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Z世代”的民间博物馆:用老物件展现家乡工业史
中新社吉林11月11日电 题:吉林“Z世代”的民间博物馆:用老物件展现家乡工业史
中新社记者 石洪宇
旧冰箱、电烙铁、木制算盘、老式自行车……对29岁的讲解员王楠来说,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物件向游客讲述家乡的工业史再熟悉不过了。
吉林省吉林市河南街拥有百年商业史,在此的吉林史话博物馆每天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这个博物馆由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Z世代”团队筹建。
“我们想用博物馆唤起人们儿时或青春回忆,让年轻人更了解自己的家乡。”博物馆项目负责人孙琦介绍,这个团队来自当地一家百年老字号企业。目前他们已打造了多个相关民间博物馆,用影像、老照片、工业制造品等展现当地的工业历史。
吉林市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新中国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均诞生于此。当地生产的工业制品,如化肥、自行车、微型客车、白糖、油漆等曾行销全国。
博物馆每天都有大人带着孩子来参观。啤酒厂生产的汽水、铝厂生产的饭盒和脸盆,热水壶、火柴等,讲述着这个城市的过往。
据介绍,为了筹备博物馆,这个年轻团队用了3年时间搜集藏品。“我们都是年轻人,找老物件的线索就遇到很多困难。”孙琦说,他们曾长时间逛各类旧物市场,遇到行家还会主动邀请对方帮助收购。
为了一台近乎“孤品”的电视机和成色不错的柜子,这个团队曾奔赴大山深处,从一位老乡手里购得。
上万件物品装满整个仓库,年轻人又咨询了专家,对藏品进行整理和保护。在布展方面,年轻人上手很快。团队中年龄最小的李卓才21岁,日常负责设计,为了营造“旧”的观感,她尝试用了很多背景配色。
王楠是面点师,也是博物馆的兼职讲解员。“很多物品我小时候都用过,讲解时也会很快进入状态。”
近两年,伴随着藏品的丰富,这个年轻团队正在扩大博物馆的“面积”——他们所在的老字号企业每开设一家新店,便拿出一定面积新建一处博物馆,目前已有7家对外开放。
“我们按照每个区域不同的地域特点,设计不同的展陈主题。”孙琦介绍,在吉林市龙潭区的是“江北制造馆”,在丰满区的是“老照片博物馆”。
让这个“Z世代”团队高兴的是,吉林市官方也在推动各类博物馆的兴建和普及,当地计划打造“博物馆之城”,让各类型的特色博物馆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四季关爱 志愿者与失亲儿童的春夏秋冬
- 诚品书店发布2022年度阅读报告:“天宫课堂”带动科普书籍热销
- 年内超千家险企分支机构退出市场 财险寿险机构皆呈“净流出”态势
- 数字人民币已从“尝鲜”到“常用” 预付式应用多点开花
- “中国正成为驱动世界创新的新引擎”
- 贵州省罗甸县通报两次地震震情: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
- Meta再度宣布大裁员 一万人将受影响
- “万山之州”新疆克州在南昌推介帕米尔高原美景
- 第六届进博会百日倒计时 赋能展商挖掘经济潜力
- 暌违80年 抗战戏剧经典《风雪夜归人》重归首演剧场
- 开封描绘高质量发展“清明上河图”:古韵新风交辉 经济文化比翼
- 2024年“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第二届京津冀航空职业技能大赛举办
- 戏曲大省山西多举措守护“中国符号”
- 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进入常态化运营
-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一处住宅发生爆炸 造成一人遇难
- 《长安三万里——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在国家海洋博物馆开展
- 国际最新研究称,章鱼或会与不同鱼类一起捕猎并担当领导者
- 天津音乐厅推出四季主题演出季 打造沉浸式场馆艺术之旅
- 这位人大代表用指尖“读”政府工作报告,他的心愿太戳了
- 联大通过中国提出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
- 热门推荐
-
- 哈萨克斯坦推出“数字游民”签证
- (新春走基层)七百余年马街书会:一场冰天雪地里的曲艺盛宴
- 甘肃多举措应对活牛和牛肉价格持续下跌
- 11月中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5亿吨 同比增5.5%
- 文化中国行丨小寒至 春归有期
- 北京发布合院式历史建筑修缮技术导则 沿袭时代特色分类修缮
- 中国渤海中北部时隔10年再获亿吨级油田
- 中英版贸洽谈会在伦敦书展举办
- 首届中韩(山东)技能人才交流合作大会在威海启幕
- 实探上海“200元一份白粥”门店:店方称月销十多单,十余年价格不变
- 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 这些字词你读对了吗?
- 美国政府离“关门”又近一步?众议院版本法案遭否决
- (中国新貌)浙江“新乡人”涌现 青年青山双向奔赴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桥”见大运河
- 市郊铁路怀密线 明起支持扫码乘车
- 杭州衢商连续6年“深度游”家乡:见证发展与有荣焉
- 以安全之名共赴交通文明之路 ——特别节目《平安行·2024》12月2日晚央视播出
- 身中4刀还想站起完成任务 执法记录仪留下史礼海牺牲前最后影像
- 中国寓言文学大会:儿童文创 内容为先
- 66岁武汉“创业红娘” 下海创办“老年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