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掩金星”24日上演,如何观测?
中新网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 上官云)当金星遇上月亮,会出现怎样的天文景象?3月24现身天宇的“月掩金星”,成为不少天文爱好者关注的对象。
对此,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助理研究员郑捷表示,从全球范围来说,月掩金星每年都会出现一到两次。就国内而言,下一次夜间可见的月掩金星将发生在2026年。
看上去十分明亮的金星,在大小上和地球十分接近,但是金星外层有着浓厚且极具腐蚀性的大气。其自然环境十分糟糕,地球上已知的生物几乎不可能在金星生存。
什么是“月掩金星”?
“月掩金星”24日现身天宇将是随着暮色降临,一弯蛾眉月登临天宇,金星将从月亮的暗边缘进入,从亮边缘复现。
“月掩金星就是从地球上看过去,月亮正好遮掩了金星。”郑捷分析,由于太阳系内天体大都在黄道面及其附近,因此行星、月亮等经常会相互接近。
例如,不久前出现的“金星合木星”,以及此前曾出现的双行星和月牙组成的“星空笑脸”等等,也是如此。
“简单地说,月掩金星发生时,就是地球、月亮、金星三者排成了一条直线。但由于月球比地球小很多,因此只有在掩食的中心带上可以看到月球遮掩金星。”他说。
据媒体此前报道,本次月掩金星在中国境内傍晚可见,非常值得一观,黄河流域以南的大部分区域有机会看到金星被小月牙“吞噬”的趣味景象。
如何观测?
曾有人说,金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比如,金星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85.5%,而金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81.5%;换言之,两者大小和质量都相差无几。因此,很多人幻想过,说不定有朝一日人类能移民金星。
“人们常说的金星合月、月掩金星,其实是同一事件在不同地方看到的效果。在掩星区域内能看到月球遮挡金星,掩星区域外就只能看到金星合月。”郑捷解释。
从全球范围来说,月掩金星每年都会出现一到两次,但是能看到这一奇景的区域是非常窄的条带地域,而且大部分情况下还发生在白天,并不利于观赏。
郑捷提到,就国内而言,下一次夜间可见的月掩金星将发生在2026年。
“观测月掩金星,直接用肉眼观测即可,金星作为夜空中除去月亮之外最亮的星,最近几天傍晚都在西方低空闪亮,非常耀眼。”他说。
真实的金星是啥样?
古代,金星有好几个名字,比如“启明星”,“长庚星”。只不过,看上去明亮、美丽的金星,其真实环境却十分糟糕。
在太阳系行星中,金星和地球很相似,但各有不同。郑捷说,虽然金星在大小上和地球十分接近,但金星外层有着浓厚且极具腐蚀性的大气。
“接近500℃的高温、相当于地球大气压百倍的高压、充斥着高腐蚀气体和酸雨的大气层,这就是金星上的自然环境,地球上已知的生物几乎不可能在金星生存。”郑捷说。
他解释,人类曾经往金星上投放过探测器,但是直到1970年才成功使探测器在金星表面着陆。如果金星真的有生命,那代表着生命在宇宙中的存在会比我们设想的广泛得多。
“金星还有一个特点,即它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因此在金星上看日出,太阳会从西边升起。”郑捷说。(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财经天下)“火车头”减速考验欧洲经济
- “滕州马铃薯”成山东特色农业发展“金蛋蛋”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完工验证新航程
- “中国-东盟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泰国格乐大学举行
- 中国产业转移蛋糕,印度为何错过?
- 缅甸特赦近8000名囚犯 昂山素季获减刑
- 加媒:除了加拿大,人人都明白与中国签订贸易协定的战略是必要的
- 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本增效
- 浙江风俗观察:关注人生大事 更关怀身后事
- 从麻辣转清凉,《水煮三国》作者推自然文学新作《你好,优诗美地》
- 朝中社称朝鲜成功发射侦察卫星“万里镜-1”号
- 中新人物|演员吴刚:角色能被观众记住,是对演员莫大的褒奖
- 2022年国际慢粒日暨第九届中国慢粒患者大会举行:助力患者回归生活
- 上海湾区低空经济圆桌会启动 助创新创业辐射新领域
- 铁路优质服务赢得订单 汽车“坐”上火车“走”四方
- 境外回流人员亲述“杀猪盘”诈骗过程:受害目标多找征信良好的有编制人员
- (聚焦中非合作)中国与南非签订新能源等多领域合作协议
- (投资中国)施罗德基金:中国资管行业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 绿色贷款余额至三季度末超28万亿元
- 东盟与中日韩数字赋能中小企业绿色发展论坛举办
- 热门推荐
-
- 欧盟对伊朗国防部副部长等实施制裁
- 美国司法部逮捕涉嫌泄露军方机密文件的国民警卫队成员
- 信用评级被调至“垃圾级”,美国要诞生下一个“硅谷银行”?
- 法英峰会时隔五年再度举办 聚焦应对非法移民等问题
- 以色列空袭黎巴嫩南部市政机构致16人死亡
- 安徽全面启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 (文化中国行)深入浙闽赣交界处大山,千年古镇何以再现古时人群熙攘?
- “文化+”赋能城市发展 北京文化产业焕发新彩
- 今年前10个月山东农村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双下降
- 尼泊尔一直升机坠毁 4名中国乘客遇难
- 海南发布实施海洋灾害应急预案 提高防灾能力
- AI治理的“乌镇答卷”:数智未来,安全与发展如何并行?
- 金银花:外界鲜知,“金银”藏在花开前
- 1-7月中国财政收入135663亿元
- 以色列称在加沙地带解救一名被扣押人员
- 昆明警方近三个月抓获涉嫌电诈违法犯罪嫌疑人逾1200人
- 湖北一遗址新发现新石器时代首例高台蓄水设施
- 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
- 干细胞研究或将引发医疗技术革命
- 马斯克:经营推特“相当痛苦”,“心情像坐过山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