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弄潮“说书人”
有关普及历史知识、分享文化体验的活动,人们已历经良多。今天,那些令人昏昏欲睡的讲述方式,在年轻人青睐的网络平台上,似乎已无人问津了。
一群活跃在社交媒体平台的博主,悄然占据了网络视野。
为视觉化还原三国时期的汉中之战,他们实地走访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等古蜀道所在地,考察曹刘双方激战广石关、阳平关、定军山的当代地形,制作战事地图,推演战争过程,历时几个月制作视频;
把古代木简上粗略的记载,翻译成“打工人”“加油干饭”,用一个个充满“网感”的小故事,供网友阅读共情,把“冷知识”变成“热传播”……
历史文化领域知识博主的新颖尝试,今天不断刷新着历史故事、文化意象的外观,通过媒体平台与受众深深拥抱。这些来自博主的作品,未必专业、严谨、精深,但实实在在地攫住了受众的注意力。
“我可能一直都是个业余的文化博主。可没关系,我一直在成长。哪怕成长的方式很野生,哪怕成长的速度不够快,哪怕永远都不会变得很专业,都没关系。”这段来自一位北京大学毕业的博主的真挚告白,代表了这个群体很多人的态度。这些放下“权威性身段”,摆脱了“你不懂,我告诉你”灌输式传播窠臼的讲述者,在交互式传播格局中,赢得了口碑。
如果说历史资料、经典著作、博物馆、校园课堂是传播历史文化的源头,那么在信息内容分众化传播衍变进程中,这些博主,已成为历史文化的“说书人”。
野路子也可以对路子
2018年至2020年,短视频迎来爆发式增长,大量自媒体创作者涌入历史文化“赛道”。创作门槛高不高?专业人士有多少?市场化媒体平台的受众,到底喜不喜欢历史文化内容?
那时,这些问题均无答案。线上学习需求的增加,助推博主数量上扬,直播讲解传统文化课程、线上博物馆导览等新形式涌现。博主们纷纷拓展创作边界,攒足气力、各显神通,满足受众的求知欲。
在北京工作的90后中学历史教师陈昕,正是这时成为一个清朝历史博主的粉丝。“讲得比我好!”身为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她被博主所讲内容震撼,尽管“博主就像一个不太正经的滑板少年”。在得知这位业余博主的主业是汽车修理后,陈昕决定自己当博主,因为历史知识正是己之所长,“科班出身,总不能输给一个外行吧”。
三尺讲台之外,相互陌生的网络上,没有人把她当老师,内容接收方和供给方处于完全平等对话、即时交流状态。她单调而干瘪的讲述鲜有网友买单,评论区辛辣的批评和可怜的点赞数,让这位历史老师感受到,博主所要具备的本事,远比拥有专业知识要复杂、广博得多。
同样是历史专业出身的博主,王梓霖用了另一种玩法。他选择“访古”类的“子赛道”,带着相机遍访历史遗迹,记录古建筑的当今面貌,对比历史资料整理游览笔记,再把严肃内容“翻译”成诙谐的“家长里短”。山西古寺、河北古村落等看似“冷门”的内容,收获的是每条内容上万点赞量,有的单篇笔记观看量达到数十万人次。这样的传播效果,王梓霖自己也没想到。
在他博主生涯起步时的2023年,各大媒体平台的博主数量在经历疫情防控期间的井喷后,增速开始放缓。市场渐趋成熟,白热化的竞争促使内容要接受精品化、差异化发展的考验,新博主不得不凭借独特视角、创新形式崭露头角。
“曾经,大家寻求临近、相似领域的跨界融合,一些影视从业者开始制作历史纪录片式短视频,一些历史小说作者分享创作背后的史实依据,这样的内容就能吸粉。”《红楼梦》解读博主、00后青年范娴坦言,“但现在,这种仅仅停留在专业尺度上的内容,即使再融合,也达不到‘及格’水平了。”
读《红楼梦》,一直以来有的是名家大家,受众为何看一个稚嫩的00后来解读?
翻开她的视频主页,仿佛进了饭店后厨。“采下来的茄子把皮籤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都切成钉子……”伴随“王熙凤的独白讲解”,范娴化身大厨,一步一步烹制菜肴。伴着屏幕上部密密麻麻的弹幕评论,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吃的“茄鲞”,冒着热气地端上了屏幕。
“这也是看红楼想哭的一段!馋哭!”“读红楼,实现茄子自由!”网友们感慨,“如此解读,怎能不爱?”
