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反向驯化”应对大数据“杀熟”
年轻人“反向驯化”应对大数据“杀熟”
专家建议:让算法有标准、更透明
“价格太贵了!平台要是不降价、不发优惠券,我是不会买的!”
连日来,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出现了网友吐槽大数据“杀熟”的帖子。大数据“杀熟”是指在一些互联网服务平台上,老用户享受不到优惠甚至价格更高的现象。有年轻人以“反向驯化”算法的方式,争取享受平台降价优惠。
这样的手段是否真的有用?如何治理大数据“杀熟”现象?
12月初,北京白领丁然计划与男友出国旅行。打开某旅行软件搜索,她发现一张从北京到韩国首尔的机票需要1358元,返程也近千元,这意味着,她与男友两人的往返路费将近5000元。
“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丁然在某社交平台相关帖文中留下一连串评论,以这种方式对抗大数据“杀熟”。第二天,丁然再次打开该旅行软件搜索,看到这张机票的价格更新为588元,返程票价降至600多元,她与男友两人的往返路费降到3000余元。
“我不知道这是评论起了作用,还是单纯的巧合。”丁然不清楚那些代码背后的算法是怎样运行的,“毕竟各个平台会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搜索历史和社交行为来制定个性化的价格策略”。
也有一些网友分享了自己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一些消费者因此对平台算法提出疑问。有网友讲述,自己出差订酒店时,发现预订同一酒店、同一房型的价格,比同事之前订的贵了近50元。还有网友说,用某打车软件叫车时,同一时间去同一地点,选同一类型的车,实时报价比其他人贵近10元。
“平台没有大数据‘杀熟’的动机。”某旅行平台客服称,相关服务价格实时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直接证明是由于相关评论内容而引起的价格变动。即使是同一时间查询发现价格差异,也可能是账户中的优惠券等引起的,如果同一产品售价不同,可向平台投诉反馈。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多家平台客服,得到与之相似的回复。
2024年11月,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其中要求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通知明确,严禁利用用户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行为;提升优惠促销透明度,清晰说明优惠券的领取条件、发放数量和使用规则等内容;客观如实说明优惠券领取失败原因,严禁以“来晚了”“擦肩而过”等提示词掩盖真实原因。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南开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陈兵表示,大数据“杀熟”主要体现为经济学上的价格歧视,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陈兵提及2021年胡某某诉某旅游公司侵权责任纠纷案。原告胡某某诉称,某旅游平台上预订的酒店价格比酒店实际展出的挂牌价格高出不少。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胡某某通过该旅游公司App预订酒店的房价远高于门市价,该公司对此构成欺诈。该公司作为该App网络服务提供者,有义务、有能力、有必要对利用其平台发布高溢价房源信息、赚取高额利润的不当行为进行监管。
本案中,该App上存在第三方代理商预先零费用囤房、择机翻倍加价的“倒房”行为,但该公司怠于履行平台主体责任未进行有效监管。该公司一直营造“低价”“放心”等品牌形象,使消费者有合理理由充分信赖并认为,在该App上展示的价格应当是低于或至少不高于酒店正常对外销售价格。
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该公司上述过错行为,使胡某某陷入对交易对象的认知错误,又基于对该公司的充分信赖陷入对交易价格优惠的认知错误,最终作出不真实意思表示,实际支付了远高于门市价格的价款。该公司应承担欺诈的惩罚性赔偿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认为,解决大数据“杀熟”问题面临诸多挑战。按照现行法律,平台给新用户补贴、推出没有指向性的随机补贴,以及差别化调整折扣力度等还够不上价格歧视。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磊表示,大数据“杀熟”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利用垄断地位实施的垄断行为对市场竞争、消费者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
陈兵在多家互联网企业调研时发现,当前诸多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算法与传统算法不同,“传统算法是预设程序、结果可预测,而现在的神经网络大模型算法具有自我学习能力,输出结果的走向难以预测,因此不可避免地会面临风险”。
“算法通过大数据为用户进行综合画像,一条留言不能代表单个用户全部维度。‘反向驯化’可能在初期实现降价,但后续算法会根据订单量等判断用户仍在继续购买、使用相关服务,可能还会涨价,这种做法反而会让算法更加‘精明’。”陈兵说。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谢永江认为,算法是一个复杂系统,对普通消费者甚至执法人员来说,要实现算法透明性和可解释性是很难做到的,但监管部门可以反过来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订单。“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可以被算法分析,平台能采取针对性定价,同样,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也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来规制大数据‘杀熟’行为。”谢永江说。
“算法运行应遵守公平正义的价值观。”陈兵说,相关互联网企业应定期修正算法,监管部门要加以规范,让算法有标准、更透明。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胤衡 实习生 罗玉婷 记者 黄冲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2月27日 05版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南海热带扰动或向广东靠近 粤中南部降水将趋强
- 沈阳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 致3人死亡1人受伤
- 朝鲜庆祝建军75周年 金正恩携妻女出席阅兵式
- 药店售药乱象:药店买药贵,药师成销售
- 新疆历史遗址活化利用密码何在?
- 大才子惹怒皇帝、被流放伊犁,百日新疆行让他走上了文学高峰|清代兴疆人物志之②
- 海外华裔青少年走进“孔孟之乡” 探寻齐鲁风韵
- 电影《万里归途》全国多地点映 还原外交官撤侨幕后故事
- 突传噩耗!荷兰光刻机巨头联合创始人去世 享年98岁
- 外媒: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再次宣称在俄发动恐袭
- 事关俄罗斯核武使用条件,普京召开重要会议!
- 越南“无言通”祖师像千年后回浙江义乌双林禅寺
- 2023艺教工程·少儿公益春晚启动
- 报考人数减少 释放研究生教育改革新信号
- 虾兵蟹将上演“江湖争霸” 浙菜以舌尖共鸣讲述创新故事
- 11月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四大特点
- 2024世界计算大会将于9月在湖南长沙举行
- 研究机构调高泰国今年出口总值增长率预测值
- 外国专家:中美合作共赢乃众望所归
- 贸易伙伴多元共进 河北2023年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 热门推荐
-
- 肺癌普筛可将死亡率降低63%
- 两岸戏剧名师回忆各自的“第一次”
- 一名美国军人在以色列驻美使馆前自焚
- 经济新方位·年中数据观察:我国外贸展现较强韧性
- 孩子暑假沉迷电子产品,家长该怎么办
- 美国威胁恢复对委内瑞拉制裁 委公众舆论谴责美霸权
- 江西首个地铁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 “汽车城”长春首季捷报频传 产业集群加速构建
- 甘肃静宁探索开辟“快递进村”新赛道
- 突发:美军战机被美巡洋舰开火击落
- “中国魔方”的治沙奇迹:让沙漠倒退20公里
- (第六届进博会)冯氏集团:百年港企要做中国文化传播的“全球链接者”
- 华文作家张翎《归海》获2024花地文学榜年度作品
- 北京市应急局发布4月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 铁路机车检修工人:在60℃的高温下为机车“做手术”
- 湖南“博士村”勤耕重读 “带火”文旅新消费
- 吃了山东的这些炸货,周天子都得直点头
- 朝中社:朝鲜首次试射新型战略巡航导弹
- “猫和老鼠”占领朋友圈,人人都爱“联名”?
- 业主侵占小区公共空间怎么办?法院提示:需要法治与文明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