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启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中新社贵州遵义6月10日电 (记者 张一凡)中国世界遗产地数量最多的省份贵州,在中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日启动系列活动,旨在展示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成果新进展。
2020年7月航拍世界遗产——遵义海龙屯。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贵州主会场设在世界文化遗产遵义海龙屯,来自各地的游客和文化旅游工作者们尽享文化贵州的盛宴。曾被誉为“天下第一府志”地方志书的《遵义府志》,被编绎成情景剧,由遵义师范学院青年学子们深情演绎,一词一句铿锵回荡在海龙屯蓝天下青山间。
2020年7月航拍世界遗产——遵义海龙屯的飞龙关。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贵州目前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自然遗产4处,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3项,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4项,且拥有100多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成果得益于贵州坚守“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
贵州省文旅厅副厅长袁伟表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中国国务院设立的全国性专题节日,对于推动营造保护文化遗产氛围、提高大众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认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些年来,贵州各界对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的共识更加明确。
贵州省在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推出以红色、历史、生态、非遗、科普等为主题的30条研学特色旅游线路。贵州省9个市州依托当地文化特色,同步举行相关活动。(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海黄南:各级非遗项目名录超700项
- 青藏高原雪豹保护研讨会暨青藏高原雪豹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在西宁召开
-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揭晓
- 创下纪录!剑龙骨架化石拍出近4500万美元高价(图)
- 广州知识城广场项目四期主体结构封顶
-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主场活动在晋祠博物馆举办
- 黄河流域九省区合奏“非遗新曲”
- 中老铁路上的防洪“诊疗师”:织牢汛前“安全网”
- 京津冀首列跨里海中欧班列自石家庄启程
- 澳大利亚中国东北总商会会长:致力澳中经贸合作互利共赢
- 中国西北地区海拔最高风电场全容量并网发电
- 300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将亮相2024广东省科普创新展
- 中新健康丨蔡磊每天依然工作十几小时,团队接海量志愿者简历
- 阿盟同意恢复叙利亚成员国资格
- 两会大家谈 |老外“催更”,中国故事如何“乘风破浪”
- 山西:天空地网“智”守耕地 让每一块土地都有保卫者
- “北京中轴非遗潮荟”举办 中轴线上寻年味儿
- 海南4月份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消费市场加快恢复
- 驾驶舱疑出现烟雾 美国一载130人飞机紧急迫降
- 别把“舌尖浪费”当面子
- 热门推荐
-
- 新园区启用,30兆瓦燃气轮机从技术走向产业化
- 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 机票价格下降 部分低至一折
- 景区免门票后,“二次消费”如何跟上?
- 北京卢沟桥景区5月22日起暂时关闭
- (经济观察)上半年同比增逾九成 中国船舶出口持续火爆
- 给一段话就能谱一首曲 下一个AI颠覆性应用发生在音乐领域?
- 湖北出台红十字会条例 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 日本警视厅将以业务过失致人伤亡嫌疑调查羽田机场飞机相撞事故
- 筒子楼变“空中坊巷” 杭州首个未来社区安置房迎住户
- 东航C919首次执飞上海虹桥—北京大兴航线
- 山西:5G助力不可移动文物“动”起来
- 国内多地县域充电桩安装量翻番 呈现哪些新趋势?
- 科创激发新动能 上海高质量发展如“沪”添翼
- 国家一级演员谢丽娜:演绎云南传统民歌新旋律
- 国家发改委:年底力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覆盖所有省份
- 水利部:吉林东部、云南西部发生山洪可能性大
- 美国速抓泄密者却盖不住“监听大国”黑历史
- 香港机管局零售债券首日挂牌 高收1.6%
- 失信“网红”直播挑衅法院 被反向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