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80后”劳模:用“奔跑”演绎“掘进人生”
中新网宁波12月12日电(奚金燕 蓝伊旎)“科研要以目标为导向,只有扎根一线,才能了解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判断。”秉持着这样的信念,“80后”工学博士、浙江省劳动模范黄毅12年来始终奋战在浙江宁波轨道交通建设的一线,探究类矩形盾构设备制造、隧道结构设计和施工工法,在实战实干中磨砺成长,用创新的脚步丈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未来。
迎难而上 “螺蛳壳里做道场”
建设高水平的轨道交通设施,首先得有把趁手的“兵器”。然而宁波市地质软弱,城市核心区地下空间狭小,部分盾构区间要经过道路狭窄的老城区,传统盾构机“放不下”也“碰不得”。
为应对这一挑战,2014年7月,宁波轨道交通提出将隧道双线合并、研发类矩形盾构的设想。当时,国内在类矩形盾构领域几乎一片空白,团队必须从零起步。接到任务后,黄毅与上海隧道工程公司、同济大学等科研人员决心“螺蛳壳里做道场”。
“我们大胆设想,通过类矩形盾构减少地下空间占用,同时提升施工灵活性。”黄毅回忆,项目启动后,他与团队在装备、设计和施工三大领域展开了15项专题研究、5项大型试验,攻克了30余项技术难题,才最终形成了类矩形盾构法隧道科研成果。
从科研研发到成果落地,黄毅全程参与。历经200多个日夜的团队奋战,2016年,国内轨道交通首台类矩形盾构机“阳明号”正式下线验收。
神兵利刃在手,掘进势如破竹。2016年11月11日,世界最大断面的“阳明号”类矩形盾构机在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出入段线破土而出,标志着国内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类矩形盾构隧道顺利贯通。
据悉,与传统圆形隧道相比,类矩形盾构机节约了35%的地下空间,在城市核心区与老旧城区的地下工程施工时,大大减少了对地上和地下构筑物的影响。
奔波一线 跑出建设加速度
随着圆形盾构在掘进速度上的发展,类矩形盾构在施工功效方面的弊端逐步显现,提升类矩形施工工效成为亟须解决的课题。面对这一挑战,黄毅再次挑起重担,奔波在项目一线,带领团队攻坚克难。
目前,黄毅负责6号线整体的工程建设统筹,他分管的宁波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西起宁波枢纽站,终至红联站,是宁波轨道交通第三期工程建设中时间最紧、任务最重的线路。
“项目组织的时候,一天要接一百多个电话,每次听到铃声我心里就一揪,所以我习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一个铃声。”然而黄毅渐渐发现,只有在现场一个个地解决问题,自己的焦虑才会减轻,于是他选择常驻工地。“谁有什么事情,直接喊一嗓子我就能过去。”
项目初期,为提升工效,黄毅要求每个站点制定总工筹一张图和分期工筹图,抓实抓细桌面演练,像排戏一样详细编排每个施工阶段的资源、场地布置等,提前理清项目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卡点,对症下药提前解决,提高施工效率。
在这些举措下,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的施工稳步推进。通过两个月的征迁保障攻坚战,顺利完成管线改迁超100万延米,前置障碍基本清零,6号线一期得以进入大面积施工的快车道。
“常驻现场是创新型工程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黄毅坦言,在工作之余,自己也喜欢踢球、喜欢和家人在山水美景中放松,然而这些总是因为忙碌而被搁置。但他表示并不后悔,因为回应时代的需求、让城市多一些链接,就是这份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投身科研 传递劳模精神
作为中国轨道交通技术研发的“急先锋”,黄毅不仅在科技攻关中不断突破,也在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中,让创新精神和劳模品质薪火相传,助力中国轨道交通建设。
黄毅不仅主持、参与了中国轨道交通首台类矩形盾构机的研发和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而且通过一系列技术研究,成功解决了类矩形盾构隧道结构设计、类矩形盾构机设备制造及类矩形盾构隧道施工技术控制三大难题,形成了一整套类矩形盾构设备制造、隧道结构设计和施工工法。
目前,相关技术成果已在杭州、苏州、南京、青岛等地成功应用,累计完成166条联络通道的施工。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也为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不仅如此,黄毅的技术创新精神与劳动精神,持续影响着更多人。2016年8月,由黄毅领衔的“黄毅盾构创新工作室”成立。该工作室融合展示、培训、盾构数据监控、会议、学习、职工活动等多项功能于一体,专注于轨道交通工艺工法的创新研究,着力打造企业文化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特色平台。
科研创新与劳模精神的传递,不断开出簇簇“繁花”。依托黄毅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团队与6家劳模工作室组成联盟理事会,同时在6、7、8号线参建的各项目部建立起24家劳模创新工作室,并成立宁波轨道交通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覆盖工程设计、施工、科研、制造等多个领域。
越来越多的劳模、工匠人才以踏实的脚步丈量着每一段轨道的延伸,以执着的匠心雕琢着每一处工程的品质,绘就了一幅幅秀美的城市画卷。(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尼日尔国家电视台宣布:这名将军成为新领导人
- 甘肃启“一站式”智慧旅游 “上云用数”活化文旅资源
- 大脑为何要删除3岁前的记忆?
- 让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释放更多活力
- 广西创新优质资源供给助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区
- 北京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西部、南部预计有特大暴雨
- 懒人变厨神 复合调味品受热捧
- 国家卫健委:全国呼吸道疾病就诊量相对平稳 正常医疗服务未受影响
- 日本众议院选举正式启动
- BIBF“国际青年出版交流研学培训计划”收官
- 推动低碳经济建设 以“绿”为底绘就发展新画卷
- 今年前七月两岸、内地与香港进出口贸易额均同比下降
- 华北东部东北地区等地有较强降水 江南华南等地有分散性暴雨
- 中国工信部: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轻量化、5G-A演进升级
- 国内首个聚焦保险业ESG信披框架内容的行业自律文件出炉
- 第八届广州老博会开幕 逾3000种产品满足长者多层次需求
- 年轻人“爆改工位”,在共性中存放个性
- 首届株洲智慧钢铁及物流产业生态大会召开
- 亮马河边有人在露天聚餐?北京:发现堂外聚餐可举报
- 内蒙古粮食总产量连续两年居全国第六位
- 热门推荐
-
- 专家:夏季应警惕动脉瘤破裂出血
- “融合·创新”艺术与产业合作会议江西召开 聚焦艺术产业发展
- 女性多种健康问题如何改善 数据研究显示:调整生活方式
- 中新签署经营主体注册及登记事务合作谅解备忘录
- 贵州从江一民船侧翻 致8人遇难
- 屡败屡战被疯狂吐槽 东野圭吾改编热为何不退潮
- 透明木材有望很快取代塑料
- 长征故事|长征途中,中央红军是怎样获得地图的?
- 免费宽带升级?警惕免费上门安装的“黑盒子”
- 叙利亚组建新政府 多名部长换人
- “感知中国·大美青海”展览在突尼斯开展
- 宁夏全面推动电子劳动合同全覆盖 线上签订率超99%
- 自然资源部: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4.7万亿元 同比增长6.0%
- 新疆地产螃蟹畅销市场
- 探寻冰雕背后的故事 纪录电影《冰建王国》上映
- 逛湖荡赏非遗话产业 海外华文媒体点赞“建湖有戏”
- 上海长宁一小型汽车与老年代步车发生碰撞 致2人受伤
- 泰国汶干府发生枪击事件 有人员伤亡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共青城:荷塘板鸭里的“致富经”
- 拔牙后 到底该不该吃点消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