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一小学5小时转换为安置点 校长带头舀雨水冲洗厕所
京师实验小学安置320余名居民
学校5小时转换为安置点 校长带头舀雨水冲洗厕所 服务居民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一场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天气,让北京门头沟、房山等区迎来特大暴雨,并引发山洪等险情。门头沟区是北京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门头沟区教育系统1000余名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一线挑重担、当先锋。
其中,门头沟区京师实验小学更是在短短5小时内就变身安置点,为320余名受灾群众提供了临时栖身之所。
“学校不仅有教书育人的职责,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居民有困难,我们有责任帮忙。”门头沟区京师实验小学校长安知博这样说。
开放教室和多功能厅安置居民
7月31日,门头沟大雨磅礴,安知博与学校的20多名教职员工在校内值班。当日下午4时,一通电话打破了校园的日常值班节奏:在距离校园不远处的龙泉镇中门寺沟出现山洪,周边居民受灾严重,需要将学校作为居民安置点。“可以,我们能够安置,让居民们来吧!”安知博毫不犹豫地承担下这一任务。
安置居民到来前的准备工作,从挂掉电话的那一刻便开始倒计时。受暴雨影响,该校在当天上午9点已经停电停水,安知博意识到,解决水电问题迫在眉睫。“没有水电,安置居民们到来后的日常生活和安全都保证不了。”他一边联系供水供电单位协调前来抢修事宜,一边安排教职员工们紧锣密鼓地布置教室,将校园内20间教室以及学校的多功能厅全部开放,供安置居民使用。
“当时得知有320余名居民会来学校后,我们更是深感责任重大,大家都尽最大努力想让居民们在这里住得稍微舒服一些。”安知博说。所有桌椅摆成可躺睡的状态,学校上体育课、舞蹈课的垫子拿出来以备不时所需,学校接待室变成物资存放室……安排布置教室的同时,安知博的电话也几乎没有停下来,一直在与区教委、受灾的龙泉镇以及受灾社区的居委会等各方人员沟通协调安置人员事项。电力部门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也排除万难,优先为学校解决了供电问题。当晚9时,停电12个小时的京师实验小学再次亮起来了。
“看到学校亮起来的时候,我心里踏实多了。”电虽然来了,水的问题一时却解决不了,这么多人同时生活在学校里,用水是个大难题。“比如,首先摆在面前的就是,大家上完厕所怎么冲?”很快,安知博和老师们想到了办法——利用教学楼后面的“集水箱”。此前,京师实验小学是“节水学校”,校园内的排水管下都放置了收集雨水的“集水箱”,平时用来浇花浇水,“这次它们派上了大用场,可以舀出来冲厕所。”
经过5小时的筹备,学校终于具备了安置受灾居民的条件。
校长带头舀雨水冲洗学校厕所
7月31日晚上9时许,等待安置的受灾居民陆续来到学校。他们当中有年过八旬的老人,也有一岁左右仍在母亲怀中的婴儿,还有坐着轮椅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等,每个人都是惊魂未定的模样。安知博与教职员工和龙泉镇的干部一起,又迅速投入到服务受灾群众的工作当中。
安知博走进每个安置房间,详细询问大家的需求。“对于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居民,我们也会想办法尽量满足。”安知博介绍,7月31日晚救援物资还未全部到位,当时有个一岁多的小宝宝需要热水冲奶,学校保安立刻拿出自己的烧水壶给孩子烧水冲奶;有位残疾居民上卫生间只能使用坐便,而学校厕所里只有蹲便,安知博便与教师们商量,紧急腾出可以现成使用的教师宿舍给这位居民使用;居民们的手机要充电,教职员工们便搜遍校园内的办公室,找出所有可用的插排给居民们使用。此外,学校还开放了各教室的书架及阅览室、小书吧等,让少年儿童有阅读、学习的场所……一直忙碌到8月1日凌晨一点多,安知博才吃上了前一天的晚饭——1盒方便面。
320多人居住在一起,在没有自来水的情况下,学校厕所需要不间断清理,否则就会影响大家的正常生活。8月1日一大早,安知博带着学校教职员工们与龙泉镇干部一起,一趟又一趟地去教学楼后的雨水收集桶里舀雨水,再一桶桶提到各层冲洗卫生间……而这样冲洗厕所的工作,他们一连干了两天,直到8月3日校园里才重新用上了自来水。
居民心渐安盼望能够尽快回家
8月5日,北青报记者探访已经运转了近一周的京师实验小学安置点时发现,各种物资逐渐充沛,受灾居民们也渐渐适应了目前的状态,安心地在空调24小时开放的教室内休息,或者三三两两地聊天。
“来到这里,我的心一下就放下了,我们安全了!”家住龙泉镇中门家园的于淑贤老人告诉北青报记者,7月31日,经过两天暴雨冲刷的中门寺山上开始有大石冲下,山洪眼看就要将其所居住的楼门堵住,情况非常危急。着急时刻,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帮忙在小区院墙上拆出一个洞,小区居民10人一组蹚水来到学校。
张素芬老人与于淑贤同住一栋楼,回忆起7月31日离家的情景,她心有余悸:“整个小区都被水淹了,我们一家六口是站在救援铲车的车斗里出的小区。那会儿路面上全是水,外面又下着大雨,找了好几个地方都住不了人。我家里还有俩孙女,一个13岁,另一个才1岁零10个月,别提有多着急了。现在来到学校安置,总算有个落脚的地儿了。”
