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下水水位为何能连续9年“长高”?
尺素金声 | 北京地下水水位为何能连续9年“长高”?
——从十个新数据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底座③
一滴泉水流出北京的新变化。
妙峰山下,北京市门头沟区陈家庄村的泉眼再次涌动汩汩清水。近年来,在北京已有81孔泉眼重现泉水叮咚景象。
泉是地下水的晴雨表。汩汩清水从地层涌流而出,成为地下水水位回升的直观体现。一组数据令人惊喜:今年6月1日至9月15日,北京降雨形成水资源量26.83亿立方米,地下水水位实现第九年连续回升。从2015年至今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位累计回升13.14米,增加储量67亿立方米。
地下水是看不见的珍贵资源,兼具资源属性和生态属性,生产生活用水一刻离不开它,河湖畅流、草木繁茂同样需要地下水涵养。
北京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后天超载”,人均水资源量远低于国际公认的年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地下水一度成为主力水源,承担这座超大城市的日常运行。从曾经的过度开采、水位下降,到止跌回升,再到如今连续回升,北京地下水水位为何能不断“长高”?
其一,这是“天帮忙”和“人努力”的共同结果。
降雨多是客观原因,让雨水能留得住,则靠“人努力”。2024年汛期,北京降雨量较常年偏多六成以上,密云水库、怀柔水库等水库拦洪率100%,城区厂网河一体化调度,“西蓄、东排、南北分洪”,让该流的流走,该留的留下,该渗的渗透。今年6月1日至9月15日,北京地下水储量较汛前增加14.2亿立方米。
地下水水位不断“长高”,离不开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水库、堤防、蓄滞洪区等工程体系更完善,蓄排引调协同配合,城市管网不断升级,海绵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在确保防洪安全基础上,收集、截留、下渗,雨洪资源有效补充地下水、改善城市水生态。
其二,这是外调水和本地水的科学调度。
缺水咋办?“外调水”帮忙。进京“南水”中的七成用于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十年来,向北京调水超100亿立方米,越来越多的“南水”代替地下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雨洪水,这些本地水和“外调水”五水联调,多源共济水资源保障体系夯实了供水安全,让曾经过度使用的地下水“喘口气”。
多水源联调的背后,是水资源配置能力不断提升。南水北调等重大跨流域、跨区域引调水工程发挥效益,沟渠塘坝等“毛细血管”不断延伸,国家水网畅通循环,南北调配、东西互济,削峰补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其三,这是开源和节流的双管齐下。
解决水资源短缺,节水是根本出路。北京加强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管理,摸清机井家底,织密保护网。颁布实施《北京市节水条例》,推进生活、农业、工业、园林绿化、公共服务等领域节水。数字经济、信息技术和服务业等高精尖产业蓬勃发展,北京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而究其根本,关键是用好新发展理念的“闸门”,是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京津冀地区是世界上地下水开发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强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推动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根本办法就是转变用水方式,提高用水效率,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把水资源当作“硬杠杠”,持续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地下水利用从无序开采变为科学管理。
视线拉长,从一地观一域。地下水水位之变,体现的是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了从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的转变。高效用水,科学调水,精细节水,近10年来,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倍的情况下,我国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用水方式连着发展方式,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任重道远。我们要坚持节水优先,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各地应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鼓励创新型产业、高科技产业发展。“有多少汤泡多少馍”,精打细算用好地下水,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
要坚持空间均衡,“一盘棋”统筹。立足我国夏汛冬枯、北缺南丰的基本水情,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区相互合作,凝聚合力,进一步优化国家水网,充分挖掘已建蓄引提调工程潜力,不断增强水资源要素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性。
要坚持系统治理,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从水里到岸上,护江河、治岸线、植林草、防风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让水循环更畅通、河湖更健康。
要坚持两手发力,进一步加强地下水监管,强化禁限采管理,划定红线。同时,深化水权、水价、水资源税费改革,用好“节水贷”等绿色金融工具,助力节水产业发展,激发经营主体参与节水工作积极性。
久久为功,精打细算,从严从细管好地下水,我们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珍贵的地下水资源。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民革海南省委会:构建体系破解海南农业品牌“杂而不精”
- 广西自然资源系统举办竞赛培养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人才
- 粤港澳大湾区至京津冀地区开行首趟快捷物流示范班列
- 数据图解丨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稳步提升
- 天府国际网络安全论坛在蓉召开 业界聚焦新时期数字安全屏障
- 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山西:极端天气趋强趋多 倡导低碳绿色发展
- IMF俄罗斯执行董事:美国一手造成全球“去美元化”
- 黑利“家门口”阻击失败 特朗普赢得南卡共和党初选
- 截至2024年底12703名居间人在中期协完成系统登记
- 中新真探:烂水果没坏的部分能吃吗?
- 天津:五方面“突出亮点”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 广西龙胜瑶乡欢度晒衣节
- 辽宁盖州一船舶侧翻已致4死3失联 公安机关立案调查
- 也门胡塞武装称袭击美国航母
- (新春走基层)浙江县域观察:三年引进1.8万大学生“磁力”何在?
- “95后”小伙回乡创业:传承文化发展经济两不误
- 2023年吉林法院民商事案件审判工作创佳绩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共青城:绿水青山再出发 农文旅产业节节高
- 2023年“玫瑰书香”全国女职工主题阅读总结展示暨示范活动举办
- 莫让研学旅行变成“杀猪盘”
- 热门推荐
-
- “极地来信”沉浸展在京启幕 中信银行与中国国家地理携手致敬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
- 吃螃蟹的禁忌多,这些说法都靠谱吗?
- 中秋国庆假期第二天 安徽黄山迎客2.8万余人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上半年支付清算领域减费让利近175亿元
- 冷空气致广东多地气温骤降
- 治理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清朝有哪些灵活多样的高端操作?
- 人民币贬值不具可持续性 未来合理双向波动
- 北京警方推进户政业务“放管服”改革 推出便民利企新举措
- 深圳成全国烟味最淡的城市之一 成人吸烟率降至16.9%
- 【锦绣中国年】黑龙江:冰天雪地闹新春
- 房屋装修如何确保安全,法官有话说
- 杭州楼市放大招!除了取消限购,这一条同样重磅
- 四川1-6月铁路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6.7亿元
- 杭州四地全域开放为智能网联车测试应用区域
- 北京: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的政策延续实施
- 中方在联大一委一般性辩论上呼吁共同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 《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发布 专家解读称呈现五大亮点
- 聚焦科技引领治沙 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8月25日至27日举办
- 新能源车企扎堆子品牌,但不代表廉价
- “走出去”与“走进去” 知名作家、翻译家热议中国文学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