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一年下单机票门票,“囤旅游”真的更香吗?
阅读提示
在价格合适时,提前购买机票、门票、住宿等,有利于节省旅行开支,消费者能从中感受省钱的快乐。但是有的低价囤购的旅游产品因使用条款不明晰,导致出行体验受到影响。
“春节陪爸妈去了巴厘岛,3月份抽个周末去济州岛,清明节假期准备去越南,‘五一’去巴拉望岛潜水,端午节去新加坡,中秋节去印尼,‘十一’去西班牙。”新年伊始,余曼这一年的假期旅游行程几乎已经排满了。她告诉记者,去年航空公司打折促销时她就买好了去这些地方的往返机票,总共花了1.2万元,“如果临近假期再买,肯定不止这个价。”
跟余曼一样,越来越多的旅行爱好者选择“囤旅游”的消费模式,即提前预订机票、门票、住宿等,先囤起来再择机出游。有平台发布的《2023年度“囤旅游”报告》显示,2023年“囤旅游”的消费者规模比2022年同期增长超过1倍,2023年“双11”,囤度假旅游商品的95后和00后消费者人数,比2022年同期增长超过3.3倍。
记者采访发现,价格优惠、有效期长、出行前随时可退等优势,让不少人爱上了“囤旅游”。但与此同时,临时加价、出行限制、不确定性因素等,也容易影响“囤旅游”消费者的出行体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分析所负责人张杨表示,消费者在囤购旅游产品时,应根据自身需求选取合适的品类,避免冲动消费,充分了解使用条款,在遇到问题时通过合法渠道维护权益。
在“囤旅游”中感受省钱的快乐
余曼是一位资深旅游爱好者,由于每年假期时间比较确定,她一般会趁价格合适时提前入手旅游产品。“看到相关介绍时,大概能知道这个产品值不值得购买,例如,有的航空公司为了抢客源,促销力度大,300元出头就能飞济州岛;还有一次去马尔代夫,一趟下来酒店的价格比平常便宜5000多元,非常合适。”
除了航空公司和酒店等出售的优惠票,也有不少人通过旅游平台或直播间,购买合适的套餐产品和门票。“很多优惠价格是即时的,可能下场直播就不是这个价了,遇到这种情况时我都会先买下来。”由于放假时间不能完全确定,王静在下单时一般会选择有效期长、随时可退、确定出行后再预约时间的套餐票。
张杨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过去旅游被认知为一种即时性消费产品,“囤旅游”让旅游产品从即时性产品变成可远期兑现的产品,给商家的生产方式、客户管理、库存管理等带来变化。
“囤旅游”并非远途旅行的专属,喜欢周末游的王茜爱好囤各类门票。“例如,上海迪士尼乐园、北京环球影城、河南洛阳老君山的门票等,每年我还会趁滑雪季来临前购买早鸟票,虽然这些票价优惠不了太多钱,但是省钱的快乐得到了!”
