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数量突破1000颗 取得多项重大成果
中新网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11月2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天眼”(FAST)脉冲星科学研讨会宣布,截至2024年11月,“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数量已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
支撑从追赶到领跑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天眼”发现的超千颗脉冲星中,包括大量的毫秒脉冲星和脉冲星双星,丰富了脉冲星的种类和数量,对于理解脉冲星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测脉冲星,可检验广义相对论、探测低频引力波等,为脉冲星物理等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作为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天眼”正式开放运行4年来,在脉冲星、快速射电暴、中性氢、纳赫兹引力波等领域取得多项重要原创性成果,其中脉冲星领域中发现最短轨道脉冲星双星、捕捉纳赫兹引力波信号的初步证据等突破性进展,为“中国天眼”从追赶到领跑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本次研讨会主要聚焦于“中国天眼”建成以来在脉冲星领域取得的重要科学成果,展望未来“中国天眼”在该领域的重要机遇和研究方向,包括发现特殊的脉冲星双星系统以精确检验引力理论,或进一步推进纳赫兹引力波探测等。
贡献脉冲星领域多项重大成果
基于“中国天眼”观测数据,中外科学家在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漂移扫描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脉冲星测时阵列、脉冲星物理与演化研究、球状星团脉冲星巡天等脉冲星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
其中,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带领的王绶琯巡天突击队2020年开始对银河的盘区进行脉冲星巡天,他们发展了新的“中国天眼”观测模式,高效利用“中国天眼”覆盖脉冲星比较聚集的天区,截至目前已发现750余颗脉冲星,包括110颗偶发脉冲星、170多颗毫秒脉冲星、150多个双星系统(包括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并对一批致密轨道双星系统进行相对论测量,实现高精度的引力论检验。该团队新发现的暗弱脉冲星成为揭示银河系中暗弱脉冲星族群的关键数据;在银河星场中发现的毫秒脉冲星和脉冲星双星为理解目前尚无定论的双星演化途径提供了核心数据,并成为监测引力波的优良探针。
清华大学/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带领团队首创独特噪声注入技术,成功运行脉冲星搜索、中性氢成像、中性氢星系和快速射电暴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观测模式,系统性发现脉冲星208颗,其中包括毫秒脉冲星、蜘蛛脉冲星、“中国天眼”首个双中子星等原创性成果。
北京大学/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带领团队基于“中国天眼”对毫秒脉冲星开展精密测时研究,并在脉冲星噪声分析、偏振测量、星际介质研究和引力波探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通过对57颗毫秒脉冲星偏振特性的普查,得出几乎所有毫秒脉冲星都应该具有全向辐射的特点,这一发现将改变未来毫秒脉冲星巡天的预期。
新疆天文台研究员王娜带领团队利用“中国天眼”在脉冲星辐射物理、脉冲星形成与演化、星际介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利用脉冲星星际闪烁效应揭示星际介质的微观结构研究,实现年轻脉冲星首次三维度速度测量,发现脉冲星自转与速度共线的证据,为脉冲星诞生机制提出严格限制。
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潘之辰负责的“中国天眼”球状星团脉冲星巡天,自2017年10月起已发现近60颗脉冲星,将“中国天眼”天区内球状星团脉冲星数量增加约两倍,这些研究工作涵盖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系统,球状星团脉冲星中自转最慢以及轨道周期最长等创纪录的奇特脉冲星。
未来将提高发现罕见天体概率
