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加查 探寻镶嵌在美景中的非遗文化
有一片被雅鲁藏布江深情拥抱的土地,那里是山南市加查县,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与丰富资源的地方。节假日,约上三五好友去加查县感受千年核桃林的神秘,以及加查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失为一种短期旅游的优选。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加查县的农副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得以相互融合,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千年核桃林:
见证时光的秘密与价值
加查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这里的气候独特,土壤肥沃,为农副产品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一种被誉为“高原干果之王”的特产——加查核桃。加查县的千年核桃林,是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这里的核桃树树龄超过千年,枝繁叶茂,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
步入核桃林,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的绿色世界,每一棵核桃树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生命力。漫步在林间小道,感受清凉的树荫和淡淡的核桃香气,坐在树下,聆听风吹过树梢的声音,能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这是我第三次来到核桃林,这次过来能明显感受到与往年的不同,路好走了,人多了,农副产品的种类也多了。”网络红人恩嘎儿说。
加查核桃以其皮薄、个大、肉满、肉质香醇甜润而闻名遐迩。其独特品质不仅源于其天然的优良基因,更得益于当地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这些条件为核桃提供了最佳的生长环境,使其具有较高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在某些高产优株上,年产量甚至可以达到250千克,有的大树产量更是高达500千克以上。
加查县副县长次仁罗布介绍,加查县核桃加工企业其实不多,规模也不算大,起步较晚,但发展得很快。目前有核桃油、核桃肽及核桃亚油酸、核桃干果等产品。“2023年全县核桃产量1100余吨,产值达4400余万元,带动全县12500名农牧民群众就业,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次仁罗布说,除了核桃,加查县的蓝莓产业也是促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加查县蓝莓:
增收第一果 推动致富路
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赋予了加查县蓝莓无与伦比的品质。这里的蓝莓果实饱满,色泽鲜亮,其营养丰富和酸甜适中的口感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当地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从种植、加工、生产到销售,加查县的蓝莓产业在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同时,结合旅游多元化发展经营为加查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据了解,2013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加查县冷达乡嘎玛吉塘村的蓝莓试种成功。“我们的蓝莓种植基地可以说是嘎玛吉塘村的支柱产业,基地内种植蓝丰、绿宝石、莱格西等多个蓝莓品种共计21000余株。”嘎玛吉塘村党总支书记嘎玛西若说。
“刚开始时,蓝莓果实及附加产品的销路主要聚焦在加查县内,销售渠道单一,成果很不理想。由于开支较大,收入与支出基本持平,最终只能以果实分红的形式对群众进行分红。”冷达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次旦扎西说。但这一难题在2020年打破瓶颈。“目前,我们村的蓝莓基地以蓝莓采摘节、雅砻文化节为平台,积极销售蓝莓鲜果及酒水饮料,推动蓝莓成为俏销市场的‘宝贝果’;以采摘蓝莓体验闲适生活为载体,吸引广大游客到加查冷达共赴指尖到舌尖的约会。现如今,蓝莓产业已累计为冷达乡创收超过510万元,成为当地助力乡村振兴和农牧民增收的主要特色产业之一。”次旦扎西说。
加查木碗:
非遗+旅游 文旅融合新模式
加查木碗是西藏久负盛名的民族工艺品,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数百年前。这种木碗质地结实、不易破裂、外表光滑美观,是西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食餐具。而现如今,加查木碗已成为西藏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旅游纪念品和收藏品。
在加查县,木碗制作技艺代代相传。选材、切割、打磨、雕刻……在传承人独特的制作方式下,一个个纹路精美的藏式木碗被制作了出来。他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将一块块普通的木头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现在,来买木碗的人不仅仅只是本地人了,很多游客也会买了带回去当伴手礼,我做的木碗能够销往全国各地让我感到很开心。”扎雪木碗制作技艺传承人洛桑次真说。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加查木碗制作技艺开始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当地政府通过成立非遗传承基地、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积极推广和传承这一技艺。同时,一些年轻的匠人也开始尝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具有时尚感和实用性的产品。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不仅让加查木碗制作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非遗制作技艺+旅游产业形式的推广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文化的传承。(记者 旦增玉珍)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超300名海内外新生代闽商将赴福州参加精英对话会
- 第十二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滑稽比赛决赛将在深圳举办
- 七旬老人突然晕倒,女护士跪地施救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档案学》首发面世
- 泰国“Z世代”中医医师团走进甘肃“寻医问药”
- 文物TalkShow|楔形双肩大石铲:百越先民的史前稻作文明
- 6700余件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首次以全文录入方式出版
- 特色夜游“上新”!百年铁路桥、梦幻古城……你最pick哪一个?
- 国家邮政局:国庆假期全国揽投快递包裹近63亿件
- (乡村行·看振兴)乡村书香孕育“致富果”:吉林农家书屋助推产业发展
- 中国大科学装置“寰”开源发布新一代空气质量模式
- 谁把“钟薛高”们变成“潜伏者”
- 历史典故夏夜“变现” 古城新消费“热辣滚烫”
- 厦门“自贸国际基金港” 揭牌启用
- 上万市民打卡见证友谊烟花
- 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 访杭州文物修复师:“好像收到一封800年前南宋来信”
- 网上买个假证,到三星堆博物馆带团
- 这个巴西宝藏“非遗”乐团,是中巴共谱的华丽乐章
- 山体滑坡致人员埋压 福建消防成功救出被困人员
- 热门推荐
-
- “卖掉男生送的演唱会门票创业”?苹果文案引争议
- 从代工贴牌到自主创牌 小家电做成大生意
- 浙江“最美乡贤”周伟力:来料“加工”乡村新未来
- 滕王阁景区北扩竣工开放 近千游客“诵序迎新”
- (新春走基层)天津静海:年货节“赶”起来 浓浓年味“热”起来
- 新型蜱虫唾液蛋白 有助研发抗炎药物
- 中秋国庆假期新疆喀什接待国内游客180.01万人次
- 浙江九十六岁老人节衣缩食十年捐资助学:兴家乡 育人才
- (新春见闻)百年社火村:制造年味 留住乡愁
- 11月中旬,这15种产品价格上涨!
- 今年前九个月广东法院诉前调解民事、行政纠纷成功率达57.2%
- 经济日报评论员: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强冷空气横扫大江南北!全国冰冻线进程图出炉 看你家何时体验天寒地冻
- 阿曼驻华大使:愿与中国共谋合作共赢新机遇
- 西安机场完成三期扩建工程首条跑道飞行校验
- 查处违法违规机构3615家 市场监管总局严打检验检测机构弄虚作假
- 京东集团CEO许冉:以数智化社会供应链推动数实融合
- 国家卫健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了全国一半以上诊疗服务量
- 国家发改委:中央预算内投资已下达2000亿
- 将迎强降雨天气 北京交管部门全力做好交通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