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戏曲直播的“卷”变成文化传承的“显”
用沪语唱流行歌曲的沪剧演员郜逸萍火了。据澎湃新闻报道,今年6月份,上海沪剧院青年演员郜逸萍开通了抖音号“糕糕沪语”,并首次尝试在直播间秀起了沪剧唱腔,结果短短两个多月就成了沪剧传播的头部账号。她软糯甜美的声音,被称作“老弄堂里的天籁之音”,加上精美的造型和布景,这引得各大剧种主播纷纷前来“取经”,还引发了一波戏曲直播在服装化妆和置景方面的“内卷”。用上海方言演绎的沪剧,也因此更多地走出上海,被全国更多观众了解。
郜逸萍的火,不是偶然:用沪语唱流行歌曲,将老弄堂腔调跟经典词曲结合,别有一番风韵,本就挺能圈粉;在此之外,直播间里的她妆容精致、造型唯美、嗓音甜糯,外加音效专业、布光走心、背景用心,点进去的第一感觉就是赏心悦目。正因如此,这引发了不少同行的关注,还助推了戏曲直播的“卷”。
这里的“卷”,不是卷在别的地方,而是卷在唯美画风上、卷在形式创新上,最终着眼的,是对艺术美感更为鲜活的呈现。某种程度上,戏曲直播在审美层面和创新维度的“卷”来得越猛,越能彰显传统艺术的魅力,越能抓住年轻人的心。
戏曲直播的“卷”,跟古老戏腔迸发出的新活力、焕发出的新光彩相映成趣。都知道,源远流长的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根脉。在过去,它的打开方式是角抵参军、倡优百戏,是元人杂剧、明清传奇,那一唱一吟、一招一式,有情有感、有滋有味,尽显文化质地之厚、底蕴之深。但前些年,作为传统艺术代名词的戏曲,跟年轻一代似乎有着挺深的隔膜。在很多人眼中,戏曲的“传统”底色意味着内容陈旧、形式古板、不够“年轻态”,意味着处在现代的反面。
戏曲抓不住年轻人,就没有长久生命力。而要抓住年轻观众,还得将戏曲艺术活化呈现,在内容上守正出新,在形式上与时俱进,拿捏好传统戏曲的“古”与传播方式的“新”去更好地呈现戏曲文化的美感。对应的要求就是,戏曲艺术传播要向新而行,运用新载体、嵌入新场景。
这几年,迎着国风复兴、国潮兴起的势头,很多戏曲演员都由线下“小”剧场走上直播“大”舞台,就是顺势而为。尤其是疫情冲击了大大小小的剧院后,不少曲艺人都将抖音直播间当做了新戏台,由此打开了戏曲艺术发展的新空间。
抖音今年4月发布的《2022抖音戏曲直播数据报告》就称,过去一年,抖音戏曲直播开播场次达80万+,累计直播144万+个小时。在京剧演员任思媛的直播间,我们能看到她时常与越剧演员、京剧老旦等直播连麦,感受她颇具辨识度的嗓音;在杭州黄龙越剧团专业演员余玉婵的直播间,我们能见识到这位戚派花旦的扎实唱功,听她来上一部《渔光曲》。诸如此类的戏曲类直播,构建出了传统文化体验的新场景,也让戏曲变得更加可感。
就目前看,戏曲直播在品质上的“卷”在升级:从“上戏416女团”以京剧戏腔翻唱古风歌曲,到郜逸萍用沪语唱流行歌曲,从变装秀与特效被玩转,到造型布景超用心……如果说,以往的“卷”体现在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潮剧、扬剧等在直播间里争妍斗艳上,那现在的“卷”则体现在美感呈现的层次感与细致度上。到头来,臻于极致的走心演绎,会让人们更直观更清晰地感受到国粹之美、文化之魅。
拿郜逸萍的直播看,她的活化呈现就让很多人对沪剧产生了兴趣:起源于浦江畔民间俚曲、后演变为滩簧申曲的沪剧,虽然音乐柔和、曲调优美,但由于地方剧种的属性与本地方言自带的壁垒,它此前并不广为人知。但如今,在上海沪剧院演员们的直播演绎下,沪剧正被全国更多观众看见和喜欢。
品质化的戏曲演绎,就该得到激励与犒赏。按照文化学者李彪的观点,戏曲直播就相当于古代“街头卖艺”的现代数字升级版,只不过观看的场地从“街头”转到了“屏幕”。而直播打赏不啻为互联网时代的“新戏票”,相当于知识付费。
疫情影响下,本就不景气的传统曲艺市场变得更难了,许多曲艺人也面临困境。要让他们在直播间里持续输出,就得让他们能凭着戏曲表演才艺体面过活。这就需要打通“付出-回报”的正向反馈链路。而云演艺的本质就是开辟传统文化消费的新场景。传播学者王晓红曾表示:“直播内容本身已直接成为被消费的对象。生活化的直播场景,也给用户的付费行为增加了更多的亲密感、趣味感和连接感。”对观众来说,打赏也是他们跟曲艺人互动的方式和精神享受后的给付,属于“场景消费”。
