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中央预算内投资已下达2000亿
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国家发改委详解今年工作计划。4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作出重要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抓紧推动各项投资工作,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023年增发国债等政府投资的重要带动和放大作用,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据统计,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比去年全年加快1.5个百分点,呈现稳步回升态势。其中,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9.9%、6.5%,保持较快增速;民间投资增长0.5%,增速进一步回升,占全部投资的51.6%。
增发国债项目6月底前开工
“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共安排7000亿元。发改委会同各有关方面坚持质效并重,加强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组织做好投资计划编制。”刘苏社介绍,截至目前,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已下达超过2000亿元,占全年比重超过30%。将进一步加快计划下达、加强计划执行,同时认真抓好项目建设和监管,持续提高中央预算内资金使用效益。
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方面,刘苏社介绍,今年专项债券规模为3.9万亿元。此前,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适当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行业范围。近日,按照专项债券工作职责分工,国家发改委对地方报来项目的投向领域、前期工作等进行把关,完成了今年专项债券项目的初步筛选工作,目前已推送给财政部并反馈给各地方。
“总的看,这批初步筛选通过的项目数量充足、资金需求较大,为全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打下了坚实的项目基础。”刘苏社表示,将抓紧会同有关方面,尽快形成最终的准备项目清单,督促地方加快债券发行使用,推动项目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对于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刘苏社介绍,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完成了全部三批共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清单下达工作,将增发国债资金落实到约1.5万个具体项目。3月份以来,国家发改委建立在线调度机制,督促项目加快开工建设;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全链条全周期式督导。目前,已完成第一批12个省份督导工作,其他省份也开展了自查,年内还将组织开展第二、第三批督导。
与此同时,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落实好引导民间投资各项政策。具体工作包括充分发挥已上线的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信息系统作用,全面落实特许经营方案编写大纲具体要求,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公开推介更多重大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研究扩展投贷联动试点合作银行范围,引导银行持续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和国家重点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多措并举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刘苏社透露,4月18日,国家发改委将组织召开全国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实施推进电视电话会议,通报项目进展和督导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偏整改,进一步压实地方主体责任,推动所有增发国债项目于今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
今年先发行万亿特别国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刘苏社表示,关于超长期特别国债,目前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已经研究起草了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行动方案,经过批准同意后即开始组织实施。
“行动方案坚持目标导向、精准突破,集中力量支持一批事关现代化建设、发展急需、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难事,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夯实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基础;坚持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用改革办法和创新思路破解深层次障碍;坚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2024年先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刘苏社说。
他介绍,在支持领域方面,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他表示,在组织实施方面,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原则,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做好资金保障,优化投入方式,加大监管力度,特别要尽快建设一批前期工作比较成熟、具备条件的项目,同时还将抓紧推动出台实施相关的配套政策,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来破解深层次的障碍,与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合力,确保行动方案明确的任务高质量地落地见效。
相关新闻
产能利用率有望逐步回升
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3.6%,比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比上季度下降2.3个百分点。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在国新办4月17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产能利用率是反映短期内产需关系的一个指标,受到需求状况、盈利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从中国这几年历史数据看,产能利用率的季度波动比较大,一季度产能利用率相对低一些,四季度相对高一些,这与春节假期等因素相关,“初步分析,今后几个季度产能利用率有望逐步回升”。
金贤东指出,对于产能问题,要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需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普遍的,适度的“产大于需”有利于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
“有些方面把产能问题与国际贸易挂钩,认为出口商品多了就是产能过剩了,这是站不住脚的。中国每年大量进口芯片、飞机、大豆、原油等商品,那么这些商品的出口国难道都产能过剩了吗?”金贤东强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给和需求都具有全球性。不同国家在各自强项产业的产能大一些,在其他产业的产能小一些,这是由各国的比较优势决定的。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共同发展。
“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是2023年全球销量的3倍多。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进程中,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蕴藏着海量市场需求,这将是各国发展的共同机遇。中国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持续提供优质产能,不仅满足自身高质量发展需要,也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重要贡献。”金贤东说。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西南昌深入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助推企业拥抱资本市场
- 常锻炼或降低新冠感染及重症风险
- 预制菜市场火热 对传统中餐影响几何
- 山西援外医生在多哥开展培训及医疗设备捐赠活动
- 4户中央企业领导人员调整
- “四名文化”底蕴深厚 侨乡泉州推介“悠游洛江”
- 今年广东将完成逾8693公顷沙化土地治理任务
- 中新真探:喝酒能助眠、御寒?喝蜂蜜水能解酒?
- 聚焦水生生物保护 专家为长江禁渔“把脉问诊”
- 证监会: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持续加大增持规模和力度
- 2023年毕业季租住调研:42.7%毕业生房租源自父母支持
- 我国数字贸易发展动能强劲 将加快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 广西青少年艺术展演在南宁举办 聚焦青少年美育教育
- 马来西亚吉隆坡将举办世界书法嘉年华
- 宁夏启动重点客源市场校园宣传推广活动
- 氢能源汽车怎么样?离商业运行还有多远?一文读懂
- 中法合拍纪录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拉开第十届法国中国电影节序幕
- 全面突破!中国造船业连续14年领跑全球
- 福建蕉城:“自然+匠心”成就独特根书艺术
- 生态环境部:全国强制碳市场启动两年半以来,总体运行平稳
- 热门推荐
-
- 锦绣中国年|新春点“靓”古城古街 体验民俗文化感受浓浓年味
- 拼多多11.11收官:百亿补贴订单量同比增长107%,全域消费实现“理性升级”
- 江西瓷器在吉林市展出:文物将景德镇陶瓷历史前推200年
- 新西兰最新调查:中国仍是该国留学生主要来源国
- 宁夏银川特色15项“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上线 办事时间节省50%以上
-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经济增长
- 安徽定远警方:合新高铁中铁七局项目部5名违法人员被行拘
- 上海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中心南美分中心成立
- 枪响不断!美国2023年已发生逾400起大规模枪击案
- 吕思清海口演出三次返场 观众听不到《梁祝》不离场
- 一季度中国规上食品工业营收超2.16万亿元
- 告别小拱棚,新疆设施农业如何提档升级?
- 云南:“一部手机”打响旅游翻身仗
- 旅日大熊猫“比力”“仙女”平安接返回国
- 浙江文旅观察:文物IP如何出圈?
- 山西加强经营性自建房安全管理 清查整治违法行为
- 专家:重症肌无力治疗应追求短期和长期“双达标”
- 第十四届广西“魅力北部湾”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开幕
- 自首后,特朗普狂揽710万美元竞选资金
- 陈思昌:中国土木将继续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