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秦岭记》和王朔《起初·纪年》成2023年度海外馆藏数量最多中文图书
中新社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 应妮)16日在北京发布的2023年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报告(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海外馆藏数量最多的中文图书是作家贾平凹的长篇笔记小说《秦岭记》和作家王朔的《起初·纪年》。
报告指出,2023年度被30家以上海外图书馆收藏的图书有8种,比2022年度减少9种。上榜图书中文学类独占鳌头。这表明中国中文图书在世界机构市场上最有影响力的类别仍是中国当代文学。
8种海外馆藏最多的中文图书中,贾平凹的《秦岭记》和王朔的《起初·纪年》并列第一,收藏图书馆数量为41家。
《秦岭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采用短小的笔记体形式讲述了近60个秦岭故事。《起初·纪年》由新星出版社推出,小说以汉武帝为第一视角,讲述了汉武帝从亲政到去世50多年的人生。
作家梁晓声的《中文桃李》排名第二;作家王旭烽的《望江南》和作家莫言的《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排第三位。
报告显示,与2022年度数据相比,2023年海外图书馆永久收藏品种数依旧呈现下滑趋势,造成这种现象主要由于疫情影响和出版载体的变迁。同时,人文社科综合大社排名稳定,地方出版机构知识生产活力强劲。
报告建议,加快融合出版步伐,增大中华文明的标识——中文图书的数字化品种出版力度;加强中国优势学科知识生产,如文史类、政治类等内容的英文图书,继续稳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出版能力。
报告由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共同发布。(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革命老区兴县加码基建投入:方便民众行 焕发城市美
- 财经观察: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外资加大中国资产配置力度
- 全总文工团音乐剧《逐梦》在京首演 一展中国铁路创业史
- 记者走近种粮主体,细算夏粮增收账——种粮挑上“金扁担”(夏收一线探访②)
- 六旬老人守护瘫痪邻居两年:助人成习惯 曾勇救落水女童
- 中俄两大界江进入35天禁渔期 渔船网具全上岸
- 船边直提、抵港直装 江西南昌创新物流模式助推跨境贸易便利化
- 2024年十大流行语公布!
- “海昏侯——西汉刘贺墓出土文物展”在三星堆博物馆开幕
- 带给我们“好心情”的她,为何因抑郁离开……
- “老长沙”泡澡,有擦背的有修脚的
- 银发经济迎来前所未有机遇
- 中菲合作遣返近200名在菲从事离岸博彩中国公民
- 玩“障眼法”逃避用工责任,这样的企业难成气候
- 五一假期全国露营天气指数地图出炉 看哪里适合原地“躺平”
- 成都世园会闭幕 接待中外游客超千万人次
- 北美票房:《功夫熊猫4》首映夺魁 《热辣滚烫》冲入十强
- 北京智慧供热助冬日“升温”
- 农业农村部:8月7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4.71
- (第七届进博会)乌拉圭牛肉为何“七进”进博会?
- 热门推荐
-
- 桥隧“啄木鸟”为广汕高铁开通护航
- 全国单体规模最大光伏治沙项目在鄂尔多斯并网
- 《川菜产业国际化发展报告(2024)》在四川德阳发布
-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在韩参观《自然生活传承——美丽中国特展》
- 吉林新兴动能加速释放 前三季度多项工业产值增长明显
- 教育部:坚决防范遏制学生溺水事件发生
- 拆完大盒拆小盒 记者调查“天价粽子”过度包装乱象
- 广交会观察:中国“科技感”服装新品抢滩出海
- 中国影史100部十亿电影 国产片占据64席
- “青藏优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汇选馆在杭州开馆
- 文化之光 北京之约 2023北京文化论坛文艺晚会举办
- 美国佐治亚州突发校园枪击!已致4死9伤,14岁嫌疑人被捕
- 广西凭祥进口水果量持续增长 745吨越南鲜榴莲优“鲜”入境
-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至4%
- 黑龙江机场集团年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 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智:川渝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农业
- 咸鸭蛋流油并非因添加“神秘物质”
- 青海海晏:居民没事来“喧板” 大事小情社区帮办
- 提前一年下单机票门票,“囤旅游”真的更香吗?
- 9月中国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增长逾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