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为何要删除3岁前的记忆?
小时候到底看到了啥?还是人类大脑的内存不够了……
你还记得自己3岁前的事情吗?学术界认为,3至4岁的幼儿会开始忘记3岁前的事情。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家都没有3岁之前的记忆。那么,我们的年幼“失忆”究竟是怎么回事?
3岁以前的记忆去哪了?
最新解释来了
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的学者曾发布一项儿童行为实验,通过观察2-18个月不等的婴儿对风铃的反应,发现2—6个月的婴儿没有特殊表现,而9—12个月的婴儿却伴随风铃转动出现频繁踢腿的现象,得到结论:我们在0-3岁的时候是有记忆的。
至于3岁之前的记忆会被遗忘,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儿童失忆症”。但其实,至今科学家都在尝试给这种现象做出解释,只是一直无法完整定论。但比较主流的解释有两个:
⒈ 大脑的神经网络并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人类的脑神经网络非常庞杂,我们的脑子里大概有1000亿个神经元,复杂程度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计算机。
但大脑的发育并不是一出生就完成的,会不断地持续发育,在3岁达到了大脑的发育巅峰。
而3岁之前,神经元之间的物理连接不稳定,可能因此有些记忆就消失掉了。
⒉ 大脑的优化
有科学家认为,在两三岁之前,大脑就像一个垃圾桶,什么记忆信息来者不拒,这时候的神经网络十分纷乱,大量信息的涌入让大脑无法集中注意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基因里的祖传密码让大脑赶紧删了垃圾记忆,这个过程就像电脑的垃圾清理,迭代升级。
关于“儿童失忆症”
还有这几个假说
在成年后,人们往往无法回忆起3岁之前的记忆,这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现象。这一遗忘现象的具体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有几个主要的假说:
1. 年龄相关的大脑发育:
大脑在婴幼儿时期经历了显著的发育和成熟过程。大脑中的神经元和神经回路正在形成和巩固。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早期形成的连接和记忆可能会被新的神经连接所覆盖和替代。这种大脑发育导致的重塑和再布线可能是婴幼儿遗忘的原因之一。
2. 有限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记忆的一种关键工具,它有助于记忆的编码和存储。然而,在3岁之前,婴幼儿的语言能力并不完全发展。他们可能缺乏将早期经历和记忆转化为语言的能力,导致这些记忆无法以语言形式存储和回忆。
3. 大脑的信息过载策略:
婴幼儿时期,大脑面临着大量新刺激和信息的输入。为了处理和筛选这些信息,大脑可能会采取一种信息过载的适应性策略,将重要的记忆存储下来,而过去的记忆则被剔除。这种策略有助于婴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上,为后续学习和记忆的建立提供空间。
其实3岁以前的记忆
并没完全消失
虽然大多数人无法记起3岁之前的一些事情,但如果是重大的事件或是深刻的感受,其实有些人是会有一些印象的,比如迁居或者遭受了非常不好的事情、意外伤害等。此外,在幼儿还未识字或者说话之前,幼儿的大脑对图片、颜色和气味等更加敏感,因此可能会保留对颜色、图片、气味的相关记忆。
2016年,《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类最初的回忆其实是有迹可循的。研究表明,大脑的记忆存储并没什么问题,之所以会想不起来,主要是由于对那些记忆无法进行正确的提取,但只要给予适当的刺激,其实是可以实现成功提取的。比如睡觉、走路、奔跑、吃饭、喝水这些程序化的动作,在记忆中一旦形成,就能够自主进行,而无需意识的努力,且几乎终生不忘。
对于孩子来说,感受性强烈的记忆比如温暖、快乐、害怕、悲伤……等强烈性情绪起伏的事情,被记住的概率更大。因此,初生的婴幼儿家长需要建立起孩子对世界的信任和内在的安全感,需要对孩子的需求进行积极回应。在孩子出生的几个月里,需要父母用温柔的声音、肌肤触摸的感觉来对孩子产生温暖的记忆刺激,从而帮助孩子形成安全感和信任感。尽管可能随着成长有些记忆会被遗忘,但无法被提取的内隐记忆却可以一直留存在大脑中。孩子在懵懂时期通过父母给予的拥抱和安抚感受温暖,而且外界的鼓励和接纳也会深刻地对孩子性格和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会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是温暖的、可探索的,父母是值得信赖的。
