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尝过“AI大厨”炒的菜吗?
去餐馆吃饭,不少消费者体验过AI语音点餐、AI机器人送餐,但是“AI大厨”炒的菜,你尝过吗?
炒菜、炸鸡块、摊煎饼、包包子……AI餐饮机器人参与后厨掌勺,给餐饮行业带来新变化。
炒出的菜兼具色香味
将猪肉丝、青笋丝和木耳丝等原料放入备料盒并点击“鱼香肉丝”选项后,AI餐饮机器人立马忙活起来:预热、放油、按序加料、快速翻炒,很快厨房内香气四溢……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一家餐饮店内,“AI大厨”仅用63秒便炒制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鱼香肉丝。
“味道不错,出餐也快。如果老板不告诉我,我尝不出这菜是机器人炒的。”一位顾客这样评价。在餐厅后厨,5台AI餐饮机器人各显神通,煎、炒、烹、炸一应俱全,回锅肉、麻婆豆腐、酸菜鱼等菜肴频频受到顾客好评。
“AI餐饮机器人模拟人工制作手法,力求还原手工美食的风味与口感。”久秉机器人(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于钦玮说,“AI大厨”制作的食品,味道并不逊于真人厨师。
不久前,“美膳狮”智能炒菜机器人与湘菜厨师杨孙之间的对决,引发行业广泛关注。两位“大厨”共同炒制了三道菜:XO酱笋炒海螺、小炒黄牛肉和辣椒炒肉。在色香味方面,二者不相上下。机器人在效率上更胜一筹,花费时间仅为3分8秒,而杨大厨则用了9分32秒。
“AI大厨”炫技的背后是烹饪大模型的支撑。万得厨平台推出的“祝融”烹饪大模型,集成了食材感知、烹饪决策和设备控制,不仅能实现自动化烹饪,还能根据用户口味偏好进行个性化定制。在AI模型训练过程中,为了获取大量数据,万得厨专门组建了数百人的烹饪团队,利用温探阵列、RGB摄像头、功率器件和气味传感器等工具,细致捕捉每一道菜在烹饪过程中的温度、颜色变化以及气味等多维度数据。
“我们注重收集消费者对口味优化的建议,让‘AI厨师’不断学习这些反馈意见,持续完善功能。”于钦玮介绍,目前公司开发出的AI模型能够根据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目前,“AI厨师”的功能正在进一步拓展。有些AI餐饮机器人不仅能烹饪美食,还能承担食材准备、洗菜切菜、包装菜肴等全流程任务。
餐饮企业降本增效
使用“AI大厨”成为许多餐饮企业降本增效的新途径。
一名餐饮店店主分析:以辣子鸡为例,人工烹饪需8至10分钟,人力成本7元至13元;“AI大厨”则仅需3.5分钟,能源成本约0.5元。AI餐饮机器人的购置和维护成本并不高。特别是对于窗口式的大宗菜肴供应,AI餐饮机器人具有明显优势。
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65.7%的被调研企业将数字化纳入发展规划,AI在餐饮业中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丰富。
“‘AI大厨’解决了餐饮领域中高时长工作、高成本运作等痛点,我们相信AI餐饮机器人将获得广泛应用。”于钦玮表示。
今年11月,江苏省江阴市首家全流程智能AI餐厅——澄颐享AI社区餐厅启用。在敞亮的后厨内,AI餐饮机器人忙着加料、旋转、翻炒,简单菜品只需要3分钟就完成,复杂菜品需要半小时左右。“机器人通过二维码识别送过来的净菜原料,模拟人工炒菜环境,实现全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江阴澄颐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丽表示,“AI大厨”的引入可以大大节约社区食堂的运营成本。
如今,已有AI餐饮机器人开始“持证上岗”。不久前,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享刻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颁发了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北京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向久秉机器人(北京)有限公司颁发了利用自动设备从事食品经营热食类食品经营许可证。业内人士表示,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探索为“AI厨师”发证,将推动AI技术加速进入餐饮行业。
对AI餐饮机器人的监管也在跟进。北京市海淀区在全国率先探索AI餐饮行业监管创新,制定了“餐饮服务智能机器人”的管理规范和47项监管标准,确保机器人安全上岗。
“不同于传统餐饮门店监管,我们主要从三方面发力做好智能机器人餐饮业务监管。”海淀区花园路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段星介绍,一是过程管控,食品原料要保证来源安全,且食材加工过程中不被污染,食品要煮熟炸透;二是设备管控,设备要运行正常,材质安全,部件不易脱落并易于清洗消毒;三是数据管控,要有全程数据传输储存,便于调取。
人机协作是发展趋势
“AI厨师”能取代真人厨师吗?
