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兴县加码基建投入:方便民众行 焕发城市美
2020年,“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兴县段全线通车。 兴县交通运输局供图
中新网吕梁6月25日电 题:革命老区兴县加码基建投入:方便民众行 焕发城市美
作者 刘小红
静兴高速的开通,再次拉近了革命老区山西兴县与外界的距离。25日,记者驱车从太原前往兴县,原本需要4个小时的车程已缩短至如今的2个小时。
6月的兴县,生机盎然。在3168平方公里土地上,交通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每个兴县人的生活。
历经十数年发展,兴县的“交通经脉”日益通畅,公路总里程数和路况水平都得到极大提升,一条条“畅、安、舒、美”的公路,一辆辆城乡公交,让民众感受到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网带来的美好体验。
在兴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薛建伟看来,路,蕴含着机遇与发展。“一条条路不仅仅是内畅外联的‘大动脉’,更是兴县人通往共同富裕的‘幸福路’。”
城市发展,从一条路开始
兴县道路千万条,被民众广为称赞的其中一条名叫“龙兴路”。“龙兴路虽只有1公里左右,却是一项完美的分流改造工程,极大缓解了兴县旧城区道路拥堵情况。”市民白先生告诉记者。
兴县旧城区住着成千上万户人家,出行却只有一条狭窄、修长、不平整的路,凡遇上下班、上下学高峰期,必堵无疑。而龙兴路的修建,改变了这一现状。
兴县地处晋陕交汇处,是陕西神木煤炭东运的必经之路,最多时一天会有四五千辆运煤车过境。大量运煤车的穿城而过,致使兴县交通事故频发、道路被压得坑洼不平、城区居住环境变差。
基于上述情况,兴县投资近6亿元正在修建一条联通国道337、省道218、静兴高速、岢临高速的北山过境公路。正式通车后,该工程能够将原有的运煤车辆引流至北山过境公路,让其远离城区,缓解县域交通之余,还能拉大城市框架。
北山过境公路全长15.3公里,于2021年12月基本完成主体工程。“该工程虽已全线贯通,但由于桥梁伸缩缝及排水、交安等附属工程未完,目前尚不具备正常通车条件。”薛建伟说。
记者在北山过境公路北坡互通施工现场看到,工程车来回穿梭、挖掘机挥舞着臂膀、压路机忙着碾压路面……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工人正在加紧作业。
薛建伟表示,被全县民众翘首以盼的北山过境公路计划今年年底正式通车。届时,串联起兴县两乡一镇十九个村的北山过境公路,将拉近村与村之间的距离,成为当地的一条“民心路”。
龙兴路、北山过境公路的规划建设,只是兴县交通变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满足民众出行需求,兴县以“打通外部大动脉、畅通城乡微循环”为思路,先后建成北环路、蔚汾南路东延西扩等交通运输项目。同时,铁路、公路、国省干线承东启西、连贯南北,一张不断完善的交通路网徐徐展开。
薛建伟称,“十四五”期间,兴县计划修建改造县乡公路296.2公里,扶贫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97.4公里,北山连接线8.1公里,蔡家崖北坡互通立交工程5.4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新建77.19公里。
放眼兴县,各个交通项目建设现场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一直以来,革命老区兴县都在凝心聚力“搭筋造骨”建通途。
城乡交通一体化,让城乡互联互通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公共交通向农村地区延伸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兴县在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民生工程的同时,加大农村道路建设,改善民众出行条件,并推行城乡公交全民免费政策,提升民众幸福感。
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兴县累计投入资金11.4亿元,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112.2公里,实现了所有建制村和141个较大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此举增强了城乡互动,缩小了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如今,走在兴县各个乡村,宽阔的柏油马路、整齐有序的路灯、道路两边茂密的绿植……依托农村公路网络,该县还建成农村物流网点65个,辐射所有行政村,带动了特色农业、养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一直以来,兴县着力推动公交事业发展。以城区为中心,该县开通城市公交5条、农村客运29条线路,形成以县城客运站为中心向各乡镇、建制村辐射的客运网络,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当前,兴县244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客车。
同时,兴县在实施城区公交全民免费惠民政策后,又于2023年开通了13条免费城乡公交客运线路。自此,兴县进入全域公交免费时代。
谈及2023年的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项目,薛建伟告诉记者,兴县估算总投资4054万元,修建刘家沟—张家沟、枣圪线—郭家沟等13个项目,全长43.754公里,计划年内主体工程全部完成。
