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东安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守护候鸟迁徙通道
中新网永州11月12日电(唐涛华 唐宇)眼下正值候鸟迁徙季,在湖南省东安紫水国家湿地公园,大批候鸟在此停留觅食。
东安位于湘江上游,境内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湿地资源为众多鸟类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栖息环境和食物资源,各种鸟类数量和种类逐年增加。
“通过这几年加大保护湿地,冬季在湿地公园停留的候鸟一年比一年多。”东安紫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王吉平说。
走进东安紫水国家湿地公园内的鸟类科普展示馆,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该展馆展示了东安及其周边地区的丰富鸟类资源。
“在舜皇山,游隼在森林上空出现”“井头圩镇八字门村,20余只白鹭在河面上觅食”……近日,在东安县林业局候鸟保护监测平台,巡查人员不断从各观察点传来观测信息。
位于东安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龙江候鸟保护监测站,是一个候鸟迁徙通道和重要鸟类停歇地。每年9月到11月,这里都会有一支由管护员和林业工作人员组成的团队坚守深山进行候鸟监测工作。
“我们在重点林区加装了视频摄像头,能够清晰地知晓有哪些候鸟来到了这里、数量有多少及它们的活动状态。”监测站工作人员唐军云介绍。
鸟类资源丰富的东安,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湖南省森林城市,如今已成为摄影爱好者心中的观鸟胜地。摄影爱好者雷冬林拍鸟已有5年。
“随着生态环境改善,镜头里的濒危鸟类越来越多。”雷冬林说,过去,他和朋友约拍候鸟的地点屈指可数,现在到处都能看到候鸟的身影。
近年来,东安县不断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发布了《关于加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的通告》,实行24小时巡护值守;依托“湖南林业巡护系统”APP、无人机巡林、红外相机及“铁塔哨兵”等科技利器,构建起“天上看”“地上巡”“网上管”的生态监测新格局。
如今,东安已监测到白鹭、游隼、鸳鸯等12目41科129种候鸟,候鸟在该县迁徙线路总长94.4公里,途经11个乡镇53个村。(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德国6月通胀率预计降至2.2%
- 金融服务助力夏粮颗粒归仓
- 湖北咸宁:“一瓶水”赋能绿色崛起
- 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发布部分地区调整时区的提醒
- 北京地铁拟新增请勿外放声音等“禁止标志”
- 保洁净、禁噪音、备助考物品……广深多部门护航高考
-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发布提醒:换汇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 美俄军机连续两日在叙利亚上空相遇,相互指责不断
- 美国一男子遭入室抢劫向警方求助 反被警察开枪打死
- 哥伦比亚一小型飞机坠毁致两人死亡
- 第四届消博会香港时尚馆开馆 推广近40个香港优质品牌
- 阿来新作《西高地行记》新书发布
- 今年以来青海省冷凉蔬菜供港澳破千吨
- 北京开启“护考”模式:地铁开通“三优”通道、公交增配考点周边运力
- 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投用
- 山西消防员推舟过河:去程送物资 回程载村民
- 《黑神话:悟空》出圈,山西如何接住这“泼天的富贵”
- “三合一”产前筛查技术高效防控出生缺陷
- 2023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行
- 蒂娜·桑德伯格:我相信中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热门推荐
-
- 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落地天津
- 关爱“星星的孩子” 照亮孤独的世界
- 西渝高铁樊哙站2号六线特大桥进入高速铁路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 国庆假期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建设不停歇
- 极寒天气点外卖 九成受访者支持平台延长配送时间
- 春运首日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1.82亿人次
- 广东自贸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1万亿元
- 小心演唱会上的镜头“杀手”
- 无名的他们,守卫着西南边陲这片中国海
- 病毒世界亦有相爱相杀 “吸血鬼”病毒能为人类所利用
- 花钱托人找名医看病未成诉请返还“介绍费” 法院这样判
- 福建预热“五一”旅游 文旅业纾困政策做“加法”
- 150余家企业参展 新疆兵团借商博会拓展对外交往交流“朋友圈”
- 端午节小知识:为何要悬挂艾草、佩香囊?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和行动不会变
- 欧盟“空中走廊”新增六架航班向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 多国人士: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发挥重要作用
- 清明假期 交通部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出行服务保障
- 青沪两地签署协议共护长江源头和入海口生态环境
- 安徽加快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开放型经济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