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福建莆田:火堆边“摆棕轿”闹元宵 以老带新促传承
图为:火堆边“摆棕轿”闹元宵。
中新网莆田2月5日电(叶秋云)火焰冉冉升起、熊熊燃烧,一群人围绕着火堆旋转,手中的“轿子”不停转动,锣鼓声时急、时缓……2月5日,一场传统民俗活动在福建省莆田市南门社区上演,现场呼声一片,非常热闹。
这场传统民俗活动名为“摆棕轿”,是莆田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起源于古代中原地区,沿袭千年。摆棕轿的表演者绕着燃烧的火堆旋转、跳跃,寓意生活红红火火,祈求平安。
据了解,摆棕轿的轿子为木片,轿顶饰棕片,故名为“棕轿”。摆棕轿的轿子只有一根轿杆,由两个青壮年前后手抬,跑动的同时还需转动棕轿。
“好玩,很兴奋!”13岁的当地民众陈正海举着旗帜在表演人群中跑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小时候跟着父母观看摆棕轿,现在自己参与到这场传统民俗活动中,感觉完全不一样,非常热闹、开心。
时紧、时缓的锣鼓声响起,当地民众苏聪和同伴一前一后手抬棕轿奔跑着,跑动的过程中,他们不停转动手中的棕轿,绕着燃烧的火堆比赛表演,看谁摆得快、转得猛,围观的市民与游客欢呼、呐喊着,热情高涨。
苏聪表示,对于在外打拼的莆田游子来说,这些传统民俗活动就像是一条纽带,将他们与家乡的父老乡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时刻提醒着他们不忘乡愁、不忘回家路。
据悉,在莆田,元宵盛况赛过春节,莆田元宵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从农历正月初六开始到正月廿九结束,堪称全国最长的元宵节。近一个月时间里,每天都有不同村庄、不同姓氏以不同形式闹元宵,活动丰富多彩。
“莆田各地几乎都有摆棕轿活动。”据长期关注民俗文化的当地民众、南门社区老协会会长张志强介绍,莆田的摆棕轿活动中,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原始风貌保存较完整的,要数“南门摆棕轿”。
传统的民俗文化资源不可再生,一旦失去,将无法挽回,所以,传统民俗活动需要年轻人去参与。张志强透露,摆棕轿活动时间长,参与活动的人员都是以“老幼结合,轮番上阵”的方式进行,从而达到“以老带新”的目的。“参与的人员中,最小的孩童11岁,最年长的70岁左右。”
正如张志强所说的“以老带新”,30岁的苏聪自15岁开始参与摆棕轿,几乎每年都没有缺席。苏聪告诉记者,长大以后,对家乡的传统民俗活动感情愈发深厚,“有一种不一样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来自泉州的游客林先生被现场的场景“迷住”了。他表示,莆田的元宵民俗很有特色,在别的地方很少见。今年,他带着家人来莆田感受元宵节,热闹的氛围让他们流连忘返。
夜幕降临,南门社区里萦绕着欢呼声、呐喊声,表演者跑啊、转啊,手中旋转的棕轿任性翻飞……随着火堆的徐徐熄灭,这场民俗活动才缓缓落下帷幕。(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四个国际单位制新词头中文名称在世界计量日发布
- 海南开拓澳大利亚客源市场 业内看好旅游合作前景
- 智能可穿戴设备破解中青年高血压管理难题 专家:需通过准确性验证
- 法国逾百万人再度示威游行反对退休制度改革
- 驻韩美军爆丑闻!外媒:韩国警方逮捕17名涉毒美军
- 高温难阻铁路暑运攀高
- 江苏睢宁社区盘活闲置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百姓致富
- 东西问·荐书丨韩胜宝:听世界讲述中国孙武的故事
- 商务部:将推动进一步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 伊拉克巴格达东部街区无人机袭击事件已致4人死亡
- 商务部:鼓励和推动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 “越桂蓉欧快线”班列首发 助力东盟拓展对外贸易通道
- 贵州启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 上海静安区入选“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 文化底色多姿多彩
- 刚果(金)记者:“一带一路”倡议在刚果(金)深受欢迎
- 投资者购买公募基金费率将下调
- 酒香不怕巷子深,短视频、直播促成国货与电商双向奔赴
- 台风“贝碧嘉”过境后上海洋山港口岸逐步恢复作业
- 签约金额近40亿元 宁夏在京推介优势特色产业
- 翻译童话绘本,如何做到“信”与“达”?
- 热门推荐
-
- 多国驻华大使访黔赞中国绿色生态发展成果
- 南昌一小学奖学生果蔬 校长:系师生种植寄寓美好期待
- 土耳其、芬兰、瑞典与北约代表将继续就瑞典“入约”问题进行谈判
- 从圣彼得堡到晋商故里:一缕茶香越百年
- 科普:新冠重组毒株现状知多少
- 吉尔吉斯斯坦紧急情况部:入夏以来有54人溺亡
-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像珍惜大熊猫一样珍惜中美人民友谊
- 现代社会博物馆如何定位发展?中国科技馆推出对谈栏目专题研讨
- 2024世界计算大会将于9月在湖南长沙举行
- 从最新“成绩单”看广东外贸三“势”
- 文明的坐标丨5000多年前仰韶先民面貌首次被复原
- (新春走基层)江苏徐州:乡村揉铁花闹元宵 村民自办村晚过佳节
- 中新网携手专业医生直播科普治脱神器米诺的“能好怎”
- 京城700余年历史老街焕新亮相 “最美大街”重现往昔芳华
- 印尼乌大孔院举办闹元宵活动
- 甜蜜来袭!“中国甜瓜之乡”举办第九届甜瓜文化旅游节
- 怎么能让“网瘾”老人放下手机?社区适老化改造可带动老年人参与线下社交
- 山西锅巴首次出口日本
- 西南铁路2024年旅客发送量突破4亿人次
- 平陆运河马道枢纽泄水闸闸墩全部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