个别受试者
能够回忆起更早的记忆
虽然“儿童失忆症”假说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大脑会删除掉3岁之前的记忆,但我们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确认和理解。在探索大脑遗忘机制方面,有一些相关的实验发现和数据值得关注。
一项研究表明,早期记忆的缺失并不是全面的,而是存在个体差异。这项研究通过对成年人进行记忆测试,发现尽管大多数人无法回忆起3岁之前的记忆,但个别受试者能够回忆起更早的记忆,甚至有报道称有些人能够回忆起2岁或更早的记忆。这表明大脑在记忆存储和回忆方面存在个体差异。
另一个实验研究表明,婴儿的记忆被提取和维持的时间较短。这项研究通过对婴儿的视觉记忆实验发现,婴儿只有在刺激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较短时,才能持续记忆和回忆这些刺激。一旦时间间隔超过一定阈值,婴儿就无法回忆起之前的刺激。这意味着婴儿的记忆可能非常短暂,在大脑内没有得到长期储存,导致这些记忆很快被遗忘。
综合科普中国报道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贸促会发布新修订的《调解规则》
- 现代化应急救援装备亮相羊城 民众争相打卡救援“黑科技”
- 中新观陇“新闻+”作品联展第10站:问道崆峒,与“粽”不同
- 山西:规范城镇开发边界管理 为未来发展留空间
- 新疆兵团:“数智”何以赋能公共服务?
- 中国自研最大直径双护盾TBM在湖北宜昌始发
- 韩媒:朝鲜炸毁韩朝边境部分道路 韩国进行应对射击
- 丝绸之路音乐季18日启幕 爵士钢琴家罗宁等音乐大师献艺
- 俄媒:普京将不会赴南非出席金砖峰会 俄外长代为参会
-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 倾力打造冰雪旅游超级IP
- (新春见闻)印度博士夫妇乐享龙年春节:欲把中国比故乡
- 前八月广东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3411.8亿元 同比增长17%
- 内蒙古及南部海区有大风 新疆北部和黑龙江等地有降雪
- 22国代表齐聚成都 探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机遇
- 美国得州枪击案嫌犯曾在美军服役 因心理健康问题被开除
- 广汕高铁启动联调联试 广州至汕尾高铁运行时间将缩短一半
- 一嗨租车与一汽丰田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鸟中大熊猫”黑鹳现身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中新健康丨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建设取得系列成果
- 在浑善达克沙地腹地 野生动物受伤有“医保”
- 热门推荐
-
- 传承弘扬湖湘文化 《湖南省地方志工作办法》正式施行
- 第28届长春冰雪节开幕 “新戏连台”实力宠客
- 持续强降雪 郑州地铁连续4天延长运营至24时
- “八楼的2路汽车”成乌鲁木齐网红打卡点
- 中国公民在韩火灾中遇难,中国使馆全力救急
- 鸡西·兴凯湖大白鱼产业论坛举行 全国渔业专家畅谈大白鱼产业发展
- “9月成交翻了三四倍 10月还是零开单”
- 西藏定日县今日午后风力加大 注意加固帐篷、防寒保暖
- 广东海事局加强海巡执法大队队长全过程监督工作正式推广
- 广州近期雷暴天气频繁 部分河段潮位或超警戒
- 开学提醒如魔音提提意见就炸毛 孩子为啥有颗“玻璃心”
- 焦点访谈:中国智造 驱动汽车加速“出海”
- 造假博流量的“网红医生”被封号是咎由自取
- 美国大幅度下修就业数据 美媒称此举动摇民众对美经济信心
- 共赴八千年之约 第十九届辽宁·阜新玛瑙文化旅游节启幕
- 吉林四市州合力发展冰雪装备业 建园区引中外名企
-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重庆东站段与既有6号线实现接驳
- 中小学生深度参与 第七届小十月戏剧节举办
- “中意遗产日”活动在广州荔湾举行
- 浙江桐庐民宿“上新”:引入沉浸式演出 与大师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