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一事终一生 吴登云在帕米尔高原书写“责”与“情”
中新网新疆乌恰9月30日电 (胡嘉琛 魏晨曦)天山与昆仑山交汇于帕米尔高原,1963年,从江苏扬州医学专科学校毕业的吴登云跨越5000多公里,来到位于此处的新疆乌恰县。
扎根边疆60余载,他曾在自己身上抽血、取皮救助患者,被多民族同胞视为亲人。在他的带领下,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实际上我觉得我只是一个平常人做了平常事。”如今,年过八旬的吴登云仍未脱下“白大褂”,作为乌恰县人民医院名誉院长,他每天都会来医院,从不迟到。他说,自己与淳朴善良的乡亲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离不开彼此。
彰显医者仁心
乌恰县地处边陲,此前医疗条件薄弱。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吴登云每年都要花三四个月时间到牧区巡诊和防疫,骑上马、挎着医药箱,足迹遍布全县。吴登云回忆说,骑马1小时能走10公里左右,去巡诊一次,一般需要1个月。
1971年12月1日,乌恰县波斯坦铁列克乡牧民托合托西·买买提艾明两岁的儿子玩耍时不慎烧伤,全身50%以上的皮肤被烧焦,生命垂危。经医护人员一连十多天的抢救,孩子的命保住了。可幼儿身上完好的皮肤所剩无几,仍需进一步治疗。
“在没有更好办法的紧急情况下,我只能从自己身上取皮给他治疗。”吴登云先后从腿上取下13块邮票大小的皮肤植到幼儿身上。“我当时想,他现在是个小孩,20年以后是一个小伙子,30年以后或许就会组建一个家庭。我要把他治好。”
昔日接受救治的幼儿,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很感激我,有一次就把马牵来送给我,我说我要马干什么呢。我是一个医生,救治病人是我的责任。”吴登云回忆说。
30多年间,吴登云无偿献血30多次。“遇到病患,我都会想通过什么办法能把他治好。对病人来说,这关乎生命健康,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尽一切努力来挽救。”
收获至真情谊
“我在乌恰县工作生活了61年,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老乡们待人真诚、善良淳朴。”吴登云回忆,来到乌恰县初期,饮食不习惯。得知此事,乡亲们时常为他送来高原上来之不易的蔬菜,“老乡们还经常给我送羊肉”。
有一次吴登云骑马去牧区行医,遇到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流。“当时有个小孩等我去看病,我着急蹚过去。”这时,两名当地居民执意要为他探路。“我在江边长大,水性比他们好。他们说一定要帮我安全过河,我的生命更重要,山里的牧民不能没有我。”
“在乌恰县,没有人不认识吴登云,大家见到他,就像见到亲人一样亲切。”近日,记者在乌恰县人民医院遇见71岁的加帕尔·吾斯曼,他说,不论在县城还是偏远牧区,都有得到吴登云救治的人,大家很尊敬他。“他从那么远的地方来这,并且一直留在这行医,是件很难做到的事。”
吴登云曾有机会回到江苏,但他最终选择坚守在帕米尔高原。“当时我给家里人说,江苏的医院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医生。乌恰却很少,也很需要我,我就一辈子在这了。”吴登云说,除了医生的责任感之外,他与乌恰县的乡亲们有了深厚的感情,许多人比亲兄弟还亲,他没法离开。
培养宝贵人才
走进乌恰县人民医院院内,能看到白杨树枝繁叶茂,这些树龄近40年的高大树木,见证了医院的诞生和发展。1985年,乌恰县经历7.4级地震,后乌恰县城易地重建。新址地处戈壁,自然条件恶劣,为了给病人创造良好就医环境,吴登云带着医院100多名工作人员挖坑引渠,手上磨出茧也毫无怨言。“从1987年起,我们在医院种了6万多棵树,存活率在95%以上。”
与树木一同成长的,还有一批批年轻医生。1984年,为解决医务人员短缺问题,吴登云提出“十年树人计划”,他奔走于各乡镇卫生院,白天上班,夜里帮助医务人员补习知识。2002年至今,吴登云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医院硬件环境,积极与疆内外医院协调,每年选派10名医护人员赴乌鲁木齐和上海等地进修培训。
目前,乌恰县人民医院70%以上的医务人员都是当地人。乌恰县人民医院外一科主治医师、主任吐尔洪别克·买买吐尔干与吴登云相识近30年,在吴登云的“传帮带”下,他已成为科室骨干。“几十年来,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明显提高。”
“哪怕病人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要像对自己的家人一样对病人,因为在医院,你是病人唯一的希望。”吴登云的两句教导,吐尔洪别克铭记于心。“吴老的要求,会在医院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医生中接续下去。”(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电瓶车前部踏板区装儿童座椅,安全吗
- 剥完橘子别摸气球 柠檬烯等有机物腐蚀气球表面易引爆
- 40名首届“长三角大工匠”揭晓 上海10位工匠入选
- (两会声音)贵州铜仁市市长穆嵘坤:擦亮“中国抹茶之都”品牌
- 《发现中国长江之美》图片展在柏林开幕
- 山东立法保护齐长城 促文化传承与发展
- 天山脚下牧歌嘹亮 牦牛转场队“气势感”拉满
- 我国最大商业地下石油储备项目开工建设
- 青海玛多县发生地震 附近村庄未发生房屋倒塌及人员伤亡
- (申城风景线)上海豫园:土木“写”成的“江南文学”
- 通讯:“塞外西湖”乌篷船与红嘴鸥亲密接触记
- (新春见闻)广西金秀瑶族“阿咕节” :藏在深山中的年味
- 29岁指挥家孙一凡救场瓦格纳歌剧创下最年轻纪录
- 北斗应用大会开幕 中国车谷促“北斗+”融合发展
- 中国职业网络主播人数达1508万名
- “龙舟水”进入降水盛期 华南地区暴雨持续不停
- 北京国际舞蹈影像艺术季·海淀专场为观众带来“三山五园”专属作品
- 美国要求卡塔尔驱逐哈马斯 巴勒斯坦总统与特朗普通电话
- 江西本月发生4起雷电伤亡事故 造成3死3伤
- 上海:校企携手探索营养支持延缓疾病进展
- 热门推荐
-
- 2024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启幕 港澳台展区抢眼
- 山东烟台将承办2025年第二届全球葡萄酒旅游峰会
- 普京任命绍伊古新职:俄军工联合体发展工作协调员
- 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民营企业占比超七成
- 鸡西向全国推介中俄合作产业前景 6个项目签约额达47.45亿元
- 广州南沙56个项目集中开工竣工 总投资约630亿元
- 冬天里的一把“火”拉高冰城“温度” 背后是真诚与默默付出
- 从一隅观全局,在山西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 财政部:利比里亚共和国籍的应税船舶适用船舶吨税优惠税率
- 98岁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郑榕病逝
- 加拿大将要求钢铁进口商填报“熔化和浇注国家”信息
- 上海建设人民城市: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 北京非涉疫初三学生今日返校,多校推心理课帮学生尽快调整身心
- “中国贸促”(法国)创新合作展览会在巴黎举办
- 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巡演至上海 演绎“芭蕾之冠”《吉赛尔》
- 乙流占比持续升高 专家建议家长这样应对
- 多国代表将赴吉林参加“雪博会” 开展全方位合作
- (乡村行·看振兴)解码湖北谷城“全国生态文化村”绿色发展路
- 14岁白血病女孩的心愿:想读更多的书
- 广西入境游升温 6国免签政策生效掀起入境客流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