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000元就能挽回感情?警惕网络“情感导师”骗局!
咨询服务内容“很水”,顾客想退费却遭拒绝
花3000元就能挽回感情?警惕网络“情感导师”骗局!
在情感咨询师为崔文提供的挽回关系课程资料里,有这样一些内容:有爱的能力,剩女“不愁嫁”;有爱的能力的人“不付出”;让老公甘愿洗碗的一个魔力句型……然而,崔文按照咨询师和课程指导操作后,并未能成功与男友复合。
近日,现居浙江的崔文向《工人日报》记者投诉称,今年9月,她与男友分手后,在某短视频平台观看了一场教人如何挽回恋情的直播。崔文加入了主播粉丝群,工作人员称付费后可获得咨询服务。为挽回感情,崔文先后支付了99元、2980元购买一对一沟通课程和专业顾问指导方案。
记者采访发现,近年来,在各类社交与短视频平台上,情感咨询相关内容颇受关注,像崔文一样寻求情感咨询服务的人不在少数。但是,此类服务也存在诱导高额付费、咨询师与机构资质不明、合同暗设霸王条款、服务完成度难以界定等诸多问题。
为追女生高价购买情感咨询服务
据崔文讲述,起初她只是抱着疏解心情的态度听直播,并以为能进行简单的免费咨询。她关注的主播也一直未提收费问题,直到崔文与工作人员私信联系后,才知道需要支付99元购买“专业情感老师一对一详细沟通服务”。
考虑到费用不算多,崔文付了钱,但咨询师在了解崔文的基本情况后又表示,如果需要一对一电话沟通,以及“挽回这段感情的方向、建议和思路”,还要另外支付2980元购买专业顾问的15天指导方案,购买后双方会签订合同。崔文还需要填写《顾问情感咨询档案》,提供自己和前男友的姓名、职业、所在地等信息。
崔文告诉记者,她在花费2980元购买服务后,声称是专业顾问的咨询师发来3份资料,分别为《爱的五种能力》《读懂爱的本质,掌握爱的五种语言》《幻灭期:为什么完美的恋人突然变了》,让其自学。学了一段时间后,崔文认为对方提供的咨询服务并未有显著作用,要求对方退款但遭到拒绝。
崔文还表示,资料内容“很水”,供进一步学习的公众号内容在两年前就停更了,两次电话咨询服务也不专业,咨询师还会通过各类话术,影响其情绪与认知。“他们会说‘所以说你是个傻丫头啊,一点都不懂男友说话真正背后的底层逻辑。’”崔文觉得自己受骗了。
湖北的刘翀向《工人日报》记者透露,今年9月,他前后花了约2万元购买情感咨询服务,目的是让情感咨询师帮助追回表白失败的女生,但是没能成功。后来刘翀想终止服务和申请退费,对方却威胁称,如果刘翀坚持退费,他们将进一步破坏他和这位女生的关系。
所谓“情感导师”可能并无专业资质
宣称提供“专业情感与心理咨询服务”的从业者可能并不具备专业资质。记者以“需要购买情感挽回服务”为由,接触到几个声称提供情感指导的机构和博主。在要求对方提供专业资质证明时,有的表示自己是兼职的心理学专业学生,有的提供的“情感分析师”“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等资质证书,均非官方机构认定。
武汉警方此前披露的一起诈骗案件显示,涉案的多名“情感导师”年龄仅20余岁,他们此前的职业是厨师、汽修工等,有的案发时还是在校大学生。
在崔文提供的她与情感咨询机构签订的合同中,记者看到,乙方为武汉某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但记者在检索该公司公开信息发现,其国标行业为“工业与专业设计及其他专业技术服务”。在有的投诉平台,该公司情感咨询服务不退款、虚假宣传等相关的投诉有10多条。
记者发现,在情感咨询服务合同中,还存在部分约定实为“霸王条款”的问题。崔文签订的合同中写道,该公司的服务内容为“合理努力促使甲方达到与伴侣重归于好”,但崔文不能以婚姻家庭、恋爱关系目的未实现,要求该公司承担违约责任或主张退费。崔文及一些受访者认为,该条款明显不合理,“花了钱却没任何效果,不是相当于骗子吗?”。
中国政法大学医药法律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鑫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情感与心理咨询服务领域确实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部分机构培训或发放的资格证并未获得国家统一认可。刘鑫提醒,其实,自2017年起,人社部就取消了心理咨询师相关资格认证,目前,尚不存在具备官方效力的职业资格证书,情感咨询服务需求者购买此类服务时应持谨慎态度。
可通过专业调解机构寻求帮助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认为,部分情感主播一方面通过提供情感咨询服务敛财,另一方面借助人设收割流量、带货获利,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还有一些情感主播通过剧本或人设传递了畸形的婚恋观。