“中国天眼”脉冲星科学研讨会上,脉冲星领域专家及青年学者充分肯定“中国天眼”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对未来充满期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戴子高指出,脉冲星研究领域仍有许多关键问题未解决,“中国天眼”就是针对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观测研究。由于很高的灵敏度,“中国天眼”在短短几年内发现1000颗新脉冲星,并取得相当多亮眼的、有些甚至是里程碑的重要发现。未来,“中国天眼”将探索提升空间分辨能力,在快速射电暴等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做出更加重要的成果,预期最终发现纳赫兹引力波信号、揭示快速射电暴的起源、发现黑洞-中子星双星、揭示中子星状态方程、解决哈勃常数危机等。
北京大学教授徐仁新认为,脉冲星相关的科学研究完美体现了量子论和相对论这两个基本精神。全球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建成,开启了射电天文学研究的“中国天眼”时代。“中国天眼”已发现1000多颗脉冲星,约占全球已发现脉冲星总数的四分之一。这些脉冲星中不乏一些特别珍贵的样本,深化了人们关于脉冲星形成、演化等方面的认识。此外,利用“中国天眼”的高灵敏度进行高精度的脉冲星计时的研究也有序展开,既可以用来检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也能打开纳赫兹低频引力波窗口。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表示,未来,“中国天眼”将探索通过在望远镜周围增加辅助天线的方式来提升望远镜的灵敏度及空间分辨能力,实现射电暂现源定位和综合孔径成像的跨越式能力提升,并可以显著增加覆盖天区。
“中国天眼”灵敏度及覆盖天区的提升将有利于进一步扩大脉冲星样本,进而提高发现罕见天体的概率,例如特殊脉冲星及脉冲星—黑洞双星系统等,从而全面革新天文学家对中子星演化的认识,揭示不同类型和状态脉冲星的物理特性,开启强引力场中检验广义相对论的新纪元。(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四届海峡两岸(陕西)经贸科技合作大会启幕
- 长篇纪实文学《烈火芳菲》:一段胶东土地上尘封的动人篇章
- 中新健康丨中国专家成功研发基因治疗药物 让遗传性耳聋患者回归有声世界
- 卖得比门票都贵,景区博物馆的文创雪糕你会欣然购买吗?
- 瑞幸咖啡:以“健康创新饮品”传递健康生活理念
- 获德桑蒂斯支持,特朗普回应:“非常荣幸”
- 国际专家聚焦良渚:考古学中的世界文明有何异同?
- 欧洲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
- 浙江:“风貌一新”将“安居梦”照进现实
- 老挝留学生广西“取经”高铁技术 见证中国—东盟互联互通
- 海地前总统遇刺案现转折?遗孀与前总理被控参与谋杀
- 大连机场春运期间预计运输旅客225万人次 国际通航点增至18个
- 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评好评坏,自有公道
- 31省份6月CPI出炉:17地物价降了!有你家乡吗
- 一双袜子的数字革命: 数字化重构传统袜业产业体系
- 专家绘出国人结直肠癌基因变异图谱 有望优化靶向和免疫治疗方案
- 我国已全面淘汰八种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
- 抖音电商商家经营环境报告: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多维度服务商家需求
- 闽台刘氏宗亲福建话亲情:祠堂文化印证两岸同根
-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再发力
- 热门推荐
-
- 农业强镇发力“智造新城” 浙江王充故里的城镇化蜕变
- 1-5月中国汽车产销同比均增长11.1%
- 讲好中国“三农”故事 培育全球南方青年学者共同体
- 福建省首个公用型原油保税仓库在泉州启用
- 《狂飙》之后,张颂文渴望“自由”
- 南宁机场加密国际货运航班 促广西与东盟贸易往来
- “山丹丹”绽放京城舞台 民族管弦乐组曲带来纯正陕北风情
- 孩子长相怎么变得怪怪的 睡觉还打鼾?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建设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打造站城融合示范区
- 中国驻英大使郑泽光:欢迎阿伯丁市同中国城市加强交往
- 解码小西天景区爆火背后的“隰县诚意”
- “碳”路先行|荒芜之地蝶变新生 内陆小城山西原平的绿染之路
- 聚焦总台春晚喀什分会场:“我收到了最好的新春礼物”
- 中国山地旅游目的地正成为世界一流场所
- 东北三省一区携手“揽才”提供就业岗位4992个
- 全球最大切割钻555.55克拉 拍出316万英镑
- 东方茶何以会世界友?拥抱年轻人成新命题
- (第六届进博会)闭幕观察:后劲十足,上海对外开放再“加码”
- 武大声明:校园樱花开放期间严禁外来人员、车辆违规入校
- 上海盛夏时节荷花睡莲盛放 塘栽荷莲演绎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