“现在都在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听说官兵们正在为我们小区清理道路,昨天小区里通电了,房屋目前也正进行评估,如果安全,也许很快就能够回家了。”一位居民说。
特殊经历将成新学期重要一课
这段时间,安知博每天都在学校里盯着,随时解决居民需求,协助龙泉镇的社区工作者们发放物资等。回忆过去几天发生的一切,安知博坦言,这是自己的人生中从未有过的经历,让他终生难忘。
学校教职员工们迎难而上的态度,也让安知博格外感动:8月1日下午5时刚从外地休假回来的学校后勤负责人杜堂保,在得知学校成为安置点后,当天6点就出现在校园里;学校安全干部丁永红蹚着齐膝的雨水、踩着淤泥,冒险在第一时间来到学校支援;所有老师们都积极参与值班,没有一个人畏难推托……“为服务好受灾群众,我们的老师和干部们不眠不休,很多人在学校一待就好几天,连家都没回。”说着,安知博的声音有些哽咽了。
还有20多天,京师实验小学就要迎来新的学期。安知博说,学校会把这次家乡发生的灾情作为新学期重要的一课讲给同学们听。“我们该如何面对险情,如何进行自救;怎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受灾家庭;作为学生,我们又该怎样爱家乡,重建我们的家园,为家乡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些都将成为学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安知博告诉北青报记者,京师实验小学目前已经统计完所有同学的情况,孩子们都很安全。“返校后,学校也会给孩子们做专门的心理辅导,让他们平稳、安全地开启新学期”。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摄影摄像/本报记者 郭谦
(北京青年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临沧:非遗傣族造纸产品焕发生机远销国外
- 新疆阿图什市发生5.5级地震 救援先遣队已赴震中探查
- 盐:一把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白金”钥匙
- 北京国际电影节 时隔3年重回春天
- 朝六晚九“取经”乡村运营背后 浙江农村“谋”什么?
- 中新健康|男生被催眠后眼睛无神 专家:不建议轻易尝试
- 用这种神奇涂层,A4纸也能装奶茶
- 亚美尼亚首都发生严重车祸 已致3人死亡
- 英国泰晤士水务公司将投入16亿英镑减少污水排放
- (两会速递)中国准备试点开放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增值电信业务
- 2024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展示农业“芯”成就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杨剑宇:加快建设数据要素全国统一大市场
- “低头发现有7条鲨鱼环绕” 极限求生27小时!帕劳失联潜水者自述
- 官方通报:银川市委原书记姜志刚多次带私营企业主约见领导干部
-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办“微宣讲” 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 甘南碌曲:盘活家底“牛”劲足 牧民过上“牛日子”
- 海峡两岸摄影名家邀请展评选在北京举行
- (聚焦海峡论坛)台东县长饶庆铃:希望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强化合作、持续对话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浙江文化观察:三大世遗和三个“老外”的故事
- 热门推荐
-
- 2025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将于明年1月9日至11日举行
- 新方法相对传统流感疫苗生产优势明显
- 寻访明城墙遗址:绿梢新柳明城墙,角箭楼前壮思飞
- 从《流浪地球》到《流浪地球2》 青岛影视基地日渐成熟
- 京城中医馆“圈粉”洋患者
- 豪华游艇遭遇海难 “英国版比尔·盖茨”遗体已被找到
- 四川广安:“同城融圈”全面提速 川渝共促高质量发展
- 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大对涉企违规收费的监管执法力度
- 大运河北京段沿线备案博物馆172家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计划明年开放
- 粤北韶关遭遇暴雨 发布洪水预警
- 中俄蒙国际美食文化节启幕 十国厨艺大师打造“食色世界”
- 菲律宾7月通胀率降至4.7% 连续第六个月放缓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国资委:将纵深推进专业化整合,减少行业内卷
- 路遇轿车着火 网约车司机乘客冲进火场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柳祥国:匠心筑梦,锌电解领域的创新先锋
- 联合国旅游组织专家:加快发展国际旅游需实施六“度”举措
- 上海临港新片区阿根廷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开幕运营
- 外媒:以色列空袭叙利亚首都 已造成15人死16人伤
- 探访杭州亚运会医疗保障医院:高精尖急救设备亮相
- 中国“煤都”大同将打造华北最大综合能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