对于寄望情感咨询挽回感情的群体,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吕厚超曾公开表示:“应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不应过分放大感情中的非理性成分。每个人的爱情都是独特的,它因个体自身经历和家庭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情感咨询所谓的情感挽回无法做到一概而论。”
“情感咨询服务并不等同于心理咨询服务,一些从业者并无专业资质,涉嫌诈骗。”刘鑫建议,有相关需求的消费者可以联系专业调解机构或经验丰富的亲朋好友寻求帮助。专业人士提醒,要警惕通过免费或小额收费噱头,诱导高额消费的套路。
朱巍认为,情感咨询服务类合同中应对服务类型等内容进行精准界定,“如果遇到‘霸王条款’或其他侵权行为,即便双方约定通过仲裁解决争议,咨询者仍可选择提起诉讼,维护权益。”(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本报记者 陈丹丹 《工人日报》(2024年11月04日 03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疆油田重油公司产量将登顶近15年来最高峰
- 多彩旅游模式拉动新消费 激发文旅市场“新新”向荣
- 亚洲最长地铁环线首个盾构区间顺利贯通
- 两岸青少年同写好文章共演戏
- “月掩金星”24日上演,如何观测?
- 辽宁省建立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示范培训基地 护航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 让AI去高考,豆包等四款大模型考上文科“一本”
- 文旅部:进一步提高演出经纪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 宋佳:不完美才是真实的
- 中国每进口十个榴莲,有六个经过这里
- 福建三明:新长征再出发,促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 世卫组织:土耳其叙利亚地震的受灾民众可能高达2300万
- 优化升级!12306网提高旅客候补购票成功率
- 文化中国行|大汉风华征服匈牙利观众,上博协同创新文化出海让世界看好中国
- 越南学者:中国推进绿色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可令各国受益| 世界观
- 西方圣诞节带火中国果蔬出口 满洲里公路口岸迎旺季
- 春分的天文意义与人文意义
- 证监会:延长发行监管岗位和会管干部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禁止期
- 外媒:2024年美国总统参选人斯科特宣布退出竞选
- 喜事登报,定格的浪漫遇上时尚的社交
- 热门推荐
-
- 猜灯谜、吃汤圆、迎舞龙 浙江多地多彩闹元宵
- 十年来京津冀地区累计始发中欧(中亚)班列57.1万标箱
- 俄乌局势进展:乌总统访顿涅茨克 俄称打击乌无人机生产设施
- 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张剑秋:奶业在国家“双碳”战略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
- 贵州七星关区发生一起山火 暂未造成人员伤亡
-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2022颁奖暨2023启动仪式举办
- 大运河沿线100余项非遗项目亮相江苏淮安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真抓实干 预期目标“行则将至”
- 浙江杭州高架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 律师分析:已涉嫌构成故意伤害罪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西婺源:乡村何以“最美”?
- 五只“家麻雀”大通湖现身 湖南省鸟类名录添新成员
-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雷击森林火场实现全线合围
- (新春走基层)春节假期数万铁警坚守一线守护万家团圆
- 中消协发布“618”消费提示:购买家电 三项关注不迷路
- 千岛群岛发生6.8级地震 震源深度180千米
- 俄罗斯克麦罗沃市两辆有轨电车相撞 1人死亡逾90人受伤
- 德媒:德国8月以来扩大对以色列武器出口
- 甘肃精细管理老年人慢性“四病” 人工智能服务超350万人次
- 吴京:将与郭帆合作中国怪兽电影
- 吕梁山中的电力守护者:走最难的路 保稳稳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