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乡村艺术团探索城乡文化融合“新版本”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长文化”
温州乡村艺术团探索城乡文化融合“新版本”
在浙江省温州市的广袤乡村,每当夜幕降临,村民们常常聚集在村里的文化礼堂前,期待乡村艺术团的演出。大人们讨论即将上演的节目,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
一天晚上,温州市洞头区北岙街道,在等候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演出的人群中,一名村民回忆:“小时候农村的文化生活十分单调,偶尔能听到广播里播放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时候的奢望,就是能面对面看上一台这样的戏。”
近年来,温州乡村艺术团创新探索的“版本”不断迭代。温州市文化馆馆长施丽君说:“从1.0时代的‘送文化’到2.0时代的‘种文化’,随着乡村艺术团的探索不断深化,我们开始探索3.0时代——‘长文化’。”
“长文化”,强调城乡文化的共生与融合,将城乡提到同一个维度,以平等的角度去融合资源、共创艺术,实现城乡精神共富。
既是村民也是艺术团成员
2018年5月,温州市启动“乡村文艺繁星计划”,乡村艺术团随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地通过“单独建团、邻片组团、互补联团”等方式组建团队,并将乡村文艺团队纳入基层文化人才培养计划。截至目前,全市已成立2700多支乡村艺术团,实现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年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超过12万场,累计开展活动超过52万场,服务群众近1858万人次。
73岁的徐雪华是首批参与乡村艺术团的成员,对她来说,乡村艺术团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她的退休生活,“我主要扮演老年人的角色,比如《白蛇传》中划船的公公,《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英台的父亲等”。参与表演还让她在与村民的交谈中找到了话题,“很多村民看到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表演得很出色,也想尝试,我就建议他们加入乡村艺术团”。
平阳县英姿乡村艺术团(原名麻步镇树贤社区乡村艺术团)自2018年成立以来,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排练了歌曲、舞蹈、戏曲、器乐演奏、朗诵、合唱等节目,不定期到各村(社区)演出,成为当地一支不可或缺的文化服务力量。
团长王碧瑜介绍,2019年,她们还联合姊妹艺术团成立文艺轻骑兵,穿梭于各乡村舞台流动演出,通过“友情客串、助兴参演、同台竞技”等方式,推动专业演员与乡村演员同台竞技,相互切磋、相互交流。
龙港市咸园乡村艺术团成立于2021年,短短几年就发展了起来。目前,艺术团已成立多个分团,涵盖越剧、京剧、少儿越剧、鼓词、萨克斯、武术等多个艺术领域。他们积极参与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下乡”“15分钟文化圈”等,累计开展文化活动200余场,“周周唱”活动120余场,受到村民们的喜爱。
越剧分团团长陈秋燕说,艺术团在演出中,总能遇到跃跃欲试的村民问“我可以上台唱一段吗”。对此,陈秋燕都会热情回应,顺势宣传:“您可以加入乡村艺术团,我们有专业的老师免费培训,培训后就能到处演出了。”
如今,咸园乡村艺术团已有团员300余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工厂的务工人员,还有村民。
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乡村是艺术的厚土
走进鹿城区藤桥镇,可以看到一座座文化礼堂点缀在绿树成荫的村庄之中。这里不仅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是乡村艺术团的活动基地。艺术团成员利用业余时间排练节目,将乡村生活的点滴融入艺术创作之中。
在洞头区,北岙街道金秋乡村艺术团的原创民俗舞蹈《渔婆婆》《紫菜舞》等极具海岛特色;海之韵乡村艺术团的功夫扇、鬼步舞让人眼前一亮;东屏街道蓝港社区的舞龙表演、民俗采街别具一格;还有灵昆舞蹈队、雅韵旗袍队、元觉排舞队等团队,活跃在大小舞台……洞头老百姓唱洞头歌、跳洞头舞,享洞头文化生活。
这些乡村艺术团重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精品艺术与群众艺术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乡土气息和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让艺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对于乡村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王碧瑜有自己的看法。当地一直流传着传统的腰鼓表演,为此,她成立了平阳县英姿鼓乐团,“腰鼓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乐器,气势恢宏,是带动氛围的‘好手’。鼓乐团在传承腰鼓的同时,还为各村举办的大小活动助力,比如婚嫁、祝寿等,是真正接地气、展民风的文化项目”。
