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女孩还原明代“百姓款”马面裙
明代百姓家的女子秋季如何穿衣?那时的人家如何制作家常美食?近日,24岁南京女孩朵朵花林制作的一条视频作品揭开了这一问题的答案。不倾慕古代的贵族华服,更愿意展示百姓的日常服饰,她制作的“古人穿衣”这一短视频系列题材可谓“冷门”,却收获了网友的热情。因为善于把感受到的美转化成视频分享,她还受央视邀请参加春节特别节目,复刻了不同朝代年画中的女性形象。
为拍摄一期时长仅几分钟的视频,朵朵花林都要花上几个星期查找资料确定视频中的服饰方案。她说,“希望大家看过这些视频后能对我国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兴趣,那我做这些就值得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
还原参考服饰“大有来头”,反复推敲确定细节
在最新发布的短视频作品中,朵朵花林对明代中后期的百姓女子在秋季如何穿衣进行了详细的展示。主腰、小衣、里衣、合裆裤、马面裙、袄、比甲……她对每一件服装的样式和穿着方法都进行了介绍,让网友直观地看到了古人的穿衣习惯。
视频中的服饰样式质朴,似乎并不起眼,但它们却都“大有来头”。比如其中的里衣,参考了明土家族蓝色土布交领右衽单衣。而那件主腰则参考了徐蕃夫妇墓绸主腰。近期,马面裙受到网友们的关注,这是一种明清时期女子着装最典型的款式。《明宫史》记载,其“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往两旁起……”其风格是由明代的清新淡雅到清代的华丽富贵,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记者了解到,朵朵花林视频中的马面裙,则参照了孔府旧藏墨绿色暗花纱单裙。
不过,视频中所展示的服饰,可不是简单对这些原型进行复制。在查询到这些原型服饰的图片后,朵朵花林还会收集查阅相关图片、文字资料,调整服饰的材质、颜色等,最终还原出明代百姓服饰的样式。在细节上,她也会反复推敲。比如,这期视频主要展现的是明代中后期百姓女子的穿衣方式,朵朵花林获知有研究发现,明代服饰的衣领逐渐变高,还出现了双层领条的设计,因此她在袄的制作上体现了这一特点。
而袄上的“护领”设计引起了网友的兴趣。“这样可拆卸的领子好实用呀,很多时候衣服脏了都是因为领子,虽然现在有洗衣机,可衣服洗多了容易坏”,一位网友在留言中说。
朵朵花林告诉记者,目前,“古人穿衣”这一视频系列已推出了三期,前两期展示了西汉和宋代的服饰。除了此前购买的介绍中国历代传统服饰的书籍,她还会在每一期拍摄前买来介绍这个朝代服饰的专著阅读,前前后后,已经购买了三十多本相关书籍。
曾受邀参加央视节目,产生拍摄古代百姓服饰想法
其实,朵朵花林在上大学时就开始拍摄短视频,成为一名B站UP主(哔哩哔哩视频博主)。那时,她视频的题材主要是仿妆或是复刻影视作品中的服饰。说起接触传统服饰,是因为朋友雁鸿Aimee邀请她合作还原六朝服饰,朵朵花林作为模特展示了六朝华服的风采。也就是因为拍摄那个视频,她对传统服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使她对传统百姓服饰产生关注的,是今年春节前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年画画年·虎年画虎》特别节目编导邀请,复刻不同年代年画里的女性服饰并进行展示,这也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之前在网上,有不少复刻传统服饰的短视频,但几乎都将目光投向了古代宫廷或贵族的华服,很少有将百姓服饰作为复刻的对象”,朵朵花林告诉记者,也就是在受邀参加那次节目时,她产生了制作“古人穿衣”这个短视频系列的想法,希望通过服饰这个角度展现一些古代老百姓生活的景象。
很多女孩子都曾梦想过“穿越”回古代,朵朵花林也是这样。“不过,我想我穿越回去一定不是贵族,而是一个普通人,所以我把视线放到了平民服饰上。我会想如果我真的生活在古代,会怎么穿,怎么样生活,也想通过拍摄视频告诉朋友们。”
客厅里拍出千万播放量视频,用心筹划获得网友认可
这样精心打造的视频,是独立完成还是团队制作?朵朵花林告诉记者,前期对服饰的研究是自己查阅资料,有时也会与男友讨论,而拍摄和剪辑的工作则是由男友负责。此外还有一个难题,他们所要展示的百姓服饰并没有现成的可以购买,因此在确定好方案后,她会请男友的母亲裁剪制作。