在大浪淘沙的内容竞争下,这些充满创作精神、敢于把臆想化作行动的博主,坚挺地在网络中存活了下来,继续迎接未来技术革新和大众审美变化带来的挑战。
无碰撞不知音
“我不是历史文化内容的生产者,只是搬运工!”采访时,90后青年栾出青屡次更正记者的表述,认为这更符合文化“说书人”的姿态。
为了“搬运”她所钟爱的历史文化,栾出青成了典型的斜杠青年。斜杠一端是媒体编辑,另一端是历史知识博主,一个把博物馆展览变为趣味视频的角色。2024年一整年,她几乎每个周末都待在北京各个博物馆、文化馆,航班计划表写满了“成都、西安、洛阳”。
“与职业完全无关,纯属热爱。”最初酝酿做历史知识博主时,对历史外行的她一度犹豫,“大家去博物馆,是愿意跟一个板着脸的历史老师去,还是跟一个笑盈盈的小姐妹去?”她相信是后者,从粉丝的反馈来看,大多数人果然选了后者。正是与粉丝“如搭子又如姐妹”的互动,坚定了她走长路、走难路的决心,不把肤浅的内容塞给支持她的粉丝。
她向记者讲述粉丝互动的故事时入了神,咖啡端在手中摇晃了很久,直到漾出来:第一次推出文博笔记,评论区里粉丝认真指出了一处关于古希腊酒杯的错误。评论的“楼层”依次铺开,很多粉丝认真分析了那个错,还有认同博主说法的粉丝与之争论起来。理性探讨的评论区,触动了栾出青心中感性的部分。“在网络世界及真实世界的一个个角落里,原来藏着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几年来在大都市生活、离老家上千公里,单身又略“社恐”的女青年体会到“久违的、来自群体的、熨帖的关心”。
为了这份“踏实的小确幸”,栾出青决定进军更厚更晦涩的历史典籍。2025年元旦,她更新了“搬运工计划”,准备在长假期间飞往大洋彼岸,那里有不列颠博物馆、卢浮宫。
“做博主是一个与粉丝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要输出信息和知识,向公众进行文化传播;另一方面要根据粉丝反馈不断汲取新经验,把内容做得更严谨、更丰富。”这是许多博主的共识。
评论区这个新颖的交流场域,是博主和网友互动的集中地,很多观点和想法在这里碰撞产生。“访古”类博主、00后青年周颖对此深信不疑。每一期内容推出后,她都逐条查看粉丝留言。“有争鸣、有建议,像大学里的学术讨论。”她一一记下,把领会的想法、迸发的灵感写进下一部脚本。
与栾出青不一样的是,她更注重所做内容及粉丝互动带来的市场化效果——这位长期稳定输出优质内容的博主,已与几家文博单位签约,负责一些文化项目的推广。她的每一条内容,都能给自己带来1500元左右的收入。想扎根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的女青年,由此多了一道经济保障。
一家文博单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选中周颖来做文物知识的“说书人”,源于她同时具备外行的好奇眼光和内行的钻研精神,讲解壁画、神龛,往往“内容炸裂、思路清奇”。这是他们这些内行人长期以来缺乏又孜孜以求的东西。
交互式分享还带来了更深远的影响。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博主和受众之间形成相对紧密的关系纽带,粉丝成员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这种良性交互使网络中的虚拟关系更加接近于线下,同时有利于全民学习氛围的形成。
一些学者还发现,传统文化中与现代生活相通的流行元素,催化了一些新的文化现象出现。以传统文化为中心衍生出的古风音乐圈、配音圈、汉服圈、手作圈等社交群体,为年轻人提供了交流和交友的平台。“它们都是因文化自信而建立,又能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的阵地。”类似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赞同。
“零食”还是“正餐”?
