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穿越敦煌暨艺术创新展”
中新社多伦多11月5日电 (记者 余瑞冬)11月5日,位于加拿大多伦多市中心的罗伊·汤姆森音乐厅内呈现出与平日迥异的布置。色彩鲜明的飞天、菩萨等东方佛国元素出现在厅内的巨幅挂画、铺满地面和包裹着柱子的大小画作中。一场展示敦煌元素以及中西结合的创新表现力的艺术展在此举行。
此次“远古回响——穿越敦煌暨艺术创新展”由加拿大大爱文化基金会、加拿大海峡文化交流基金会、加拿大华人同乡会联合总会共同主办。艺术家们对敦煌壁画元素的再创作是这一展览的一大看点。画家张迟等艺术家以及来自加拿大和中国的儿童以各自视角、不同手法描绘出心中的敦煌印象。数百件展品中除绘画外,亦有剪纸等作品。
展品创作中的一大特点是借鉴了法国艺术家亨利·马蒂斯的风格,使用大胆、平面的色彩以及不拘的线条,以纪念这位明年将逝世70周年的“野兽派”代表人物。主办方认为,敦煌艺术与马蒂斯的结合,体现了两者在光线色彩、自然哲思等方面的互通与共鸣。
在展览中同时亮相的还有敦煌主题邮票以及中国书法家宋富盛书写的莫高窟古诗词相关作品等。
中国驻多伦多副总领事程洪波表示,敦煌曾是东西文化交汇的枢纽。“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此次艺术展尝试以新方式和新视角解读敦煌和中华文化。要讲好以敦煌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的故事,其核心要义在于开放、包容,体现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交汇融合。
加拿大大爱文化基金会会长葛美红表示,希望这一艺术展帮助加拿大不同族裔民众和各界友人更多地了解和认识敦煌艺术,让敦煌“焕发东西交融的新青春”。
加拿大华人同乡会联合总会执行主席邢纪元表示,相信此次活动有助于推动以敦煌为代表的东方艺术在加拿大不同族裔中的交流传播,并在青年一代中产生积极影响。活动协办机构代表王智表示,期待海外华裔年轻人通过体验跨越时空的“敦煌力量”,积极学习古时先贤,兼容并蓄丰富修养,胸怀世界放眼长远。
在开幕仪式之后的文化交流论坛中,多伦多大学东亚系创系主任范维凯(Víctor Falkenheim)、多伦多都市大学汉学家司徒祥文(John Edward Stowe)及当地艺术评论家、青年艺术工作者等围绕敦煌魅力、中西方艺术等话题展开交流。
多伦多华人民乐演奏家、华人艺术团体等奉献了精彩的文艺节目。艺术展持续两日,其间还将举办“文化脱口秀”等活动。(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游戏与AIGC合谋下一个“芯片级”突破
- 海南启动海洋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 今年前5个月中欧班列(合肥)发运485列 新增25个国际站点
- 连接敦煌和“冰丝带”,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12月首演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将派员赴华进行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磋商答记者问
- 如此“放浪形骸”的妇科医生 缺德违法须严惩
- 2024第七届古井贡酒·年份原浆桃花春曲节暨第三届古粉节开幕
- 财政部:发挥政府债券牵引作用,带动有效投资扩大国内需求
- 广西广东等地仍有较强降雨 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 河南:安阳红旗渠机场试飞成功
- “智商偏低,用人单位酌情考虑”,入职体检报告如此建议?
- 九寨沟大雪致上千游客返程遇阻
- 黄河郑州沿岸将迎大流量洪水 多个区域临时封控
- 中科曙光亮相WAIC2024 五大维度展示代表性产品
- 云南蒙自过桥米线缘何入口入心
- 撞钟祈福 海内外游客沪上共迎新年
- 中欧班列“成渝号”(绵阳)首趟回程班列抵达四川绵阳
- 王毅出席中国—拉共体“四驾马车”外长第八轮对话
- 天津北仓“光伏+污水厂”项目并网发电 每年可减碳3697吨
- 黄河流域装机量最大水电站正式转入生产运行阶段
- 热门推荐
-
- 天猫精灵新增未来精灵品牌:发布3款AIGC终端,千万用户将升级大模型体验
- 排放二氧化碳超10亿吨 研究称加拿大森林大火已成全球环境事件
- “锈带”变“秀带” “水岸经济”为上海注发展活力
- 探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北京人艺上演《晚安,妈妈》
- 加强急救能力建设 北京等地启动建设社会4分钟急救响应系统
- 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总体有所改善
- 甘肃八部门携手激活民营经济“一池春水”
- (新春走基层)“网上年货节”火爆 “电商名城”乡村“摊主”盆满钵满
- 2023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英国赛区举行
- 外媒:“伊斯兰国”证实头目死亡 宣布新继任者
- 领福字 赏灯会 看展览 逛美术馆过文化年成热门
- 长江之滨奏响大型管弦乐《大江南》“点亮”南京城市夏夜
- 合肥警方严厉打击电诈犯罪 上半年移送起诉嫌疑人1184人
- 中新健康|沉默的杀手: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知晓率仅10%
- 美强化加息预期或抑制全球需求
- 新西兰国家党有望组建联合政府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江西: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
- 为乡村发展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 7月12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江西“轮椅护鸟员”:鄱阳湖是我的家,无人机是我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