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营养角度解释补气血?
平时总有不少阿姨、大姐咨询“气血不足”的问题,大夫总是让患者补气血,但因为概念太抽象又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今天就大家关心的“补气血”问题,好好聊一聊,尤其是从营养的角度,来解释到底什么是气、什么是血。
“气”是三大产能营养素 “血”是各种微量元素
“气和血”都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和血”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简单地理解,就是气是能量,血是物质。也就是说,“气”是三大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血”是各种微量元素,比如各种维生素、矿物质。
比如现在有的年轻人去健身,会吃蛋白质粉要增加肌肉,但是如果他们的饮食中B族维生素的含量比较低的话,一般生成肌肉的效果就会差一些;如果蛋白质粉吃多了,可能还会有肝肾负担。再说说大家最熟悉的维生素D,目前大家已经都知道不仅要多晒太阳,还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因为它不仅对骨骼健康有帮助,而且还对预防阿尔茨海默症、预防呼吸系统的疾病等有所帮助。
但其实中医里的含义比这个简单理解要深,因为“气血”的含义还会包含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以及经络的运行、气机的升降等。
比如,我们看“气”,有六种生理功能:
推动作用,其实就是包含了人体的基础代谢、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温煦作用,就包含了脂肪可以保温的生理功能,同时也包含了人体的基础体温。
防御作用,包含我们常说的免疫力的问题和身体自我修复的问题。
固摄作用,包含了人体中的各种平衡,比如钾钠平衡、酸碱平衡、自主神经和非自主神经与肌肉运动之间的平衡等。
气化作用,考虑到人体的自我调节与环境的适应,这就包含了人体对于基础代谢随着温度会改变的问题,那么不同季节随着环境变化全天能量摄入就会适当调整。
营养作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各个脏腑器官正常形态和功能的。
至于“血”,在中医有两个生理功能:神志活动和濡养全身。首先看一个人的气血是不是足,一定会看看这个人是不是面色红润,假如这个人贫血,那么他的面色与“白里透红”就有距离。
营养学角度的贫血跟中医“气血”的关系是什么?
还有中老年朋友会问我,能不能再说说贫血跟气血有什么关系?它们一样吗?
贫血如果从营养学角度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营养缺乏病。
它的表现形式也是比较明显的。比如缺铁性贫血严重的时候,就会伴随中医说的神志问题,性格上会比较沉默、对人对事较为冷淡,如果是孩子贫血,还会有读写障碍。
如果从中医角度来说,就可以理解为气血不足,尤其是血虚偏多,这个时候更多的就是要去关注一些微量元素。
我们用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贫血会有哪些物质比较缺乏?铁是大家第一想到的,其实还有锌、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此外还要有蛋白质。
所以,如果没有食物禁忌,一般会建议吃一些动物肝脏、动物血还有红色的瘦肉,这些食物都是富含铁、锌、优质蛋白的,同时里面含有的铁会是血红素铁,非常利于人体吸收,都能帮助我们去改善贫血。维生素B6、维生素B12缺乏也会造成很严重的贫血,因此我们要吃全谷物增加它们的食物来源。
当然,我们还需要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这样才能帮助主食、蔬菜、水果里的不容易被人体吸收的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更好地吸收。蛋白质是人体中不能缺少的营养素,很多微量元素的吸收需要有蛋白质的配合才能完成主动转运,打个比方微量元素好比货物,蛋白质好比运输车,有货又有车,才能更好地配送到位!