有的产品使用条款不明晰影响体验
实际上,靠“囤旅游”出行并非都是愉快的经历,有的低价囤购的旅游产品会因使用条款不明晰,导致消费者的出行体验受到影响。
2022年底,已经退休的李女士和同伴通过某平台购买了199元游三峡的行程,并定好了2023年底出发。出发前,李女士想起她还曾买过一张399元的20条路线旅行卡,其中包含湖北的一些景点,她便想趁这次机会游览一圈。
“到了之后才知道,这张旅行卡上不同省份的景点有固定的游览时间,并非任何日期都能使用。”李女士直言,自己在直播间下单时比较仓促,只觉得很便宜,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限制。当时,已经身在湖北的李女士无奈之下只能重新安排行程。
“很多消费者在看旅游产品时不会仔细看细则,我有一次花9.9元买了100元的代金券,以为捡了个大便宜,核销时才发现只能当天使用。”余曼告诉记者。
“囤旅游”还存在一些不确定的风险。2023年3月,余曼购买了一张10月份飞欧洲的机票,就在她对美好的行程充满期待时,临行前却因同伴的签证材料出了状况,她的签证也被取消。“不去的话会损失7000多元,最后好在临行前一天签证下来了,但因为不确定能不能成行,我们没有提前订酒店,导致落地的酒店贵了很多。”
充分了解需求,避免冲动消费
价格划算是否意味着产品质量不好?记者采访了解到,很多低价产品的配置其实并不低。2022年“双11”,王静在直播间刷到了海南万宁一个海边度假酒店的优惠票,“5个晚上只需1200元,还送了一些冲浪代金券。第二年3月去海南过生日时用上了,整体行程体验挺好的,可能是商家想要好评吧。”
一些价格优惠、随时可退的旅游产品,让消费者降低了囤购的决策难度。在王静提前购买的所有旅游产品订单中,有一半左右的订单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去成,只能退票,但她表示:“还是会用这种方式,因为太划算了。”
“‘囤旅游’让旅游的灵活性增强,既能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供需双方的成本,因此受到市场青睐。”张杨说,为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出行体验,产品方和平台方一是要通过了解游客需求,推出更加灵活、可靠、有品质保障的产品;二是对产品的使用条款进行充分展示和告知,不能模糊化关键信息。此次平台方还应该做好供应商的管理,将游客评价及时反馈给供应商,帮助其做好产品优化。
张杨还提醒消费者,囤购旅游产品时应充分了解自身需求,选取合适的品类,避免冲动消费。同时,应充分了解使用条款,遇到问题时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
安彦璟(来源:工人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为何成为“政治暴力合众国”
- 浙江海事驻点助义乌汽车出口“一箱到底”
- 尼泊尔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哈萨克斯坦总理对阿塞拜疆进行正式访问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严厉驳斥北约对中国的不实指责
- “8死6伤”交通事故实为5人受伤 还原网络博主造谣套路
- 中华传统文化节中医专场讲座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
- 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一倍 河南发布农田渍涝灾害高风险预警
- 中消协:今年上半年电信服务投诉量显著增多
-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 《欧阳黔森诗选》研讨会在京举行
- 北京:受降雪影响临时管控的道路全部正常通行
- 梅龙高铁迎来首个春运 每日预计开行列车26对
- 湖南东安“一地多收”助农增收
- 国家统计局:预计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会温和上涨
- (新春走基层)新疆蒸笼制作匠人:制笼如绣花 只为好名声
- 中新健康丨数字惠民观察:一站式智能复诊,让患者复诊无忧
- 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已成重要候鸟迁徙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
- 加拿大多伦多一华人女子失踪案:警方证实发现受害者遗骸
- 寻年俗、读好书、享年趣 国家图书馆公布2023元旦春节主题活动
- 热门推荐
-
- 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6月29日起在湖南长沙举办
- 湖北推动农村实用技术“落地开花”
- 李在明遇袭后已转院 嫌疑人对犯罪动机保持沉默
- 飞马当空、银河斜挂:“天仙”齐聚九月星空派对
- 浙江龙游布局人形机器人新赛道 冀将产品变产业
- 南航广州枢纽开启“暑运模式” 部分航班恢复
- 3月25日央行开展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2023年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艺术展启动
- 三亚被救短肢领航鲸离世 初断死因为心梗及肺脏栓塞
- 如何面对死亡?《生命的最后一公里》教普通人如何走得有尊严
- 加拿大6月失业率延续去年4月以来升势
- 工业题材作品火热“出圈”
- 兰州大学原创音乐剧《敦煌·星》首演
- 交通运输部:11月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长5.2%
- (新春走基层)江南铜屋的“非遗年味”:含“龙”率达99%
- 广西“三月三” 春天的青年社交盛会
- 电视剧“限集”,“拆分通关”不灵了
- 海南密集发放消费券提振暑期免税消费市场
- 身边的暖镜头,为这些勇敢可爱的人点赞!
- 以色列爆发本轮巴以冲突以来最大规模抗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