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王雷:拍好戏要允许试错慢慢“磨”,不能急于求成
中新网北京2月22日电(记者 上官云)两代人、三个家庭,柴米油盐与家长里短……最近,热播剧《我们的日子》掀起了一股“怀旧风”,令一些观众感叹,好像回到了小时候。
该剧由王雷执导,刘畅、傅子恩联合执导。导演王雷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提到,这部戏表面上是年代戏,实际也是拍给现代人看的,主要是想告诉大家,现实生活其实就是有七八分不如意,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去享受生活,给身边人带来温暖。
如何演绎“年代感”?
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我们的日子》时间跨度比较长。
为了尽可能契合故事发生的年代,王雷和其他主创在选景时花了一番心思,最终选定了旅顺的一条老街道。剧中出现的一些老式彩电、电视柜等物,也是他们想办法收集的“真品”。
“有一场戏是小孩偷吃巧克力,我们在做道具时也查了资料,看看巧克力在那个年代会不会有,有的话是什么牌子,在当地能不能买到,最后仿制了一些。”他说。
而王雷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杨思宇和东方宏同时向王雪华求婚。
“开机第一天拍的这个重场戏,基本是一天的工作量。但当时可能是因为演员之间还不太熟悉,精气神没提起来,从两点多一直拍到天黑,连一半都没拍完。”他说。
拍戏的效果不理想,演员、剧组幕后各部门压力都不小。前前后后,这场戏一共拍了三遍才最终呈现了一个好的效果,比较精准地体现了人物情感和性格。
这个经历让王雷加深了一个观点:对戏的质量必须严格要求,遇到类似问题时要坚持下来,好东西得慢慢“磨”,要允许“试错”,不能急于求成。
人物性格与角色塑造
《我们的日子》中,有点“小资”的刘淑霞和王宪平是夫妻,前者喜欢诗歌,重视相处时的感情和情绪,后者为人正直,但性格多少有点“粗线条”。
两个人的性格特点在剧中有充分体现。演员李乃文饰演王宪平,王雷说,剧组整体创作氛围很好。导演们希望李乃文表演时能稍微突出下王宪平的耿直劲儿,“乃文就说,那我试试吧”。
“王宪平的儿子明中有个女朋友,她比明中年纪大,还带着孩子。有一场戏是明中坚持要和女朋友继续在一起,气得王宪平大喊‘你给我滚’!”他发现,这场戏李乃文演得很投入。拍摄时将自己代入了那种愤怒的情绪,一嗓子吼出来,在场人几乎都被吓到了。
为了演好刘淑霞,李小冉也很用心。此前,王雷曾与李小冉合作过几部戏,“她平时对自己要求特别高,拍戏全力以赴,琢磨一场戏哪里可以演得更精彩一些。”
王雷说,有时候李小冉会给一场戏设计三个表演方案,及时把想法和导演以及搭戏的演员沟通,看看哪个更好。
著名演员宋春丽在剧中的表现也是一大亮点,她饰演刘淑霞的母亲“那人和”,善良、要强,得知外孙的病情后那焦急、慌乱的神情,被不少观众评价为“真实”。
在王雷看来,宋春丽演戏特别松弛、自然,而且台词一直背得很熟练,“看到成片时,我们都觉得那人和就是自家的姥姥,宋春丽老师演出了一种人物的共性和亲切感。”
拍给现代人看的“年代戏”
包括刘淑霞、王宪平等人在内,《我们的日子》正是通过小人物群像、日常生活,来描绘社会变迁。
“剧本打磨了五年。开机前,每位有二十场以上戏要拍的演员,导演组几乎都跟他们长谈过,我们希望演员们能展示出一件事发生后,每个角色应有的反应或态度。”王雷说。
他解释,这是因为《我们的日子》不是一部“强情节”的剧,而是想以人为出发点,“我们跟演员老师们说,不要把这个戏当成戏去演,而是要当成生活。”
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的日子》其实也是在拍人文。王雷打了个比方,“就好像你要搬家,在某个角落发现了两三本爸妈的日记,内容可能是肉价什么的,但你此时看到泛黄的日记本,内心是温暖的。”
“它表面上是年代戏,实际也是拍给现代人看的。”王雷说,这部戏主要是想告诉大家,现实生活其实就是有七八分不如意,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去享受生活,给身边人带来温暖。
塑造真实的人物
《我们的日子》播出后,王雷会去看观众评价,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建议和启发。
谈到执导一部戏的体会,他觉得,现实生活中,人总是会有一点所谓的“小毛病”,可能会有私心,在知识量、学识,对待事情的反应等方面也许会有不足,不是完美无缺的人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是真实的,与人相处时会有矛盾误会,但依然会拿出善良和包容,互相扶持。”王雷认为,一部剧中的人物也应该是贴近生活的。
为什么有些偶像剧会令观众觉得“悬浮”?他分析,有一个原因就是“假”、脱离生活。比如从角色塑造来说,无论剧中人物是什么性格,都应该像现实中的人。
“如果一部戏的人物站住了,那这部戏就可以令观众比较快的移情、比较容易让观众接受、喜欢。” 他说。(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80后花20年,让洞头贝雕有了第一家博物馆
- 今夏旅行“蜂向标”:“避暑游”成主流 “多巴胺”景点迎打卡潮
-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以西安为起点 两项网络主题活动将开启文明探源之旅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澳大利亚使馆赛区预赛落幕
- 世卫组织批准第二款猴痘疫苗投入使用
- 星纪魅族举办 AI 生态发布会,全场景 AI 生态蓝图加速呈现
- 东北三省一区多式联运发展联盟成立
- 城市生命线保障安全运行
- 当“国际范”遇上“重庆味”,消费热情被点燃了!
- 韩国失事客机140名遇难者身份确定
- 美媒:因暴力犯罪激增 女性成为美国增长最快枪支拥有群体
- 齐家文化命名100周年 《广河齐家坪》出版
- 法国追悼戴高乐将军之子
- 2023上海书展闭幕:上海何以成为“书香之城”?
- 美国夏威夷野火遇难者升至67人 成1959年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
- 银行存款利率降到“2时代” 以后钱该放在哪?
- 天津市首个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站在静海区投用
- 2024年北京牛街美食文化节举办
- “两弹一星”元勋后代忆祖辈:淡泊名利,一心为国
- 热门推荐
-
- 康养创新观察:谋篇“居家养老”,富德生命多项进展超预期,战略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
- 西藏开始年度藏电外送 将助减碳160万吨
- 今早的送别,依依不舍!40位藏族青少年结束北京之旅
- 年轻人“反向驯化”应对大数据“杀熟”
- 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消费品以旧换新效果显现
- 结节离癌症有多远?重庆开展肿瘤防治宣传活动
- 岭南画派“三杰”西行画作亮相广州艺博院
- 第十三届中部博览会将启 近百家跨国公司已报名参展
- 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人文摄影采风活动启动
- 医保个账里的钱如何给亲属用?“我绑定谁=谁能用我的个人账户”
- 2024太铁春运运能为历年之最
- 多领域“火热”数据勾勒经济强大活力 企业信心继续向好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国宣布“八项行动”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高在何处?
- 央行12月6日开展2400亿元逆回购操作 期限为7天
- 松辽流域78条河流超警 辽宁吉林洪水防御应急响应升至Ⅲ级
- 2024中华龙文化研讨会暨龙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在川启动
- 和评理 | 中美科技合作惠及双方造福世界
- 韩媒:韩国前防长金龙显试图在拘留所卫生间自杀
- 外媒:以军袭击黎首都南郊 当地传出一系列爆炸声
- 外媒关注中国假日经济强劲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