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师让《永乐大典》“湖”字册重出江湖
昨天上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公益三方联合主办的“同心护珍宝 聚力续华章——‘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成果展”开幕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历时近2年,104册件古籍已全部完成修复。这次遴选了其中的39件古籍展出,包括《永乐大典》“湖”字册、《瀛環志略》、《楚辞》以及系列金石拓片、黄河舆图、样式雷图档等。
古籍修复师们是此次展览背后的功臣,他们心细如发、妙手补书,让古籍再现光彩,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工作。
看 展
“活化展示” 祈年殿可以像电子书一样“翻着看”
2021年6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在国家图书馆正式启动,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公益签署《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合作备忘录》,首批资金1000万元定向用于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古籍活化与数字化等公益项目。项目实施至今,各项工作已全面完成并取得重要成果。
为全面展示该项目取得的丰硕成果,更好地为大众服务,本次展览共分为“古韵新生:各地精品荟萃”“讲好河川故事:舆图”“镂于金石:探源古文字”“世界记忆:样式雷图档”四个部分,精选35种39件已经修复完善的珍贵古籍予以展出,其中既有国家图书馆修复的舆图、金石拓片、样式雷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献,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修复精品。
展品包括《永乐大典》“湖”字册、元刻本《西夏文大藏经扉画》、元至顺二年(1331)刻本《永类钤方》及样式雷图档、黄河舆图和金石拓本等。其中,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湖”字册是这次修复的国宝级藏品,它的发现、回归与保护,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政府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通力协作保护文化遗产的成功案例。
除了以实物展出古籍修复成果外,展览还展示了该项目支持下的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成果与古籍活化利用成果;以“活化展示”为特色,在展厅设置样式雷“祈年殿”全息幻像修复成果的电子翻书装置,结合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影像、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向大众推广、普及古籍修复知识;配合推出“故纸修复师之碎丹青”沉浸式互动解谜游戏,让观众在故事中、游戏中了解古籍修复技艺,从而增加展览的趣味性。
修 复
一丝不苟 用显微镜对《永乐大典》调整经纬丝
此次展览的众多展品中,国家图书馆重点藏品《永乐大典》最为亮眼,是修复展的第一件展品。此次修复的“湖”字册(2272-2274卷)收录了有关“湖”字的诗词文等,包括谢灵运诗、唐宋元明人诗文,以及宋元人词等内容。王国维、赵万里等名家就曾从中辑出数首古诗。
在修复前,此册《永乐大典》前后书衣已经面板脱落,书脊完全缺失,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师宋晶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因为《永乐大典》异常珍贵,因此修复小组复制了一本一模一样的‘样书’进行修复试验,才敢对真迹下手。”
如今的古籍修复需要很多科技支持,例如书衣内国家图书馆修复团队对书叶用纸进行了纤维分析检测,据此选择补纸;在书衣的修复上,也不再局限于选购相近绢料用于修补,而是对《永乐大典》书衣用绢的绢丝粗细、密度等数据进行了准确测量,并经多次实验,复原织造出与原件相似的绢质样品,再据此定制新绢。宋晶告诉北青报记者:“为使新绢在色彩上接近原件,团队成员参考了历史文献记载,辅助对书衣的分析检测结果,选择当时最有可能使用的传统植物染料对其染色并老化,再经锤制、全色等步骤,最终得到适合修复原件的补绢。”
为了让修复工作接近完美,古籍修复小组成员又借助体视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对接口处的每根绢丝梳理调整,宋晶说:“一根丝绸的接口都要对准,在人的肉眼下很难完成工作,只能借助显微镜进行操作。”显微镜下一边用手调整经纬丝,一边通过显示屏观察经纬丝的变化与操作情况。经过一年多的修复工作,这本《永乐大典》“湖”字册才可以展出。
资深古籍修复专家、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张平在20年前曾参加过《永乐大典》修复。他说:“此次‘湖’字册借助现代科技,对纸张、丝绢等进行检测,从而确定了正确的修复方案,修复效果超出预期。”
据悉,本次展览位于国家典籍博物馆第6展厅,展期2个月,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文/本报记者 王磊(来源:北京青年报)
翻译
搜索
复制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迅速 有效满足市场“菜篮子”“果盘子”“花架子”需求
- 蓝媒热评丨简约亚运 简而不“减”
- 京港澳台少年儿童绘画交流活动成果发布,葵花药业助力中国儿童健康成长
- 雅加达如何治理“糟糕”的空气?
- 从东北到西北,锡伯族传统文化何以在新疆有序传承?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多架次航班因雷雨天气延误
- 第十二届杜尚别国际图书展开幕
- 荒地变绿圃 踏访兴安岭里的苗木“幼儿园”
- 乌鲁木齐一中学教师涉嫌师德失范行为 校方发情况通报
- 这些年,国企改革带来新变化
- 新时代辽宁文学“火车头”创作计划在沈阳启动
- 广东多举措防御强降雨
- 广西南宁机场新增恢复南宁—香港定期航线航班
- 亚投行何以定风波
- 北京发布2024年首批餐饮浪费典型案例
- 央广财评|合力促“稳”、前瞻谋“进” 走活中国高质量发展“棋局”
- 多地高考报名时间提前 专家:考生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
- (乡村行·看振兴)湖北公安县崇湖小流域治理为河湖增绿村民增收
- 河北霸州一医院给病人注射过期液体?官方:涉事人被停职
- (新春走基层)黄土高原上的“苹果之乡”:洛川苹果迎来销售旺季
- 热门推荐
-
- 吉林“Z世代”的民间博物馆:用老物件展现家乡工业史
- 广东316个镇街再遭暴雨、大暴雨袭击
-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新空间剧场《猫神在故宫》亮相2023服贸会
- 诠释特殊母女关系 另类视角的女性故事能吸睛吗
- 货币政策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 湖北荆门市博物馆新馆开馆 展五千余年人文历史
- (寻味中华|非遗)弦管雅乐千年传 南音古曲情意浓
- 广西桂林今年首趟“银发”旅游专列开行 200多名旅客奔赴山海关
- 江西省音乐“映山红奖”声乐比赛开幕 2000多名选手报名参赛
- 寒潮来袭 “信号卫士”为广州白云站开通运营保驾护航
- (经济观察)印太经济框架“诓”了谁?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率队到贵州省毕节市调研
- 湖北屈家岭遗址新发现 实证长江中游文明起源与演进
- 福州开展打击盗采海砂和海洋伏季休渔联合执法行动
- 百年京式旗袍文化艺术展亮相什刹海
-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关键阶段—— 多渠道拓宽就业空间
- 北京发布分区域暴雨黄色预警 4日多区将有短时强降雨
- 山西电动车产品开拓海外市场 批量订单发往欧洲
- 交通运输部:一季度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实现两位数增长
-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丨嘎嘎冷的天与嗷嗷暖的烟火“最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