揆诸现实,很多曲艺人都在抖音直播平台上获得了可观收益。报告就显示,抖音戏曲直播累计看播人次25亿,73.6%的已开播戏曲获得过直播收入。就在今年1月25日,抖音直播宣布,推出优质主播激励计划,首期投入千万流量、千万现金大力扶持优秀传统文化类内容;今年4月,平台又推出了戏曲助力计划,未来一年帮助至少10家院团、1000位专业戏曲演员打造第二剧场。
当打赏情况跟曲艺呈现质量正相关时,戏曲演员们的创作动力机制也能跑通,不用“饿着肚子唱戏”的他们,自然也能更走心地打磨演绎品质,给观众奉上更好的精神食粮。郜逸萍就说到,直播打赏收入是“粉丝”对自己的认可,她早就想好了这些收入的用途,那就是用更好的服化道回馈观众。
可以预见,当网友越来越多地为戏曲类优质直播内容打赏,当戏曲演员们在获得回报后可以更安心地打磨“云演艺”品质,以至于“卷”起来,那非但能促进戏曲艺术的高质量呈现,还能助益传统文化的高质量传播传承,人们会由着对戏曲的兴趣提升延伸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提升。如此一来,戏曲直播的“卷”也就会变成文化传承的“显”——显然的显,显眼的显,以及显著的显。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袭击岸田文雄嫌疑人被送检 指控罪名为“杀人未遂“
- 报告:2022年亚太区酒店投资总额将超107亿美元
- 反对美元霸权 多国开启“去美元化”进程
- 探访杭州德寿宫遗址:宋韵风华今何在?
- 中国航司助力中英旅游市场快速恢复
- 马克龙: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曾试图袭击法国
- 四川南充:包粽子写书法 海外留学生沉浸式体验端午民俗文化
- 紧跟数字化时代 如新集团推动美丽健康行业向上向善
- 提前大选为西班牙带来什么
- 青海果洛久治在蓉推介 发布4条精品生态旅游线路
- 中蒙俄代表在皖共谋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 发布联合申遗倡议
- 国际识局:凯特王妃发声回应传闻 聚光灯下英国王室何去何从?
- 高铁设计师王成强:不断在创新突破中完成新超越
- 铁路新规发布,进一步强化车票实名制管理
- 高交会观察:“IT智造”助推中国企业 “破圈出海”
- 湖南岳阳一怀化一东盟国际铁水联运首发开行
- 台风“小犬”登陆台湾? 福建沿海开启降温降雨大风模式
- 第四届鲤台音乐会在福建泉州举办
- 春节假期上海邮轮口岸将迎来新一轮出入境客流高峰
- 山东工商学院:以青春力量探寻黄河流域廉洁文化
- 热门推荐
-
- 4月中国PPI同比降幅收窄 环比有所下降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浙江布局低空经济:到2027年建成超150个公共无人机起降场
- 中国民航首家进驻航站楼的飞行准备中心正式启用
- “两新”政策加力 做好落地切实助企利民
- 特朗普对涉嫌试图推翻总统选举佐治亚州结果的指控不认罪
- 山东曲阜多措并举延续“印信”文化生命
- 9月中国制造业PMI升至49.8% 企业生产加快
- 山西中医药博物馆“探秘”: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
-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发布 百万亿支付市场会有哪些变化
- 从上到下齐发力 中国吸引外资迎“新年攻势”
- 530余支中外合唱团将唱响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合唱节
- 土耳其地震已过救援“黄金72小时” 专家:震后7至9天仍可能有幸存者获救
- 津巴布韦一金矿发生坍塌 已造成6人遇难
- 护航高考丨苏州地铁多个闸机摆放加油标牌 为考生鼓劲打气
- 合力遏制“考证挂靠”躺赚骗局
- 致“净”未来,华帝2024高端生态峰会有哪些亮点?
- 电力如何应对夏季“大考”
- 歌词只有一句 斯琴格日乐“向世界问好”
- 访西门子总裁博乐仁:中国推动工业数字化将在全球起到引领作用
- 普惠保险体系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