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为何要删除3岁前的记忆?
小时候到底看到了啥?还是人类大脑的内存不够了……
你还记得自己3岁前的事情吗?学术界认为,3至4岁的幼儿会开始忘记3岁前的事情。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家都没有3岁之前的记忆。那么,我们的年幼“失忆”究竟是怎么回事?
3岁以前的记忆去哪了?
最新解释来了
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的学者曾发布一项儿童行为实验,通过观察2-18个月不等的婴儿对风铃的反应,发现2—6个月的婴儿没有特殊表现,而9—12个月的婴儿却伴随风铃转动出现频繁踢腿的现象,得到结论:我们在0-3岁的时候是有记忆的。
至于3岁之前的记忆会被遗忘,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儿童失忆症”。但其实,至今科学家都在尝试给这种现象做出解释,只是一直无法完整定论。但比较主流的解释有两个:
⒈ 大脑的神经网络并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人类的脑神经网络非常庞杂,我们的脑子里大概有1000亿个神经元,复杂程度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计算机。
但大脑的发育并不是一出生就完成的,会不断地持续发育,在3岁达到了大脑的发育巅峰。
而3岁之前,神经元之间的物理连接不稳定,可能因此有些记忆就消失掉了。
⒉ 大脑的优化
有科学家认为,在两三岁之前,大脑就像一个垃圾桶,什么记忆信息来者不拒,这时候的神经网络十分纷乱,大量信息的涌入让大脑无法集中注意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基因里的祖传密码让大脑赶紧删了垃圾记忆,这个过程就像电脑的垃圾清理,迭代升级。
关于“儿童失忆症”
还有这几个假说
在成年后,人们往往无法回忆起3岁之前的记忆,这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现象。这一遗忘现象的具体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有几个主要的假说:
1. 年龄相关的大脑发育:
大脑在婴幼儿时期经历了显著的发育和成熟过程。大脑中的神经元和神经回路正在形成和巩固。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早期形成的连接和记忆可能会被新的神经连接所覆盖和替代。这种大脑发育导致的重塑和再布线可能是婴幼儿遗忘的原因之一。
2. 有限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记忆的一种关键工具,它有助于记忆的编码和存储。然而,在3岁之前,婴幼儿的语言能力并不完全发展。他们可能缺乏将早期经历和记忆转化为语言的能力,导致这些记忆无法以语言形式存储和回忆。
3. 大脑的信息过载策略:
婴幼儿时期,大脑面临着大量新刺激和信息的输入。为了处理和筛选这些信息,大脑可能会采取一种信息过载的适应性策略,将重要的记忆存储下来,而过去的记忆则被剔除。这种策略有助于婴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上,为后续学习和记忆的建立提供空间。
其实3岁以前的记忆
并没完全消失
虽然大多数人无法记起3岁之前的一些事情,但如果是重大的事件或是深刻的感受,其实有些人是会有一些印象的,比如迁居或者遭受了非常不好的事情、意外伤害等。此外,在幼儿还未识字或者说话之前,幼儿的大脑对图片、颜色和气味等更加敏感,因此可能会保留对颜色、图片、气味的相关记忆。
2016年,《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类最初的回忆其实是有迹可循的。研究表明,大脑的记忆存储并没什么问题,之所以会想不起来,主要是由于对那些记忆无法进行正确的提取,但只要给予适当的刺激,其实是可以实现成功提取的。比如睡觉、走路、奔跑、吃饭、喝水这些程序化的动作,在记忆中一旦形成,就能够自主进行,而无需意识的努力,且几乎终生不忘。
对于孩子来说,感受性强烈的记忆比如温暖、快乐、害怕、悲伤……等强烈性情绪起伏的事情,被记住的概率更大。因此,初生的婴幼儿家长需要建立起孩子对世界的信任和内在的安全感,需要对孩子的需求进行积极回应。在孩子出生的几个月里,需要父母用温柔的声音、肌肤触摸的感觉来对孩子产生温暖的记忆刺激,从而帮助孩子形成安全感和信任感。尽管可能随着成长有些记忆会被遗忘,但无法被提取的内隐记忆却可以一直留存在大脑中。孩子在懵懂时期通过父母给予的拥抱和安抚感受温暖,而且外界的鼓励和接纳也会深刻地对孩子性格和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会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是温暖的、可探索的,父母是值得信赖的。
