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千年瓷片“说话”——走进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
举世闻名的景德镇,是一座由瓷而生、伴瓷而兴、因瓷而名的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它肇始于中唐,崛起于宋元,鼎盛于明清,绵延至当代,有着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和100多年的现代陶瓷史。
不久前,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在江西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揭牌。
集科研、修复、展示于一体
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的揭牌,标志着一个集资料存储、考古研究、科技分析、保护修复、成果展示于一体的中华陶瓷文明文物基因库建设,在这座千年瓷都正式启动。
多年来,凭借独特的陶瓷考古和文保资源以及健全的配套设施,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先后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日本东京大学等国内外诸多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与考古合作,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了十余个窑口近20000个陶瓷分析数据,初步建立起我国古代陶瓷基本科学数据库。
基于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和数字化技术水到渠成的时机,从去年7月起,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开始筹建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与之长期合作的国内顶尖院校和研究机构,也纷纷加入基因库的采集研究工作中来。经过近一年努力,今年6月11日,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揭牌,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管理平台也正式开始运行。
目前,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已经拟定了《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建设方案》和《瓷器基因库实体样品管理、制备及保存标准(试行草案)》,完成了制样空间、基因库房的建设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初步建设,开展古陶瓷文化知识图谱展示和传播系统研究。据了解,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的建设“五年规划”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在1到2年时间内,完成首批2400套(9600件)御窑古陶瓷标本的采集和制样;第二步是在4到5年时间内,完成其中大部分标本的理化数字信息采集和汇总,并建设基因库信息共享平台。
“我们打算用两年时间初步建成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未来成为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说。
何以“听瓷语、解瓷意”
据介绍,科研人员将从景德镇御窑厂、落马桥、湖田窑、南窑、南市街等当地瓷业遗址发掘出土的窑业标本进行整理,根据现有完整器物的年代、形制、工艺等特征,选出最具代表性者组成“标准器物流”,并完成“标准器物流”中每件标准器物所对应的实体样品制备与虚拟样品构建,以样品为信息元,全面涵盖景德镇瓷器的“考古信息片段”“胎料技术片段”“成型技术片段”“釉料技术片段”“装烧技术片段”“彩绘装饰片段”等基因片段信息。
“在采集古瓷片标本信息时,我们采取了‘7+X’的标准。”翁彦俊说,“7”是指除考古信息,古陶瓷基因标本的“形、胎、釉、彩、纹饰、底款、装烧工艺”7个方面的核心信息,由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与各家合作单位共建;而“X”则是所有延展信息,比如世界各大陶瓷博物馆的同类收藏、相关联的海外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以及现代学术研究成果等,需要更多机构和个人共同参与,最终实现基因库信息的共建共享。
“比如明成化青花鹤颈瓶,它的物理标本分为残片、断面、薄片、粉末等4种形态。”翁彦俊说,通过数字化信息采集,可以同时了解到这件器物在考古出土时以及修复后的完整器是什么样的,包括它的三维复原图、海内外博物馆的同类藏品信息乃至拍卖情况等资料,均可在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管理平台呈现。
“最难的是数据采集的过程。不是每个点位的数据都是有效的、有代表性的,成功率甚至不到1%。”景德镇御窑博物院科技实验室负责人熊喆说,这个过程像极了这些古陶瓷的烧制过程,无数个瑕疵品被砸碎、深埋,只为追求下一个完美。
翁彦俊表示,“X”的基因信息收集是开放式的,只有更多的机构和个人参与进来,才能让基因库内的基因信息更加丰富,最终呈现一个包罗万象的古陶瓷数字化世界,让“基因库数据全球共享”变得更有意义。
在古陶瓷基因库的建设者看来,这个基因库的价值所在,不在于单纯地去研究陶瓷器物本身,而是透过器物去解析古代陶瓷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变迁,进而推演还原出制瓷巅峰时代的真实面貌。
一块古瓷片能解析出上百条信息
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及其前身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故宫博物院等单位,成功对唐代的南窑遗址、兰田窑遗址,五代的湖田窑遗址、杨梅亭遗址,宋代的银坑坞遗址、落马桥窑址,元代的丽阳窑遗址、绕南古瓷窑遗址,明清的御窑厂遗址、观音阁古窑址等进行了30余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古代窑业标本近百吨,收集碎瓷片近2000万块,其中明清御窑瓷片占比较大。
“御窑厂烧制的瓷器,专供皇室使用,大批未被选中的御窑瓷器,则被砸碎深埋地下。”翁彦俊说。
在古陶瓷专家眼里,景德镇的海量古陶瓷碎片时代序列齐全、考古信息丰富,蕴含的相关数据极具权威性——因为与珍贵的古陶瓷完整器相比,古陶瓷碎片更利于开展技术检测,能适应能谱电镜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荧光分析仪等现代仪器设备对检测对象的要求。“这些破碎的古瓷片,出土地点明确、地层清晰、品类丰富,可以表面观测纹饰,拼接还原器型,切片了解坯胎,磨粉分析材料乃至烧成温度等。”翁彦俊说,每一块古瓷片都能解析出上百条信息,其价值毫不逊色甚至高于同时期的传世藏品。
“一块碎瓷片可还原一个历史场景。”翁彦俊说,海量的古陶瓷片,既能够对当年的材料、配方和工艺作出还原,也能形成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拼图。
受原材料质地、加工工艺、烧成技术的变化以及审美情趣等因素影响,不同时代的陶瓷器物的造型和纹饰发生演变,其胎、釉、彩中的化学成分也不尽相同。国内学界认为,早期青花瓷生产使用的是来自波斯地区的青色颜料苏麻离青,因为那里曾进行过青花彩绘陶器的生产;而被后世誉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的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器,则兼用了进口颜料与国产颜料。但这些,大多是人们通过清代文献资料和流传下来的工艺去推测的,并没有研究支撑。技术进步后,人们开始通过铁锰比来推断青花颜料的成分,但准确度依然存疑。