最近,咸园乡村艺术团正在组织编排一台由越剧、舞蹈、武术3个分团骨干成员共同参与演出的节目——《追鱼·观灯》。该节目融合当地特色的舞龙、醉舞、观灯等元素,结合越剧唱腔,呈现出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
作为参与者之一,陈秋燕兴奋地说:“这个节目将在元旦推出,它一定会受到大家的喜爱,因为演出内容来自生活。”
引入社会力量支持乡村艺术团
温州还利用社会力量,发动由温州市文化馆牵头成立的表演艺术类培训机构“公益大联盟”与乡村艺术团“牵手”,让乡村艺术团得到社会师资的专业辅导培训,提升其服务质量和水平。
泰顺县星芊艺艺术培训有限公司已为艺乐乡村艺术团提供8年辅导。在该公司青年文艺骨干罗夏云看来,乡村艺术团将一群热爱艺术的人集聚起来,拓宽了他们的人生宽度。
“艺乐乡村艺术团团员的年龄在50至65岁之间,他们对舞蹈的投入震撼了我。”罗夏云说,“我指导团员排练《我和姥姥》的舞蹈时,他们每次训练都能坚持扎马步,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坚定了与他们同步的信念。”
在苍南县,乡村艺术团与当地旅游景区合作,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旅游产品。他们通过演出、互动体验等方式,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郁的乡村文化氛围。这种文旅结合的方式,不仅提升了乡村艺术团的知名度,还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温州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陈海钦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推广“乡村文艺繁星计划”数字服务平台,依托数字技术,为乡村艺术团管理方式精准化、团队建设规范化、团队活动主动化赋能,不断提高乡村艺术团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我们还将加强与高校、专业艺术团体的合作,引入更多优质资源支持乡村艺术团的发展,让乡村艺术团扎根落户。”陈海钦说,“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乡村艺术团成为推动城乡文化融合、实现精神共富的重要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风靡社交网络的MBTI人格测试,究竟是科学还是玄学?
- 《风味人间4》升级迭代回归 翻山越海遍寻“谷”迹
- 最浪漫的集体婚礼,约起来
- 涉嫌寻衅滋事 网络主播“张美丽”被警方逮捕
- 把吸氧当“提神神器”可能反遭其害
- 浙江上半年用电量超300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7%
- 上海乐高乐园2025年春季试运营 夏季正式开园
- 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多举措加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
- 2024胡润中国外商投资企业200强发布 平均年销售额500亿元
-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累计引进8400余项高校科技成果 科技合作结出产业“硕果”
- “摇一摇”跳转广告为何就是“甩不掉”
- 上海一些机构“假招工真卖课” 部分求职者陷入连环套
- 浙江衢江新乡贤为家乡“代言”:乡村大有可为
- 国家统计局:实现全年经济增长5%左右预期目标的信心在增强
- 【中国那些事儿】多国专家:中国绿色转型提供宝贵借鉴 技术创新助力“绿”意常在
- 日本将于2024年2月启动第四轮核污染水排海 总量7800吨
- 湖北云梦县博物馆“焕新” 展楚秦文化融合魅力
- 来乌鲁木齐过年,这篇攻略就够了!
- 泰国新任总理:希望与中国展开更多合作
- (走进中国乡村)古长城脚下看变迁:从防御外敌到敞门迎客
- 热门推荐
-
- 中新健康丨小宝脐血救大宝 上海脐血库联合苏州儿童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
- 固旧布新 古老禾木焕活力
- 韩国宣布出土20枚中国宋代钱币 或被指定为文物
- 免费,微短剧走向精品化的关键之钥
- 广西筹措下达810.79亿元支持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
- 清明档影市竞争激烈 总票房已突破1500万元
- 蒙曼:苏东坡为何能成为“顶流男神”?
- 各方合力助推我国财商素养教育更好落地
- 红土地上振兴路:空心村“山居”经济蝶变记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五集历史文化纪录片《扎什伦布》即将播出
- 德国7月通胀率回升至2.3%
- 美国总统拜登已抵达纽约 将出席联合国大会
- 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严格中小银行准入标准
- 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总理:已准备好与特朗普对话
- 今年来赴泰国外国游客近3300万人次 中国游客最多
- 苏丹冲突双方继续在中部地区交火 人道局势急剧恶化
- 中国音乐的海外传播之路
- 墨西哥现全球首例人类感染H5N2型禽流感病毒病例
- 中新健康丨江苏开展家庭药师药学服务助老行动 为老人用药健康保驾护航
- 众筹屡破纪录,“电影+衍生品”市场的春天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