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家盘点2024: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暴雨洪涝席卷全球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大气科学家眼里,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怎样的一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张文霞副研究员联合多国科学家进行盘点认为,在全球平均温度再破纪录的背景下,2024年也是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暴雨洪涝席卷全球的一年。
这项年度盘点工作,由张文霞领衔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南非、韩国、巴西等中外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北京时间1月11日下午在专业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AAS)以“新闻与观点”文章上线发表,也是该国际团队自2022年以来持续盘点年度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最热一年伴随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
张文霞介绍说,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数据,继2023年之后,2024年再次成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随之而来的是全球范围内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从年初非洲南部和中美洲的持续干旱,到年末西班牙的灾难性暴雨和北美东海岸接连发生的致命飓风,2024年又见证了诸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新纪录。
最新发表的文章就此对2024年全球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包括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干旱等进行总结回顾,讨论其基本事实、关键物理过程和全球增暖的影响,并探讨面对日益加剧的极端事件,全球该如何科学应对挑战。
2024年最突出的特征是暴雨洪涝席卷全球,仅4至5月间,中国华南、阿联酋和阿曼、中亚(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西南部)、巴西南部、东非(肯尼亚、坦桑尼亚、布隆迪)、亚洲西南部(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均经历了灾难性暴雨洪涝。当暴雨洪涝发生在极度干旱的地区,如4月沙漠城市迪拜遭遇暴雨、8月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生洪水,由于应对经验不足,因此给抗洪救灾带来更大挑战。
尽管气候学界对于极端事件变化的认识在过去十几年中已有很大提升,但仍存在不足。如何解决观测资料不确定性、气候内部变率影响、气候模式模拟能力等问题,都是未来研究需要着重解决的挑战。
减缓气候变化并开展有效预警和行动
研究团队认为,从物理过程来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往往都伴随着天气系统扰动和大气环流异常——这是气候系统的自然变率。其中,2024年上半年全球许多地区的暴雨和干旱事件都与2023年冬季厄尔尼诺事件导致的大气环流异常有一定联系。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詹姆斯·里斯贝(James Risbey)博士称,包括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在内的内部变率并不能完全解释极端事件。基于极端事件归因研究,已经知道工业化以来的人为气候变化在许多地区加剧了极端降水、热带气旋和干旱的强度或频率。
张文霞解释说,这与基本的物理理解一致。一方面,人为气候增暖导致大气水汽含量增加,有利于极端降水增强;另一方面,增暖的大气使得蒸发需求增加,有利于干旱加剧。
在乔治梅森大学迈克尔·布罗迪(Micheal Brody)博士看来,提升极端事件的归因水平需要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更准确地归因将助力从灾后恢复到未来适应的一系列气候决策。
为减缓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既需要提升极端事件的预报预测能力,也需要提高灾前和灾中应对能力。伊利诺伊大学王卓博士认为,当前极端事件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一部分是由于社会的脆弱性,即对于气候变化尚未完全准备好如何应对。
开普敦大学皮奥特·沃尔斯基(Piotr Wolski)博士补充说,提高极端事件预报水平很重要,但当下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气象预警充分发挥作用,包括预警的快速传播并采取相应行动,以减轻目前的脆弱性。
研究团队总结表示,当下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就是要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同时,建立有效的预警和行动系统来保护人类自己。(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沈阳铁西联合东北大学建设先进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谱写科创成果转化新篇章
- 7条内卷总结,哪条戳中了你?
- 我国数字化采购市场发展动力充足 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重要引擎
- 家长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同频共情?
- “踩油门,也要会踩刹车” 互联网企业高管谈人工智能发展
- 河北:洪水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 宁晋泊、大陆泽蓄滞洪区已启用
- 第十届沈阳卧龙湖冬捕季启幕 六大板块燃爆今冬
- 努力挖掘“小县域”的“大能量”
- 湖北省博物馆:与发行方没有任何合作
- 穿上商家寄的服装拍照就能挣钱?
- 短链脂肪酸可为血管钙化“踩下刹车”
- 保证新学期如期开学、安全开学 河北涿州完成开学前电气检修
- 海南打造共建“一带一路”上的“自贸港合作走廊”
- “2024中国湖北—南亚高校校长论坛”开幕
- 新方法可降低小麦镉铅污染对人体健康威胁
- “菌中之王”“撑开”高原土乡致富“伞”
- 美承认曾阻挠瑙鲁与中国复交,但未得逞
- 【锦绣中国年】河北:冬奥小城享年味
- 韩国首尔木洞一市场车辆冲撞人群事件 已致10人受伤
- 2024年中国碳市场大会在武汉举行
- 热门推荐
-
- 中新人物丨情歌王子张信哲:用声音说故事的人
- 保定涿州所有乡镇级以上已全部恢复网络通信
- 2024第三届海峡乡建乡创奖招募启动
- 新疆天山南麓和硕县14万亩工业辣椒幼苗移栽工作全面铺开
- 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实现双航站楼运行 年保障能力达500万人次
- 2023年欧盟收到逾110万份庇护申请创近7年新高
- 中国A股贵金属板块周一涨幅居前
- (身边的变化)陕西铁路餐车30载:从饭菜足量到舌尖上的高铁
- (经济观察)三峡库区如何发挥区域特色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提供万余岗位!鲁疆人力资源协作促高质量充分就业系列活动举办
- 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4%
- 印尼总统佐科试乘雅万高铁
- 中国“网红小城”柳州端午假期火热 接待游客119.1万人次
- 上海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部分区域二套房首付降至最低四成
- 冰岛雷克雅内斯半岛火山一年内第七次喷发
- 造纸业向“绿”而行
- 一“兔”何以火遍全球?中华文化这样焕发奇妙魅力!
- 一季度中国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
- 当18度的山城遇到蓉城 宁夏固原携农文旅产品赴成都推介
- 安徽肥西修复淮军圩堡群 “东方城堡”新生映照文旅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