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代快、供应链优势独特,工业领域人形机器人需求旺盛
央视网消息: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颠覆性产品。如今,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的关键阶段。
在北京的一家机器人公司,工程师正在对升级后的人形机器人“小星Max”进行行走训练。眼前的机器人还没有“眼睛”,但仍能在不平整的地面平稳行走。
在实验室里,记者见到了小星家族的其他成员,这位身高只有1.2米,正在举重做深蹲。而这位有着灵巧双手的正在擦桌子,并“友好地”递给记者一瓶水。
业内人士介绍,人形机器人已经跨越了早期研发阶段,在高校科研、智能制造和商用服务等领域实现应用。2024年1月,国内已经有人形机器人进入新能源汽车工厂进行实训,在流水线上和工人协作完成汽车装配及质量检查作业。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受技术和成本因素制约,人形机器人还没有大量应用到产线,但多家企业已经接收到来自工业领域实实在在的需求。
我国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优势明显
人形机器人由“大脑”“小脑”和“肢体”构成,包含上千个零部件,涉及各种尖端技术。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研发进度如何?在技术研发方面有哪些优势?
迎面跑来的这位机器人叫天工,身高1.63米,体重43公斤,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2024年4月发布的全球首个纯电驱拟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它能以每小时6公里的速度稳定奔跑,背后离不开“大脑”“小脑”和“肢体”的相互协调。
人形机器人所涉及的技术主要分为软件和硬件两方面,软件主要涉及各种人工智能模型,硬件则是制造机器人所需的各类零部件,如控制器、传感器等。多家企业表示,目前,每3个月就能完成一次人形机器人的迭代。
业内人士介绍,在人形机器人的硬件方面,我国有着独特的供应链优势。
深圳某人形机器人公司首席品牌官谭旻介绍,现在做创新,很多时候上下楼就能够找到协作的不同的供应链的创业公司或者协作公司。无论是在珠三角或者长三角,在半小时的范围内就能够找到2—3家以上的创新体。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 德国经济界人士:中国经济仍在不断续写成功的故事|世界观
- “充满新机遇” 外国青年点赞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 武汉加强网约房管理 今年已“网”住逃犯173人
- 40余位台湾青年贵州毕节话乡村振兴:当好“农业经纪人”
- 文化中国行·文博日历丨春节的仪式感如何演变而来?一图读懂
- 开着“新”车回家过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
- 国际小提琴家姚珏:中华传统文化是香港音乐家的“根”
- 从半年数据看中国经济何以不断向前
- “沿着河湖看新疆”走进罗布淖尔:绿化覆盖率高、动植物种类较多
- 沪港青年企业家座谈交流会在沪举行 携手向未来
- 舞剧这十年 全新观念迎来舞蹈时代
- 新疆木垒县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 【世界说】美国今年大规模枪击事件数量或超2021年峰值!
- “银发浪潮”临近 养老院“新花样”层出不穷
- 俄军方高层:不排除西方情报机构参与挑唆军事叛乱
- 新疆迎新雪季:“滑雪+蹦迪”让雪友“不舍昼夜”
- 羽绒服涨价了!除了鸭鹅外,为何还与猪价相关?
- 叙利亚局势紧张,会走向内战吗?一文梳理
- 上海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达1756家 管理基金规模超2.25万亿元
- 热门推荐
-
- 井柏然《君子盟》会员收官 诠释兰珏文人风骨
- 【科普中国】疫情期间怎样买菜更安全?权威提示!
- 印度学者:世界需要扩大合作,西方却在“开倒车”
- 上海推出“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研修营”
- 俄罗斯油画教师同江授课:通过画笔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美丽
- 联合国对黎以持续交火表示严重关切
- 古村落保护发展,如何让村民富起来?
- 哈尔滨经受流量考验
- 超纯水开始注入探测器水池 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进入收官节点
- 2023年各族青少年民族体育主题交流(北京)夏令营闭营
- 海南启动“让旅游淡季旺起来”行动
- 上海探索创新中医传承模式 名中医领衔成立“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
- 首次运行!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部分设备已启动
- 屋檐上的文脉|尊尊悬塑满堂彩,精雕细琢文脉长
- 让中国锂电实现“突围”
- 带管“维生”的重病姑娘上海“重启”人生
- 广西遭遇强对流天气 供电部门紧急抢修复电
- 美政府又要关门?白宫促国会批准短期协议避免停摆
- 高校教师分享送外卖经历 每一次事关劳动者的发声都有意义
- 验放船舶同比增长超50% 福建漳州口岸经济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