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陈大愚:做艺人,得时刻提醒自己别“飘”
中新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 上官云)头发微卷,爱穿洞洞鞋,聊起艺术滔滔不绝……生活中的演员陈大愚很容易令人生出亲切感。在最近拉开巡演大幕的话剧《惊梦》中,他成功塑造了一个很有特点的人物:“戏痴”常少爷。
陈大愚成长于演艺世家,父亲陈佩斯是著名喜剧演员,爷爷陈强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不过,他大学学的是生物专业,跟“拍戏”俩字压根不沾边。
留学两年后,他开始对戏剧感兴趣,生出了当演员的念头,此后出演了《老宅》《阳台》等多部话剧,一点点寻找感觉,凭借日渐成熟的舞台表现攒了不少观众缘。
纵观《惊梦》,陈大愚饰演的“常少爷”颇具喜感,笑料不断,几乎每次出场都能推着故事往前走,“观众一看见他,就知道,得,戏班子又要倒霉了”。
长辈给他取名“大愚”,是希望他能丢掉小聪明,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成为演员后,他依然以此来提醒自己:做艺人不能“飘”,也不能被外物迷失了本心。
入行之后,在戏中见遍人生百态,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体验一种有趣的人生,这个不断为之努力的过程,才是你宝贵的财富。”
将角色“化”在自己身上
在今年全国巡演的大幕拉开之前,《惊梦》已经有过两轮巡演。陈大愚说,第一轮演出时,自己还顾不上往深里去琢磨人物心理动机,总感觉这个角色没有化在自己身上。
他静下心来向编剧请教:常少爷经历了什么?喜欢看什么、吃什么?把这些东西自然而然融合到自己身上,对角色的演绎也更加自然、充分。
在《惊梦》里,陈大愚和父亲陈佩斯同台演出。不过,他没有感受到特别大的压力。
这要归功于之前台下高强度的排练。作为导演,陈佩斯对表演质量要求很高,如果发现陈大愚对角色的理解有问题,便会直接叫“停”,批评起来丝毫不留情面。
再早之前,《老宅》中有一场戏,是陈大愚饰演的角色被气到拍桌子,对舞台剧来说,抡胳膊时就得稍微有点幅度,让观众更明显地感觉到人物情绪变化。但他就是学不会。
找不到人物感觉,那就不断练习。在陈佩斯的要求下,就只是拍桌子这个动作,陈大愚反复做了五十多遍,最终比较好地演出了人物状态,才算过关。那个时候,手已经拍肿了。
“跨界”成为演员
在旁人眼中,陈大愚成长于演艺世家,爷爷陈强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父亲陈佩斯是著名喜剧演员,他似乎应当顺理成章地成为演员,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我在十六七岁时的时候,经常跟我爸辩论,人活着到底是精神重要还是物质重要。”与陈佩斯不同,陈大愚那会儿总觉着物质才是第一位的,“总得有好的条件才能更好地活下去吧。”
于是,他给自己设计好了未来的路,因为小时候喜欢植物,于是大学选了生物专业,想着回来就去种水稻,或者学一门技术,可以合成好多好多的食物。
随着人生阅历日渐丰富,他的想法有了变化:一个人物质生活富足,心里也可能很“空”,喜剧能让人开心,也能发人深省、给人力量,去做这件事是有意义的,“我就想去当演员”。
改行的想法遭到了陈佩斯的反对。“我小时候性格比较内向,我爸觉得我没有表演天赋,我要说干这一行,那肯定不行。”陈大愚说。
为了能当演员,他尝试一点点改造自己,从排练中慢慢找感觉,激发性格中活跃的那一面,去熟悉舞台。从无到有,这个过程花掉了十年时间,他的表演也逐渐得到了观众认可。
做艺人,陈大愚有着很长远的规划,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飘”,飘得越高,掉下来的时候就越疼,“当觉得自个儿要飘的时候,一定要‘放放气’,别被外物迷失了本心。”
汗水不会骗自己
实际上,陈大愚算是话剧舞台上的老演员了,演过《老宅》《阳台》等多部作品。
头一次参加正式演出,他紧张到手心出汗,“《老宅》是个纯互动的戏,特别难演。它就像个大型剧本杀,观众一边聊一边根据剧情推理,跟着情节往前走。”
演出结束,他在台下才缓过神来,“我经常听老艺人说,有的戏要形成肌肉记忆,要不然遇到紧急情况,大脑可能反应不过来。所以要反复训练,汗水从来不会骗自己。”
排练时,演员们都在暗地里较劲,想办法追上别人,漫长的排练周期恰好提供了吃透剧本的时间。大幕拉开,灯光亮起,每次见到台下的观众,陈大愚都会觉得亲切、温暖。