个别受试者
能够回忆起更早的记忆
虽然“儿童失忆症”假说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大脑会删除掉3岁之前的记忆,但我们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确认和理解。在探索大脑遗忘机制方面,有一些相关的实验发现和数据值得关注。
一项研究表明,早期记忆的缺失并不是全面的,而是存在个体差异。这项研究通过对成年人进行记忆测试,发现尽管大多数人无法回忆起3岁之前的记忆,但个别受试者能够回忆起更早的记忆,甚至有报道称有些人能够回忆起2岁或更早的记忆。这表明大脑在记忆存储和回忆方面存在个体差异。
另一个实验研究表明,婴儿的记忆被提取和维持的时间较短。这项研究通过对婴儿的视觉记忆实验发现,婴儿只有在刺激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较短时,才能持续记忆和回忆这些刺激。一旦时间间隔超过一定阈值,婴儿就无法回忆起之前的刺激。这意味着婴儿的记忆可能非常短暂,在大脑内没有得到长期储存,导致这些记忆很快被遗忘。
综合科普中国报道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韩国超导和低温学会:“LK-99”是室温超导体论据不足
- “以丝代绒”电商园区被立案查处,检测报告一套成本最低1元
- (乡村行·看振兴) 山西:化肥直配到果园 省时省力助农民增收
- 跨省换工作,医保关系如何转移?北京市医保局解答
- 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2.67亿亩 收获进度达87.7%
- 北京门头沟一小学5小时转换为安置点 校长带头舀雨水冲洗厕所
- 加拿大对墨西哥公民恢复实施入境签证要求
-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评奖工作近日启动
- 陕西聚焦黄帝陵文化资源 立法保护桥山古树名木
- 梅洞沟湿地公园:色彩斑斓迷人眼 秋色如画醉人心
- 深江高铁最大跨度斜拉桥主墩承台浇筑完成
- 深度融合,涪陵科技强警打造救援“尖兵”
- “2024杰出酒商大会”在成都举办
- 2024年中国用地计划总量确定为600万亩
- 新发放贷款超万亿!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见成效
- 跨雄商高铁唯一一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完成迁改
- 5G应用深入千行百业:用户普及率超过50%,融入71个国民经济大类
- 美股收盘道指涨0.33%,热门中概股普涨
- 秘鲁外交部长及秘鲁驻美大使同日辞职
- 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 强烈谴责伊朗克尔曼市爆炸事件
- 热门推荐
-
- 听说全世界中年男人都喜欢这首歌
- 东莞虎门服装服饰产业年工业总产值约420亿元
- 陇澳“双向奔赴”携手储备国际旅游人才
- “红船之家”特写:两代三人共守一片“初心”
- 沙县小吃从这里走向世界
- (两会速递)国家发改委谈超长期特别国债:正抓紧制定方案
- 福建省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至Ⅱ级
- AI赋能戏剧艺术 学者:人与AI互不相轻
- 美媒推测夏威夷大火原因:裸露的电线、倾斜的电线杆
- 虚标成分表、篡改出厂地 “黑心”宠物粮乱象曝光
- “琵琶行·弦语四季”专场民乐会悉尼上演
- “炸弹威胁和恶意骚扰” 多名特朗普提名人选遭暴力威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人身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答记者问
- 突发!墨西哥发生6.3级地震
- 山西推动药品耗材集采改革 减轻民众医药费用负担
- “中国皮影之乡”上演皮影盛宴 原生态演绎魔术般的艺术
- 进博会银发经济议题升温 2.2亿老年人口带来新机遇
- 卢甘斯克一面包坊遭炮击已致11人死亡
- 正快速蔓延!致死率高达30%,日本已上千人感染
- 严监管信号持续释放 康美药业案审计机构合伙人被追加为被执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