“古人穿衣”这一系列的场地也很“特别”。一间古朴的小屋、几件老旧的陈设,有网友好奇,甚至有人猜测是不是在影视基地取景的。朵朵花林告诉记者,这其实是在南京高淳老家拍摄的。他们借用了邻居堆放杂物的一间房屋,经过简单整理,增加了一些农村的老物件,让背景环境更适合视频的主题。朵朵花林坦言,其实这样做主要还是因为资金有限。如果能到专业摄影棚,聘请专业人员参与,视频的呈现效果也许会更精致一些。虽然拍摄的条件相对简单,但她的用心筹划、拍摄的视频受到了网友们的认可和喜爱。在客厅中拍摄完成的《1920-2020百年变迁,我眼中的中国女性之美》,展现了这一百年中每一个年代女性服饰、妆容的特点,单在B站的播放量就达到1200多万次;表现中国校服变迁的《1910-2010百年变迁,中国校服的青春之美》同样“诞生”在客厅里,播放量达到470多万次,这两条视频均被B站“每周必看”收录。而上一期“古人穿衣”系列宋代篇,播放量也已接近500万次。
与观看者互动也成为朵朵花林视频的一个特色。她会在视频的结尾与关注读者互动,讲述自己拍摄这条视频作品的想法和背后的故事,并虚心地请网友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将继续拍摄这一系列,希望粉丝了解更多传统文化
记者注意到,即便是在同一个系列中,朵朵花林也会不断寻求改进,丰富作品的内容。生活不止是“衣”,还有食、住、行。在这期作品中,加入了古人饮食的内容。朵朵花林在明末学者方以智编撰的《物理小识》中找到了红腐乳的传统制作方法。“豆腐乳是一种很受喜欢的家常小菜,直到现在,高淳一些老人还自己制作豆腐乳,而且通常也是在秋天这个时候。因此,我选择在视频中展示它的做法。”根据《物理小识》中的记述,她自己动手完成了直至装坛的所有步骤。
“我希望大家看完我的视频后会觉得有一点价值”,她解释道,“比如一些人原本不大了解传统文化,如果看完之后能产生兴趣,想去关注了解我国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那我做这些就值得了!”
扬子晚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Z世代”画像中国|在成都“游山玩水”后,外国青年为何大喊“安逸得很”?
- “打金工作室”因侵犯著作权罪获刑,《穿越火线》协助警方全链条打击外挂黑产
- 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共设109个竞赛项目 4000多名选手参赛
- 外贸发展总体平稳,稳规模优结构具有坚实支撑
- 中国国家画院六人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展 100余件作品展时代气象
- 2024江苏民营企业百强出炉 企业规模稳步向上
- 中国电商物流指数连续8个月回升
- 美媒:哈里斯将在11月5日选举日接受电台采访
- 不断书写“中国之制”时代新篇章
- 中国A股房地产板块周三逆势走强
- 中消协就民航“加价选座”问题发声:不应成为“行业惯例”
- 共享数字成果 首届“数字丝路”先进科技发展论坛在西安举办
- 湖南省卫健委与中南大学成立联合调查组核实网传举报信内容
- (投资中国)希尔顿西南布子在华第700家酒店
- 31省份敲定2024年GDP目标,主打“创新牌”
- “五一”假日运输提前部署 确保旅客安全出行
- 长三角观察:新五年,县域如何起笔“创新协同”?
- 我国数字化采购市场发展动力充足 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重要引擎
- 城市地铁不能只注重里程
- 农业农村部:全年粮食生产基础较好 早稻呈增产趋势
- 热门推荐
-
- 官方:对符合授信条件房地产项目积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
- 青藏高原近40年年均蒸散发量达9300亿吨
- 端午划龙舟 长三角“五村九联”友谊赛上海天恩村开赛
- 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零”“整”协同发展 促供应链成“共赢链”
- 全国冬至饭地图揭秘!五大流派 “食” 力交锋 你家乡属于哪一派?
- 外媒:一架俄罗斯军机坠海 飞行员弹射出舱
- 墨尔本超越悉尼成为澳大利亚最大城市
- 宁夏银川地震造成6人轻微伤、无人员死亡、无房屋倒塌
- 美媒:涉及自动驾驶系统问题,特斯拉召回200多万辆车
- 关爱大龄女性求职者 广西南宁举办“母亲专场招聘会”
- 河北省文物建筑数字化项目历时6年采集完成文保单位986处
- 广东143个镇街遭遇暴雨 一小时最大降雨超百毫米
- 跨省遴选公务员,为不拘一格用人才开好头
- 冷空气影响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等地 西南地区东部黄淮等地将有较强降雨
- 骑手过度跑单将被强制下线?外卖平台:正在试点 相关规则将在完善后公布
- 中交天和“蜀新号”“蜀光号”盾构机突破“掘进禁区”
- 安徽侨乡特色咖啡飘香 民宿一房难求
- 文身后烦恼接踵而至,“文面男孩”后悔了
- 深圳儿童常住人口增至近三百万人
- 中奥艺术家合力打造周末爵士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