偶尔,他会翻一翻观众对《惊梦》的评价,小小的成就感会油然而生,“我可能会觉得,这也算证明自己多少掌握了那么一点表演技巧。”
“想当演员,你必须得琢磨,得善于观察。”这是陈大愚总结出来的经验。
观察生活,积累演技
如何积累表演经验是每个演员都要面对的课题,陈大愚也不例外。
他经常通过对生活的细致揣摩来积累演技,接受记者采访,时常会留心看看对方的衣着、神态等,提炼共性,也注意特性,“假如有一天我要塑造这么一个角色,这可能就有帮助。”
在手机备忘录中,陈大愚常年存着三个不同类型的文档,一个是角色心得,一个是随手记录的美文,再一个就是有意思的桥段和素材,久而久之,已经攒了一大批。
“你得热爱生活。演戏时,那得热爱你要塑造的那个角色的生活,再把种种素材‘化’到自己身上才行。”他始终认为,表演源自生活,演员只是复刻了生活情境下的片段。
有合适的角色,陈大愚也想尝试出演影视剧,但这不着急,“我爸到了这个岁数,我想陪着他,把他想做的事情都做得更好些,等他想休息了,我再做我想做的事情,那也不晚。”(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元宵赏灯:如何在创新中赓续民俗文化传统?
- 四川宜宾城市智轨T2线正式通车
- 中方回应荷兰宣布实施半导体出口管制: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人为设限毫无道理
- 高端访谈丨专访图灵奖得主莱斯利·瓦利安特
- 屋檐上的文脉 | “土”到极致的稷山大佛
- 长三角观察:一体化走深激发经济新活力
- 100万元上太空!你距离“太空梦”还有多远?
- 7月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158.0亿件 同比增长20.1%
- 专访剧版《三大队》导演邢键钧:透明故事的情绪骨血
- 外国摄影师:希望把贵州的美景呈现在世界面前
- 十项重大科技成果亮相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
- 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去世
- 清明假期武警官兵坚守一线 为游客平安出行保驾护航
- 91岁退休教师坚持捐资助学:帮助困难学生是一生信念
- 第41届泰国旅游节曼谷开幕
- (经济观察)人民币汇率飙升重返7.1区间,涨势能否延续?
- 商务部: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正依法推进PVH集团调查工作
- 中新健康丨多国卫生官员聚焦传统医学:加强交流合作 推动创新发展
- 巴西2022年工业产值同比下降0.7%
- 以军已有153名士兵在加沙地带的地面军事行动中死亡
- 热门推荐
-
- 江苏启动防台风III级应急响应 部分列车临时停运
- 2024宁夏“服务消费季”正式启动
- “银角大王”火了,课堂应多些“奇妙游”
- 三代血亲不得应聘,“近亲繁殖”该怎么整治?
- 【春运进行时】“手把牢、脚踏稳”
- 住建部专家:理性看待百强房企销售数据,高估了市场调整幅度
- 喝完茶会感觉饿?塑料茶袋安全吗?答案是……
- 京津冀三地“六维协同” 推动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上海11月二手房成交已突破两万套,中介:税费调整后大标的成交可观
- 拼多多2023年实现营收2476亿 助力品质好物与消费升级双向奔赴
- 老家新设“记”|台湾青年陈晓文:在老家的日新月异中收获成长与幸福
- 2023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南举办 专家学者聚焦开源与软件赋能
- 焕新致未来!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六一”节目发布
- 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7% 旅行服务增长最快
- (新春走基层)江西南昌:海外订单充足 外贸企业“火力全开”忙生产
- 电影背后的奥本海默
- 广西南宁东站派出所“警花”郑欣雅:用最短的时间寻踪索迹
- 突发!以军对加沙南部发动袭击 已致数十人遇难
- 李显龙卸任总理后将出任新加坡国务资政
- 市场监管系统持续督促平台和外卖商家规范营销 防止餐饮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