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正经历疲弱的5年
世界银行在当地时间1月9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连续第3年放缓,降至2.4%,低于2023年的2.6%,与2023年6月的预测持平;2025年升至2.7%,比此前预期下调0.3个百分点。世界银行预计,2020年至202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2%,为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最疲弱的五年期增速。
近期增长仍将疲软
报告指出,尽管在过去4年中受到一系列冲击,全球经济却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韧性。主要经济体在40年来最快的利率上升中没有出现通常的失业率急剧上升或金融系统崩溃等现象。全球通胀得到了控制,世界经济没有陷入衰退。然而,未来两年的前景并不乐观。2024年底将标志着发展10年期的中点,这个10年原本预期会发生转型——极端贫困将被消除,重大传染病将被根除,温室气体排放将减少近一半,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主要国际机构对2024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均持不乐观态度。联合国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测,世界经济增速将从2023年的2.7%降至2024年的2.4%。世行报告显示,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短期风险。与此同时,在大多数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全球贸易低迷以及数十年来最为紧缩的金融条件下,许多发展中经济体的中期前景变得黯淡。2024年全球贸易增长预计仅为新冠疫情前10年平均水平的一半。而发展中经济体尤其是信用评级不佳的经济体的借贷成本很可能继续高企,因为经过通胀调整后的全球利率仍处于40年来的高位。
具体来看,报告预计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将从2023年的1.5%放缓至今年的1.2%,预计发展中经济体今年仅增长3.9%,低收入国家今年预计增长5.5%,弱于此前预期。报告预计,到2024年底,大约25%的发展中国家和约40%的低收入国家人口仍将比新冠疫情暴发之前更加贫困。
报告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降至4.5%,2025年进一步降至4.3%。与2023年6月的预测相比,2024年、2025年的增速均下调了0.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内需有所减弱。在预测期内,债务增加、劳动人口老龄化和萎缩、生产率追赶增长空间缩小等结构性阻力预计将对经济活动造成压力。
世界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高级副行长英德米特·吉尔表示:“近期增长仍将疲软,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贫困国家陷入困境,债务压力沉重如山,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乏食物保障。这将阻碍许多全球优先事项取得进展。如不进行重大调整,本世纪20年代将成为错失机会的10年。”
需激发新一轮投资热潮
面对黯淡的增长前景,报告也给出了可能扭转局面的建议。报告认为,激发新一轮投资热潮是重要的举措之一,因为投资热潮有一种“魔力”,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其他关键发展目标而言不可或缺。
报告强调,在2030年前实现关键性全球发展目标,发展中经济体需要大幅增加投资,每年需要约2.4万亿美元。如不采取进一步的政策行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本世纪20年代剩余时间里的投资增长可能仍将缓慢,预计2023年至2024年,发展中经济体人均投资增长率仅为3.7%。
报告基于35个发达经济体、69个发展中经济体过去70年的经验,对产生持续投资热潮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报告发现,如果发展中经济体人均投资增长率提高到4%,并持续6年或更长时间,将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与发达经济体收入水平接轨的步伐加快,贫困率下降更迅速,生产率增长翻两番。投资热潮期间还能收获其他益处,包括通货膨胀率下降,财政及外部收支状况改善,人们接入互联网的机会迅速增加等。
世界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预测局局长阿伊汗·高斯说:“投资热潮能够帮助发展中经济体加快能源转型,实现广泛的发展目标。要想引发投资热潮,发展中经济体需要出台全方位的政策组合,改善财政和货币框架,扩大跨境贸易和资金流动,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机构体制。”
报告提出,如果本世纪前20年在投资热潮中取得成功的每个发展中经济体能够复制之前的成就,那么发展中经济体的发展前景将得到显著改善。如果所有发展中经济体能在改善健康、教育和劳动力参与方面重复其最佳的10年表现,它们将弥补大部分差距,也就是说,发展中经济体在21世纪20年代的潜在增长率将与此前10年相似。到目前为止,本世纪20年代是一个未能实现承诺的时期,但如果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政府现在采取行动,那么就有足够的时间重新获得失去的一些优势。
报告还谈到三分之二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大宗商品出口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变化。报告发现,这些国家政府往往采取加剧繁荣和萧条的财政政策。例如,如果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政府增加支出的方式就会使经济增长再提高0.2个百分点。一般来说,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财政政策往往会使经济过热;而在不景气时,财政政策则加剧了经济低迷。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相比,出口大宗商品的发展中经济体这种“顺周期性”要高出30%,财政政策波动性要高出40%。
财政政策更高的顺周期性和波动性带来的不稳定因素长期拖累了发展中经济体大宗商品出口国的增长前景。但这种拖累可以通过政策减轻,包括建立有助于节制政府支出的财政框架,采用灵活的汇率制度,以及避免限制国际资本流动。平均而言,这些政策措施可以帮助大宗商品出口国每四五年将人均GDP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各国建立主权财富基金以及其他应急基金以备不时之需也是有益之举。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当青春“撞”上即兴喜剧:一场充满惊喜与启示的邂逅
- 中国工信部将制定出台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的配套政策文件
- 第四届三峡道地中药材交易博览会在重庆开州开幕
- 传承200余年“敛巧饭”北京怀柔出锅 邀市民欢庆元宵节
- 宁夏银川:以产品创新推动葡萄酒市场多元发展
- 小贷监管新规落地 贷款App大整顿
- 广东河源一小轿车与大货车发生碰撞 致1死2伤
- 青少年涉赌率攀升 全球多国采取行动
- 俄罗斯一架米-8直升机坠毁已致6人死亡
- 山东各地发力产城融合发展 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提升
- 两部门提出到2025年重点产业链中试能力基本全覆盖
- 社会各界在伪满皇宫纪念“七七事变”86周年
- 2025年贺岁纪念币和纪念钞来了!长啥样?怎么买?
- 国家卫健委:重点推进医学影像等资源在县域共享中心的建设
- 46件铜胎掐丝珐琅器入藏上海博物馆
- 俩女子在急诊救治被俩陪同男子家暴?西安警方通报
- 专访中阮演奏家冯满天:与天地对话 用音乐说“哇”
- 湘台青年人才交流会启动 共创平台助力青年成长
- 中老铁路怀化至万象国际货运图定班列首发
- (第七届进博会)“四大”聚首 共推创新解决方案
- 热门推荐
-
- 第二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启幕 辽宁近百人组团亮相大湾区
- 亚运会冠军何杰获聘“宁夏网络文明传播大使”
- 受泄洪影响 海南琼海全市交通停止运行
- “北极鲶鱼”事件不予公开?
- (经济观察)迎多方利好 中国邮轮经济持续升温
- 河南发布31条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山西:打好“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 中国黄山风景区游客数量创三个历史新高
- 亚洲最大!中国“种子银行”保存超万种近10万份野生植物种子
- 陕西西安:动车组随车机械师的“三到作业”
- 首月低价、免费试用……特价套餐里藏着“沉默扣费”
- 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投产
- 委内瑞拉决定同巴拉圭断交
- 探访中山未成年人法援“一二三”体系
- 广州白云6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超千亿元
- “楚商产业地图”在武汉发布
- 山西大同“提速”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提高京津冀蒙办事效率
- 长三角国际农批中心项目部分验收 预计年交易量150万吨
- 内蒙古一起跨省(区)驾考作弊案开庭 16人被提起公诉
- 艺术家蔡皋散文集《人间任天真》引领读者寻找“玩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