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高龄依然在《繁花》中绽放
《繁花》落幕,意犹未尽。好在江苏卫视正在进行《繁花》的1.5轮播出,让没看过瘾的观众接力追剧。游本昌饰演的爷叔,被观众誉为《繁花》中的“定海神针”。这部剧耗时3年拍摄,游本昌从87岁拍到了90岁。回忆当初选择和王家卫导演合作,游本昌说:“我是喜欢迎接挑战的,我听说他(王家卫)十年磨一部戏,那我刚好赶上了,就干呗!”面对观众的喜爱,游本昌回应说,只要观众需要,“我会一直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戏里戏外都是胡歌“人生导师”
游本昌1952年进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学习,算起来,胡歌是他的“小师弟”。游本昌饰演的爷叔,和胡歌的对手戏最多。
《繁花》中的爷叔,永远气定神闲,从容不迫。作为宝总成功路上的引路人,他教会宝总做生意应该有派头、噱头、苗头。电视剧开场有一个令人唏嘘的镜头:爷叔看到穿上西装后的阿宝,眼眶瞬间湿润。这一幕让观众被游本昌的“眼技”所折服,“游本昌老师一个眼神,我看到了上海一个世纪。”
实际上,拍完这个片段后,游本昌也是久久无法出戏。在导演喊卡后,他依旧止不住地流泪,感慨自己“出戏太慢了”。有细心网友对照胡歌与游本昌年轻时的照片,发现两人眉眼间竟十分相似,不禁感慨:“我想游本昌老师一定看到的满眼都是年轻的自己!”
戏里,爷叔是宝总的师父,有了他的托底和保驾护航,阿宝才能摇身一变成为宝总,而在戏外,游本昌被胡歌称为“人生导师”。
在《繁花》片场,游本昌每天要工作将近十个小时,这样的工作量对于胡歌这样的青年演员来说都是极大挑战,更不用说耄耋之年的游本昌。但不论多晚,只要一开机,游本昌马上精神矍铄,从无倦怠感。为了呈现更好的作品,游本昌还在没有自己镜头的情况下,积极与胡歌搭戏,让人很是敬佩。有一场吃饭的戏令胡歌印象深刻:当时,游本昌将肉块掰碎后再吃,胡歌以为是他牙齿不好,没想到游本昌却淡然回答:“我演的是上海爷叔,不能够大口吃肉,如果大口吃肉我又变成济公了。”
52岁演《济公》一举成名
剧中,爷叔在排骨年糕店里,指导汪小姐(唐嫣饰)写检讨书的场景,同样令唐嫣记忆深刻:“当时拍摄是冬天,很冷。我们那个场景看似是室内,实则四面是通风的。游老师只穿着单薄的戏服,但他一遍又一遍地拍,只想呈现最好的效果。”唐嫣表示,游本昌老师每次开拍之后的状态,都能打动在场的所有人。
《繁花》中的爷叔16岁进入上海交易所,18岁拥有了自己的经纪牌照。现实中的游本昌却没有这么幸运。年轻时,他跑了30年龙套,直到52岁才有机会出演“济公”一角。一部《济公》让游本昌家喻户晓,成为经典的荧屏记忆。游本昌认为“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始终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认真揣摩每一个细节,正是这样的精神,让游本昌在87岁的高龄依旧选择出演《繁花》,并贡献了众多高光场面。
游本昌的家中放了一块匾,上面写着:以文艺化导人心。他每天都会看一遍,并以此激励自我。游本昌认为:“要爱艺术,为它可以付出生命,但绝对不能爱艺术中的自己。”《繁花》播出后,游本昌也在同步追剧。被问到现在透过屏幕看自己是什么感觉,游本昌笑着说自己是“审视、欣赏”。面对观众的喜爱,游本昌表示:“非常感谢大家还能想起我,记得我,喜欢我。只要观众需要,我会一直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作为演员,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呀!” 本报记者 邱伟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者说)
- 商务部:推动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等专项政策
- 30个省份落地胰岛素国家集采 中选产品平均降价48%
- 一站集齐“公园礼物” 服贸会北京市属公园展区解读诗意园林
- 辽宁省公安厅集中销毁非法枪支3262支
- 暴雨天汽车被淹,保险如何理赔?这件事别做!
- 《美从一杯茶开始》解读中华传统茶美学生活
- 福建龙岩连城冠豸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广西玉林打造“世界香料之都”
- 湖北宜都:一根“草”种出“金产业”
- 银川-香港定期航班复航
- 吸引3000个创业项目参赛 第七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收官
- 一部手机游福州
- 《2024中国黄金产业区域发展指数白皮书》发布 深圳居黄金产业发展基础第一
- 中国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累计输水量近6亿吨
- 高风险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颈动脉超声
- 全彩印《敦煌文献全集》出版工作启动
- 以供促需 完善消保 消费金融更趋普惠便利
- 文化评析:“账号”还是“帐号” 不妨多些这样的较真
- (乡村行·看振兴)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 山西襄垣拓宽“绿色致富路”
- 热门推荐
-
- 广东发布《“兵”至如归》三部曲微纪录片
- 北京铁路:强降雨导致的两趟列车受阻旅客和乘务人员已安全转移
- 700多人染病!德国这地节庆期间疑似暴发诺如病毒疫情
- 让“00后”爱上史铁生,推荐算法打破“信息茧房”
- 【光明时评】多措并举 让春运之路更畅通
- 新疆为民众“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夜经济”出谋划策
- 3D游戏玩“吐”了?如何应对3D眩晕症
- 美国专家:日方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安全性存疑
- (文化新纪行)“草原村排”火了
- 12月新规来了!事关购房契税、电诈惩戒,这地将上调最低工资
- 菲律宾防长发表涉华错误言论 中使馆: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 “机场机库发现约2万具尸体”?哥伦比亚否认了
- 如何使用酒精居家消毒?
- 全方位扩大内需对2025年中国经济为何重要?
- 2024数博会闭幕 超1300项数据领域新技术等展出
- 五十载创作汇聚成集 中央民族乐团为老专家刘麟推出《诗雨拈花录》
- 中国首个陆港行业团体标准发布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2023年实现经济增加值同比增10.8%
- 想把身体“唤醒”?多揉这些穴位
- 天津财险业全力应对暴雨灾害 已完成快速理赔61.4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