享刻智能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震认为,现阶段不少菜品的标准化程度高,非常适合无人化操作,机器人能保证餐品的出品质量与一致性。
但在烹饪爱好者罗键看来,“AI厨师”掌勺终究少了点“锅气”。他认为,原料与火候的互动来自厨师的经验积累,这种风味并非机器能简单复刻。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智能技术的进步,技能要求较低的工序可以被机器人取代。但在创意与菜谱研发方面,AI餐饮机器人尚不能取代真人厨师。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人机协作将是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借助智能技术,一些高技能厨师能够从繁重的日常操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菜品创意与精致制作;另一方面,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如引入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未来的机器人或将具备指导厨师调整菜品味道和烹饪参数的能力。相较传统的厨房设备,具身智能餐饮机器人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完成场景感知、理解、操作等一系列复杂任务,推动餐饮产业实现数字化升级。(潘旭涛 宋佳航)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大连国际机场今年出入境客流量突破百万人次
- 看见肺结节背后的“真相”
- 浙江:全面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升级版
- 专家热议:探索智能时代下面向应用的服务器算力算效评估标准
-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已累计引进各类总部211家
- “嬉戏打闹”和“校园欺凌”如何界定
- 尚赫30周年启示录:迎风口深耕,惟产品创新高
- 海口举办元宵游园会 市民游客“国风”中领略传统文化
- 成群黑颈鹤现身新疆阿尔金山
- 抖音集团发布2023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是亮点
- 今年首场寒潮将携暴雪影响中国 局地降温超20℃
- 农业银行大力支持流域防洪减灾和农田水利建设
- 中蒙农产品“绿色通道”出口果蔬突破8亿元
- 2023年首班“津和号”旅游专列抵达和田
- 2023年中国—东盟媒体凭祥行启动
- 武汉24岁研究生生日当天捐髓救人 许愿祝福远方的患者能重获新生
- 交通运输部会同多部门解决货车司机“烦心事”
- 男子踩到电箱附近水坑触电昏迷
- 新能源汽车下乡再提速
- 《剧院魅影续作:真爱永恒》山西首演 英国主创解密经典奥秘
- 热门推荐
-
- 新华社快讯: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辞职
- “百合之都”牵手“千年药乡”强招商扩推介 共拓城市发展张力
- 四川巴塘:“老辣遭遇不合理收费”情况属实 相关人员被处理
- 头顶变“油田”? 四招儿甩掉发丝油腻
- “五一”期间外籍人士在四川移动支付消费额同比增长9倍
- 无锡博物院举办纪念周培源先生诞辰120周年特展
- 甘肃积石山双胞胎共圆大学梦
- 日本岐阜县多处水源有害物质超标 2处位于自卫队基地
- 北京中轴线地铁2号线专列上线运营
- 聚善力 如新携手中国儿基会紧急驰援甘肃地震灾区
- 西藏博物馆数量增多 高原文化有归处
- “美丽中英”摄影大赛在伦敦启动
- 北京舞蹈学院与15家院团签署协议 《相和歌》等70部精品将登更多舞台
- 法国空中交通管制员将罢工 多地机场航班面临影响
- 北京做好灾区道路清淤、垃圾清运等工作 保障民众生产生活
- 巴以新一轮冲突已造成双方超3800人死亡
- 全城闹元宵共享美好 长沙佳节年味浓“嗨”出国际范
- 青年初创贷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 当好金牌“垫小二” 重庆垫江厚植营商环境“沃土”
- 迎大运青年说:在运动成都遇见青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