在传统文化浸润几千年的中国大地上,城市森林早已拔地而起。学习、工作、居住等功能,被分隔在林立的高楼中。连接它们的是穿梭的车流、飞驰的地铁、熙来攘往的街道。
生活节奏提速,奔波的青年人,能否在生活中摆放一张安静的书桌?很多人把它“摆”在了乘坐地铁、等待航班、工作闲暇时那5分钟、10分钟的零碎时间里。
博主们看到了这样的机遇,于是趁此良机,把自己精心“翻译”制作的,甚至是量身定制的5分钟、10分钟作品,放到了那一张张“书桌”上。
然而在“书桌”上被选中,并非易事。
困难主要来自注意力资源的稀缺。“再厉害的博主,也没有赢得注意力的绝对信心。”00后博主“一枚香草”描述道,“手机用户手指一划,你的努力就划没了。”受众的注意力犹如判官,在海量的信息内容中,那停顿于某个视频、某条笔记的几秒钟,决定着博主一次内容输出的成败。
“一枚香草”深知纯理论灌输易使人疲惫、平淡无奇的呈现方式无法吸睛,故巧借故事、动画、幽默语言等“调味剂”,努力提升着视频的趣味性,且特别注重开头几秒的视觉冲击和话题角度。她的“古代撸猫史”“和亲公主”系列作品,选题剑走偏锋又贴近生活,精美人物立绘、生动AE动画配合着俏皮配音,将历史场景鲜活呈现,这为她在获取受众注意力方面积攒了不少经验。她很少停下脚步,也时常提醒自己,“再偏再冷门的‘赛道’上,也拥塞着生产雷同内容的博主”。
困难也来自时间碎片化与知识完整性的矛盾。“‘书桌’时间是散装的,知识体系是整装的,适配太难了!”90后博主“金月诗阁”想讲苏东坡,但发现12个视频组成的系列作品,难以吸引受众连续12次观看;而合成一个长视频后,很多受众又被缓慢的进度条“劝退”。
然而,也有博主坚持着、坚守着,他们没有因为当下网络碎片化阅读习惯,而放弃“深度内容赛道”。一位领读《十三经》的博主,在介绍《尚书》时深情讲述道:“我手中的《尚书》,历朝历代读书人案头的《尚书》,都来自2000多年前一位佝偻着身子的老者的口述……2000年来的每一位读书人,都在屏息凝神,生怕一个恍惚,一段故事就化作一阵风。”
在历史文化的知识传播场域,让受众加长“书桌”时间,还是让博主缩短内容篇幅?或许,来一场相互理解、共同合作的正和博弈,适逢其时。
90后长视频博主白璐认为,无论技术如何革新,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留下的知识瑰宝,绝不是唾手可得的。古往今来,读书人唯有笃信且秉持“书山有路勤为径”,才有可能叩开知识殿堂的大门,“在地铁上扫几眼,在咖啡厅刷几条,只能浅尝辄止”。
让这一类博主欣慰的是,经历短视频“爆炸式增长”过后,很多带有学习目的的受众沉下了心,青睐长视频、“万字解析”式内容的受众不断增多。一些持续推出长篇优质内容的博主,拥有了可观的粉丝量。
是做碎片化的“零食”,还是做有深度广度的“正餐”?接下来,该是他们作决定并着手实施下一步“圈粉”行动的时候了。
(本文中出现的博主均为化名,其网络账号名均为化名)
(光明日报 作者:本刊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本报记者彭景晖、李丹阳、安胜蓝、殷泽昊)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海南保亭通报“25名徒步人员被困”:1人死亡,2人受伤
- 汉水之畔古韵新意并存 陕西汉中主动拥抱新“丝路机遇”
- 中新教育丨“生态+”“气象+” “孔雀西北飞”支援建设新型研究型理工大学
- 江西新余全市暂停校外培训机构
- 北京上线新版“餐饮开店掌中宝” 推动餐饮业标准化管理
- 走近西北“非遗醋”:高原农特产亦有“醋意”成分
- “3年1万,欧洲翻番”倡议启动
- (第七届进博会)报告:“产消一体化”将成中国用能侧转型必然趋势
- 为与中国朋友并肩奋斗感到自豪(我和中国的故事)
- 沪上民企练内功扩投资: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 北京:上游强气旋扬起罕见“夏沙”
-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多措并举提升毕业生就业率
- 地铁加装“保温通道”,让上班族温暖出行
- “三江两岸”亚运专线将投入运营 多艘新主题游船将亮相
- (新春走基层)“百岁老兵”的春节回家路:温暖同行 高铁直达
- 证监会:高度重视涉及退市的投资者保护工作
- 第八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在云南昆明落下帷幕:深化务实合作 凝聚发展共识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一棵树,长出了年产值超10亿的“大产业”
- 既“灵”又“活”,让公积金制度惠及更多灵活就业者
- “没合同、欠社保”,退不了休怎么办
- 热门推荐
-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文化中国行)“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为何取名“苑”?
- 山西和顺:救援队员“跋山涉水去帮你”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海南:2023年离岛免税购物人次同比增长59.9%
- 冠军之城、冰球之城 黑龙江各地如何乘着“冬”风“热”起来?
- 俄军舰访问古巴之际,美国核潜艇抵达关塔那摩湾
- 2023广州国际灯光节开幕 珠江两岸上演视觉艺术盛宴
- 山林好生态 致富好资源(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羊业链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 中国今年以来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罚没款总额逾3亿元
- 商务部:近期将陆续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等专项政策措施
- 工信部副部长会见联发科技董事长蔡明介
- 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3.1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 青藏高原“小鸟巢”人气旺 西藏拉萨市民健身有保障
- 安徽首例:医生用超低温“冻死”肿瘤细胞
- 全国朗诵艺术第10届朗诵雅集在京举办
- 陈靖姑文化节福建古田开幕 增进两岸同胞情谊
- 商务部:所谓“产能过剩论”有悖常理和常识
- 定调202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五大看点
- 余秋雨再访宁波天一阁 携好友捐赠16米书法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