如今,一条条美丽经济交通走廊正成为兴县的“形象担当”。据悉,兴县于近三年内投入2500余万元用于公路养护。
截至2022年底,兴县列养道路里程达1982.319公里,其中县道420.036公里,乡道616.225公里,村道946.058公里。该县除日常养护外,还通过成立路域环境整治小组、增派道路养护人员、推进农村公路“路长制”等方式,确保县域道路安全畅通、环境优美。
交旅融合发展,助推经济文旅双提速
空中俯瞰,“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兴县段)百转千回,气势恢宏。这条入选全国2021年度“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与滔滔黄河交相辉映,形成了“景在路中、路在景中、路景一体”的最美画卷。
2018年以来,吕梁市全面推进“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加快构建“城景通、景景通”全域旅游一张网格局。2020年,“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兴县段84.85公里全线通车,不仅解决了全线5个乡镇、19个行政村,3763户1.2万人的交通出行难题,更推动了沿黄文旅融合发展,为沿线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设为契机,兴县陆续打造裴家川口等3个驿站、六郎寨等2个景区及张家湾自驾车营地,积极融入山西“三大旅游板块”。随着一个个景区驿站的建成,兴县将逐步形成以黄河游、红色游、乡村游为重点的全域旅游格局,让旅游业成为民众增收致富的新产业。
旅游公路作为交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对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兴县还将通过安装电子自动识别限高升降杆和测速、限速设施以及道路标志牌,建设造型标志,开通旅游公交客运线路,加大旅游产品开发等举措,完善沿黄文旅融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2023年,兴县提出“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智慧化提升改造方案。该县将投资500余万元,在旅游公路沿线增设智慧照明系统、室外LED显示屏、应急救援系统等。薛建伟认为,打造“智能信息服务+旅游风景道”于一体的智慧旅游公路,面向游客提供智慧化文旅服务,可提升游客体验。
随着一系列交通建设项目的实施,曾经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的革命老区兴县,正成为一个出行更加便捷高效的品质之城、幸福之城。(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海”沙戈荒”面积小了,产业大了
- 全国电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 《阅古楼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新书发布
- 又到蚊虫繁衍季节,这些防蚊妙招先存好
- 惠龙高速正式通车 推进惠州北部深度融入大湾区
- 安徽祁门红茶云采摘节开幕
- 碳路先行|能源革命在山西
- 外媒:欧盟“原则上同意”开始乌克兰入盟谈判
- 江苏南通一企业发生爆炸 已致3人死亡2人失联
- 1-2月光伏压延玻璃累计产量450.9万吨 同比增长27.4%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科技赋能 探索强村富民新模式
- 英国2月CPI同比上涨3.4% 降息预期升温
- 成都:创意设计“脑洞大开” 文创经济活力旺盛
- 美国2023年预算赤字达1.695万亿美元 较去年增长23%
- 浙大团队发明长效智能胰岛素 一次给药一周有效或成现实
- 天津将举办首届京津冀(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博览会
- 国风穿搭风靡中国高校毕业季
- 台风“贝碧嘉”已致菲律宾6死11伤 逾20万人受灾
- “家门口的文化大餐”:江苏小剧场成文旅发展新动能
- 美国南加州“高地大火”迅速蔓延 数千人被强制疏散
- 热门推荐
-
- 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510余名指战员连夜驰援山西森林火灾
- “生死时速”般的救援一直在上演
- “华夏东极”抚远:两大界江齐开江 比往年早6天
- 百余件敦煌研究院馆藏文物展出:70载考古挖掘呈东西多元文化
- 诺奖经济学奖得主指巴西利率过高
- 两部门:开展2024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活动
- “嗨FUN”那达慕、燃情音乐会……内蒙古的夏天很“热”
- 日本华媒:旅日大熊猫“良浜”庆祝23岁生日
-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闭幕 艺术家与观众“双向奔赴”
- 杭州上半年GDP超9600亿元 同比增长6.9%
- “中泰一家亲”迈入“免签时代”
- 临夏有约:“清水煮羊肉”何以香飘千百年?
- 云南罗平九龙瀑布景区沿线围挡已拆除
- 东航第五架C919大飞机交付入列
- 创多个纪录!A股成交2.6万亿
- 韩国总统尹锡悦与特朗普通电话 就韩美同盟等交换意见
- 京沪高铁被称为“中国班味最浓高铁”?记者现场直击
- “五一”假期促消费活动增添“新花样” 多领域消费潜力明显释放
- 中柬携手共筑旅游走廊 保护世界遗产
- 全球经济正经历疲弱的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