由于女性的一生中,有每个月的月经,还会经历怀孕、生产,因此贫血的风险就会比男性高,所以更要好好地保养身体。
养“气血”离不开荤素搭配 两个食养方子请收好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了,如果“气”不足的话,是不是意思是说得首先保证饭量?不仅保证数量,还得保证质量,得有荤有素,得吃够优质蛋白?的确,为啥“气”和“血”要放在一起说,因为光有能量没有微量元素也不行,很多微量元素在身体里的作用都很大,可以帮助合成辅酶帮助消化。
说白了还是要荤素搭配,均衡饮食才能更好地帮助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是非常科学的膳食模式,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要按照平衡膳食宝塔中的食物品种和推荐的数量去搭配食用。
因为,不管是“气”,还是“血”,都离不开良好的消化功能,都不离开多种食物中提供的多种多样的营养。
当然,对于中医养生中的特色食养方案,也是可以应用的,应用时我们可以适当参考膳食宝塔去搭配,这样会事半功倍。
下面送给大家两个调补气血很好用的食养方。
方子一:参芪枣米饭
配料:党参5克,黄芪10克,红枣20克,大米50-100克
做法:
1.将党参、黄芪冲洗一下,然后用清水浸泡30分钟,加水煮30分钟。
2.将红枣洗净切开去核,大米淘洗干净。
3.将参芪水过滤后,加入大米和红枣,一起制作成米饭。
说明:党参也可以换成西洋参,西洋参滋阴生津,与党参相比性质偏凉不容易上火。
方子二:五红水
配料:赤小豆、红枣、红衣花生仁,枸杞按需,红糖24克/天,清水
做法:根据食用量,将赤小豆、红枣、红衣花生仁、枸杞按照体积比1:1:1:1洗净,在锅里多加清水,放在锅里一起煮一小时,加入红糖再煮沸即可。以煮好的水代替部分饮水。
说明:如果有条件最好隔水煮,如果血糖异常不加红糖。红糖添加量不要超过每人每天25克,如果怕浪费食材,煮水剩下的食材可以做主食的一部分来吃,但是注意不要再吃其他坚果以及相应地减少水果食用量。
文/魏琳琳(中国营养学会会员、中国注册营养师)(来源:北京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海油田多措施提升气井生产能力 日增气超140万立方米
- 甘肃白银:沿黄游融时尚与文创元素 激乡村新活力引客享乡趣
- 大门店实则小作坊 外卖店铺照片如何造假?
- 杭州富阳强降雨受灾地:山洪退去 村民基本完成转移
- 云南玉溪推出4条旅游精品线路 邀游客共享休闲纯净之地
- 中国铁路迎黄金周客流最高峰 预计发送旅客2020万人次
- 苏丹北达尔富尔州首府遭袭 至少15人死亡64人受伤
- 外媒:叙利亚过渡政府任命外长及防长
- 拜登批准重大灾难声明:将向这一地调动联邦资金救灾
- 西南铁路2024年旅客发送量突破4亿人次
- 奶茶何以是哈萨克族民众的饮食灵魂?
- 缅怀“最可爱的人”!中新网联合出品电影致敬英烈
- 朝中社:朝鲜进行水下核武器系统重要试验
- 著名作家曹文轩全国书博会上分享“我的文学和我的故事”
- 爱立信:中国将率先进入5G下半场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山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罕见特大暴雨致西部山区损失重大
- 将二氧化碳变成燃料?中国与新西兰科学家合作研究有新成果
- 男子声称携带爆炸物致马航一航班返航 已被逮捕
- 北京市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服务工作联盟揭牌
- 热门推荐
-
- 亮堂过节、温暖过冬,1.57亿吨!春运保供平稳有序
- 国际象棋、围棋无所不能 新AI玩策略类游戏有超人表现
- (经济观察)中国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加减法”
- 新疆乌尉高速天山胜利隧道有望年底贯通
- 公安部:在全国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
- 南非高法裁决不得对关键设施限电 专家:不符实际实施难
- 河南一农民自家地头捡到青铜器 捐赠给当地博物馆
- 四川推出冬游四川消费季 13万多张景区门票“一元购”
- 济南“高跷酸妮”火出圈,千娇百媚的“她”竟是小伙
- 广东引入世行贷款3亿美元 加强可持续土壤污染管理
- 10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 石家庄打造“城市书房” 探索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 商务部:中欧电动汽车磋商仍未达成双方均能接受的方案
- 传染病专家:中国对猴痘疫情需保持警惕
- 10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提升 21.1%
- “摘镜潮”明显提前 医生:近视手术并非人人可做
- 青岛中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张某斌等三人故意伤害案
- 莫让老年人成为“手机控”
- 涉疫火龙果流入!安徽无为、铜陵要求接触者及时报备
- 古老中医邂逅现代艺术 传统文化上海绽放别样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