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檐上的文脉 | “土”到极致的稷山大佛
图为落日余晖下的稷山大佛寺。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兰立强)俗话说“地上文物看山西”,作为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山西蕴藏着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物宝藏。
在运城市的稷山县,就有一座“土”到极致的文物——稷山大佛。
为何说稷山大佛“土”得极致?答案在于其平凡且极具挑战的材质与工艺。不同于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中那些石刻大佛的坚硬与冷峻,稷山大佛以黄土为材,依崖而雕,展现了另一种生命的温度与质感。其塑造难度之高,保存之不易,均远超一般石刻。
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尊土雕大佛不仅承载着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汗水,更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变迁。据旧《稷山县志》和寺内所存历代石刻记载,自元代以来,稷山县城共经历了18次地震的洗礼,然而这尊土雕大佛却如同一位坚韧的守护者,屹立不倒,历经近千年而风采依旧,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因此,稷山大佛被誉为“天下第一土雕大佛”。
图为稷山大佛寺山门。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稷山大佛寺,亲身感受这尊土雕大佛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魅力。
缘起清凉,古寺悠悠
稷山大佛寺,原名清凉院,又名佛阁寺,其历史可追溯至金皇统二年(1142)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寺院坐北朝南,依崖而建,平面布局虽不规则,却自有一番错落有致的韵味。2004年重新修建后,占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
步入大佛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壮观的山门,朱红色的大门上镶嵌着金色的门钉,散发着古朴而庄重的气息,两侧威严的铜狮,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
图为无人机航拍稷山大佛寺。
进入山门之后,便是一路向上的台阶,颇有气势,可以遥遥看到居中的天王殿以及两侧的钟楼和鼓楼。
“从这里开始总共有108个石阶,每登一阶,就意味着抛却一种烦恼,也就是说,登上这108个石阶,寓意着消除人生的108种烦恼和杂念。”景区讲解员崔锦倩讲解道。
跟着讲解员的脚步边走边上,可看到台阶两侧树木映翠,而建筑又高居之上,俨然不同于一般平地之上的寺院建筑,高低错落的建筑与沿坡道而种植的树木,形成了这座坡地寺院的独有风貌。
“手持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手拿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手臂缠绕一条龙的西方广目天王,手握一把伞的北方多闻天王。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的法器,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跟着崔锦倩的脚步来到天王殿,记者看到殿内两侧,分立着高大威武的四大天王。
图为无人机航拍稷山大佛寺。
金代巨佛,土雕奇观
穿过天王殿,便来到了大佛寺的核心——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一座二层三檐的重檐楼阁式仿元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五椽,总高26米,宽30.95米。”崔锦倩告诉记者,“这座大殿也是目前山西省面积最大的单体仿元建筑。”
踏入大雄宝殿,一股庄严肃穆的氛围瞬间笼罩全身,殿内光线柔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檀香味。在大殿中央,一尊巍峨的土雕佛像映入眼帘,它便是稷山大佛,抬头尽力望去,佛像之高大威严,令人叹为观止。
图为“天下第一土雕大佛”——稷山大佛。
“这尊弥勒佛座像是依崖而雕的,高20米,宽6.8米,大佛的头部用的是泥塑,身部用的是土雕,两者完美结合,浑然天成。”崔锦倩讲解道,大佛最初身着彩绘,但岁月沧桑,大部分浮漆现已尽皆剥落,成为如今这般模样。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佛体态丰满,比例精确,形象逼真,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艺与深厚情感。
图为“天下第一土雕大佛”——稷山大佛。
走近细看,佛像衣裙飘带的褶纹,被匠师们处理得疏密相间,宽窄有度;大佛的头饰密集罗鬓,鼻梁高挺,两眼端庄,神采奕奕;两只巨大的双耳垂在宽厚的双肩之上,嘴角则微翘着,流露出善意祥和的喜悦;他的左手下垂扶于左膝之上,右手上举呈“说法印”手的佛手状,双腿下垂,脚踏双莲,整个形体超凡脱俗,高大雄伟,使人一进殿中,便能感受到巨大的视觉冲击。
在崔锦倩的引导下,记者还参观了寺内的其他建筑和景点。大雄宝殿两侧的配殿分别是地藏王菩萨殿和观世音菩萨殿,其中,地藏王菩萨殿内现尚存有元代的地藏王群像十三尊和十六罗汉,均是难得的泥塑像精品,而观世音菩萨殿内塑像则庄严、肃穆,极具神韵。
图为稷山大佛寺内的观世音菩萨殿。
此外,寺内还设有碑廊,陈列着有关大佛寺重修的碑刻以及稷山县出土的历代碑刻,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寺院的历史变迁,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化瑰宝,传承永继
