站通报“高铁夹到乘客拖行”事件
- 商务部:将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
- 持续高热量饮食会为减肥设置障碍
- 四川盆地至黄淮等地暴雨如注 南方大部高温闷热持续
- 台湾屏东县海域发生4.5级地震 震源深度28千米
- 加拿大温哥华市区发生持刀伤人案 嫌疑人被警方击毙
- “鱼跃同江 品味赫哲” 同江市首届鳇鱼水饺大赛开赛
- 《星汉灿烂》:古偶剧如何更好地“见天下”
- 日本物价上涨加剧民生压力
- 俄媒:俄高官批美办“民主峰会”,称“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独裁者”
- 超20部影片定档 2024中秋国庆档电影片单发布
- 浙江已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7项
- 热门推荐
-
- 金融支持实体要力度够节奏稳
- 20余所国际名校齐聚太湖南岸 水上竞技赛出“国际范”
- 以京韵呈现红楼梦歌曲 北京京剧院《京韵红楼》建组
- 快递物流搭乘数智化快车
- 科技馆为主场 培训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
- 内蒙古“杖头木偶”重现舞台 六旬演员期盼技艺传承
- 海峡两岸中华武术家齐聚珠海以武会友
- 端午节期间日均132.1万人次出入境 较去年增长约2.3倍
- 精准施策管好低速电动车
- 千余企业亮相WBE博览会 电池储能业竞争激烈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山东德州兴产业“反哺”乡村 让经济民生“同频共振”
- 台风“格美”登陆 江西境内多条铁路启动防洪防台风应急响应
- 河北涿州主城区超九成居民社区恢复用电
- 乌克兰等国就伊朗击落乌客机启动争端解决程序
- 贵州省财政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王瑰受贿案一审开庭
- 文化观察:中国动漫出海,靠什么?
- 江西文化观察:“唱游江西”如何化流量为“留量”?
- 20余国户外旅游专家、达人齐聚武功山:对话山地户外未来发展
- 强降雨致部分路面坍塌 辽宁已转移14553人避险
- 摇一摇跳转广告、微短剧诱导付费……被中消协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