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快递业的“绿色足迹”
今天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记者从国家邮政局获悉,近年来,邮政快递业全力推进生态环保工作,逐步建立与绿色理念相适应的法律标准政策体系,推进塑料污染和过度包装治理,不断强化监督管理,积极推动协同共治。经过全系统全行业的共同努力,行业绿色发展意识逐渐增强,绿色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邮件快件包装标准化、循环化、减量化、无害化水平稳步提升。
2014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快递业务量完成139.6亿件,首次跃居世界第一。随着快递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如何减轻对自然环境的压力,如何高效地利用能源资源,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已成为行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也引起了邮政管理部门的重视。
在2015年1月召开的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邮政局提出重点加快“五个邮政”建设,即普惠邮政、智慧邮政、安全邮政、诚信邮政、绿色邮政。其中,“绿色邮政”要求通过减少收寄、分拣、封发、运输、投递等各个环节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消耗,实现邮政业“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发展。
邮政管理部门和寄递企业意识到,行业发展必须融入美丽中国建设之中,必须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快递行业的一场“绿色革命”开始悄然酝酿。
2016年,国家邮政局结合行业实际,组织修订《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出台《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促进环保科技在邮政业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对绿色邮政建设作出系统性部署。
2017年,国家邮政局、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提出要突出创新引领,强化法治保障,加强部门协同,推动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快递业包装治理体系。这是第一个多部门关于协同推进快递绿色包装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快递包装标准化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从2019年起,国家邮政局相继发布并实施“9571”“9792”“2582”“9917”和“9218”工程,强化邮政快递业绿色治理,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发展。
特别是在2022年,国家邮政局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机制,开展快递绿色包装治理“9917”工程。截至2022年底,全行业电子运单基本实现全覆盖,年均节约A4纸973亿张;包装箱瓦楞纸5层减为3层,减量达40%;胶带宽度60毫米减至45毫米以下,减量达25%;包装袋厚度0.06毫米减至0.03毫米,减量达50%;封套克重每平方米250克减至200克,减量达20%;全行业累计投放循环快递箱(盒)约1500万个,年节约包装箱达5亿个;全国设置标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邮政快递网点12.7万个,年均回收复用瓦楞纸箱超7亿个。
2023年上半年,在国家邮政局的指导下,全行业持续推进绿色发展“9218”工程,行业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低碳转型。根据5月包裹抽查测算,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90%,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达3.8亿件,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达3.5亿个。
按照计划,到2023年底,全行业实现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90%,深入推进过度包装和塑料污染两项治理,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的邮件快件达到10亿件,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8亿个。
(本报北京8月15日电)
工人日报记者 甘皙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黄河壶口瀑布设“防窥墙”?景区称此举有关安全问题
- 警方通报“两人当街暴打环卫工人”:已行拘
- 江夏有株刨花楠 美成树中“模特”
- 越南“无言通”祖师像千年后回浙江义乌双林禅寺
- 中国医生救了我的命(我和中国的故事)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东山:养好“黄金鱼” 共绘“鲳”盛景
- 官员:提升上海文旅竞争力应创造性构建科学有效的发展策略
- 杭州德寿宫红墙灯光秀“上新” 点亮城市夜经济
- 别让“不清洁”离职证明成求职绊脚石
- 从长白山到莲花山 吉林高速公路连接新的重要景区
- 四川:力争到2027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 外媒:以军袭击加沙地带致18人死 包括8名儿童
- 全国超八成有线电视、IPTV家庭用户实现开机看直播
- 巴基斯坦一煤矿爆炸致12名矿工被困
- “双节”假期广州海关监管进出境旅客23.7万人次
- 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发生4.0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 涉外法治建设如何为“一带一路”护航?
- 吴萨:中国优势出口产业正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
- 杭州优化调整住房限购范围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
- 三星堆博物馆:持续打击“黄牛” 推动IP创新表达
- 热门推荐
-
- “新店”不认“旧账”被罚 浙江公布一批美容美发业违法案例
- 广州千年古村车陂“开油锅”喜迎龙年
- 五大卫视跨年晚会精彩纷呈
- 打印文件需扫码付钱:员工来上班,办公费请分摊?
- 海外网评:让世界遗产绽放出更加璀璨光芒
- 浙江启动海上防台风应急响应
- 10月中国进出口额同比增0.9% 增速由负转正
- 年内第二次!国内油价调整大概率搁浅
- “降低英语教学比重”?学英语与文化自信并不对立
- 四川-首尔文化旅游交流会在韩举办
- 中新真探:羽绒服用鹅绒会比鸭绒好吗?
- 丰收背后的“水力量” 看黄河水如何浇灌出“塞外粮仓”?
- “花式整活”掀起海岛冬游热 浙江洞头冬日“热辣滚烫”
- 美国芝加哥发生大规模枪击案1死10伤 含多名儿童
- 通俗读物启蒙“Z时代”趣识敦煌:渐行渐近 相知相亲
- 2023年中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 陈树人纪念大展开幕 重现岭南画派创始人诗意人生
- “草原夜莺”回家 德德玛骨灰安葬家乡
- 青海芒崖:“全国最美家庭”患难夫妻见真情
- 虚拟现实中能闻到花香吗?一款小型可穿戴接口可打造沉浸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