2013年5月,稷山大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殊荣不仅是对大佛历史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保护与传承的期许。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稷山县政府及社会各界也积极行动起来,通过科学规划、合理修缮、加强宣传等措施,努力让这座金代土雕大佛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为稷山大佛佛身细节图。
在保护方面,稷山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邀请专业的文物保护团队,对稷山大佛进行了细致的勘察和修复工作。不仅加强了大佛本体的结构稳固性,还对其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和优化,确保大佛所处的环境安全、整洁。同时,加强了日常的监测和维护机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时掌握大佛的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图为无人机航拍大佛寺与大佛文化园。
在保护的基础上,稷山县更是加快了文旅深度融合的步伐。2014年,稷山县与北京灵光寺携手签署了《合作共建大佛文化园协议》,这一具有前瞻性的合作不仅为稷山大佛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标志着稷山县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正式开启。如今,大佛文化园已经成为稷山县的城市新地标,每当夜幕降临,不少市民、游客到此游玩、欣赏美丽夜景。
而一旁的大佛寺,作为稷山县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在文旅融合的大潮中更是熠熠生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通过一系列改造与升级,大佛寺不仅保留了其独特的文化韵味,还显著提升了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使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能深切感受到“天下第一土雕大佛”所散发出的历史沉淀与艺术魅力。
历经千年沧桑,这尊“土”到极致的大佛愈发庄严,伴随新时代的文化浪潮,一程程迈向新的高峰。(摄影:兰立强)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深圳南山区通报“南山医院医生刘某被实名举报”:已介入调查
- 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在重庆开幕
- 出生仅4天新生儿患肺炎 “秘密管道”致胆汁入气道
- 市内免税店推动本土品牌国际化,免税、退税政策带动入境消费
- 北京图博会京版图书多维度讲述北京故事
- 郑商所气温指数发布 覆盖长江中下游地区
- 新中国美术教育奠基人 近日在颐和园开办主题艺术特展
- 英国安妮公主意外受伤后“复工”
- 追寻“宁波帮”精神 84名香港青年走进“东方大港”探发展
- 2024年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 西藏首单古树名木保险在山南市加查县落地
- (新春见闻)“银发房车族”春节的“诗与远方”
- 中新健康丨国家药监局批准中药创新药九味止咳口服液上市
- 高管密集来华 外资投入猛增 释放什么信号?
- “白衣使者”首次海外过护士节:国虽有疆,医者无疆
- 国家电网发布国内首个千亿级多模态电力行业大模型 并与阿里巴巴达成AI合作
- 拉萨迎“萨嘎达瓦”朝佛高峰
- 普京:俄罗斯正加速摆脱对西方技术依赖
- 央行:2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7061.2亿元
- 他宣布赢得泰国大选!现年42岁,出生在政治世家
- 热门推荐
-
- 中国营养界首个“代谢舱”浙江落成 可连续监测代谢参数
- 英国央行预计今年通胀率将降至5%
- 杭州-西宁-德令哈航线今日正式通航
- 强降温来袭 山西多地最低温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 长江海事开辟客货运输水路“绿色通道”
- 京沪高铁被称为“中国班味最浓高铁”?记者现场直击
- 商务部公告2024年第34号 关于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的公告
- 人形机器人打开万亿市场新赛道 未来产业成长正当时
- 新国剧《西游记》换个视角看经典
- 浙江嘉兴:明确各方主体责任 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 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上海市医保局搭交流平台促人形机器人应用
- 济南铁警:男子高铁上霸占他人座位拒绝让座,被行拘5日
- “牧草之王”新疆再生记
- 贯通两个“一公里” 大零号湾一公里孵化器在沪启动
- (年终特稿)中国网络文学加速出海 全球开拓发展新空间
- 广州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十年外贸总额达3.78万亿元
- “流浪歌手”汤小乐:用民谣点亮积石山的春天
- 江西启动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应对强对流和暴雨天气
- 羊儿身上采“黄金” 新疆巴州逾61万只山羊脱下“春装”换“夏衣”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成立35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