“现在我们可以用微观手段‘看’见两种青花料的存在。”翁彦俊说,古陶瓷基因库已通过先进的聚焦离子束显微镜,对青花瓷碎片进行了理化分析,证实其同时使用了国产和进口颜料。
“我们通过对古瓷片进行成分分析和数据采集,可以制作成物理和数字两种形态的基因标本。”翁彦俊表示,基于海量信息并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建立的古陶瓷基因库,有望还原出古陶瓷标本在当时的烧制工艺、原料配方等,探寻景德镇千年陶瓷“工艺之谜”,破译人类古代瓷业巅峰时代蕴藏的“文明密码”。
基因库全球共享 助力世界古陶瓷研究
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通过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开放式管理平台,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将绘制古陶瓷基因知识图谱,把碎片化的信息整合成全景式的系统化知识,供人们用于不同方面的学习与研究。”翁彦俊说,不同时代陶瓷器物的造型、纹饰、胎、釉、彩都会不尽相同,通过研究收入进基因库中的标本信息,就可以还原出古陶瓷标本的烧制工艺、原料配方。而这些还原出来的信息,不仅能为当代陶瓷考古鉴定提供坚实的理论数据,还可以为当代陶瓷文创产品传承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
如野史记载,明宣宗朱瞻基爱斗蟋蟀,宫廷记录隐去不提此事。但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在众多的碎瓷片中,复原出了宣德年款的青花云龙纹蟋蟀罐,成为这段历史的有力物证。
“这些有趣生动的历史细节,未来都可用于文创产品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用,赋能文旅产业发展。”翁彦俊说。
“更重要的是,景德镇御窑遗址技术体系深刻影响了世界制瓷工业化发展。”翁彦俊说,历史上景德镇青花瓷工艺对中东、非洲、东南亚、欧洲等地的生活方式和艺术风格产生了极大影响,世界各地窑场都曾以其为范本争相进行仿制和再创造。如今,土耳其、埃及、日本、越南、朝鲜、意大利、法国、荷兰等国家仍保留着这些早期窑场的重要实物遗存。海量的陶瓷器物数据为世界还原了一段中国陶瓷对外交流史,不仅让中国陶瓷历史文化故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当代制瓷工匠,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去传承历史,设计研发出更多向历史经典致敬的文创产品,继续讲好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交流新故事。
“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是一个不断生长的基因库。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将持续不断为中国乃至世界古陶瓷历史的发掘和研究、陶瓷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提供优良的平台,续写以陶瓷为载体的文明交融新故事。”翁彦俊表示,基因库建成后,将与国内外各类博物馆和科研机构开展积极合作,探讨全球陶瓷文明课题,力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国际化新平台。
(本报记者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 冯亮 程万海)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紧急情况部一架米-8直升机失联 机上三名机组人员
- 君迪报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已转为“产品力驱动”
- 甘肃肃北4.7级地震 当地消防启动救援响应 暂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 浙江水乡古镇“city boat”路线上新 游人好似“画中人”
-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哪个国家都不应该再犹豫,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
- 新西兰九类输华产品卫生证书无纸化改革在天津启动
- 暴雪、大雾、大风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三预警
- 专访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彭齐鸣:矿业开发“过气”了吗?
- 北纬25度的“藏蓝力量”:服务游客护美景 6年收获千余次感谢
- 长光卫星超大幅宽卫星批量出厂
- 欧洲工业AI跨越发展尚待时日
- 国家高山救援拉萨大队21名队员成功登顶洛堆峰
- 以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上海临港:在数据跨境流动、跨境离岸金融等领域开展更大程度压力测试
- 武汉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 多部门联合积极应对
- 冯远征主演《张居正》探索全新历史剧
- 银巴铁路贺兰山隧道宁夏段贯通
- 广电总局:9月21日起使用国产电视剧片头统一标识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上党:大棚蔬菜长得“欢” 特色农业添增收活力
- 山东各地备战国庆“黄金周” 深度游、休闲游受青睐
- 热门推荐
-
- 广西沿海积极应对“摩羯” 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为一级
- 农业大省吉林西部盐碱地成增产“米粮川”
- 6月楼市延续降温 百城房价继续下跌
-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纵横谈
- “2024我国旅游博览会”在韩举行
- “2024年黑龙江网上年货节”收官 31天销售21亿元
- 国庆假期前四天入境中国游客使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约120%
- 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审查质效稳步提升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8级地震 震源深度22千米
- 巴西打击校园暴力加强武装安保
- (新春走基层)引航员的春节特写:“只要有任务,我们就出发”
- 中国国家话剧院首任院长赵有亮因病去世 享年78岁
- (第六届进博会)业界精英、专家、官员上海共同探寻零碳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
- 从“轰然崛起”到“一哄而散”注定是网红景区的宿命?
- 辽宁大力推进“平安护航”专项行动 违法犯罪警情环比下降2.14%
- 极寒天气该不该点外卖?让外卖骑手有保障有尊严才是最好的回馈
- 老人饮酒后服用头孢生命垂危 交警10分钟“硬核”护航
- 外媒热评神十九发射成功,中国将做太空实验引关注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向黎巴嫩派遣外科医疗队
- 全球光伏产业加速发展 各国积极推动技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