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巡演至上海 演绎“芭蕾之冠”《吉赛尔》
中新网上海3月21日电 (记者 王笈)有着意大利芭蕾学派“最佳代言”之称的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21日起将在上海大剧院连演4场浪漫主义经典芭蕾舞剧《吉赛尔》。这也是该舞团本次巡演在中国内地的唯一一站。
享誉全球的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拥有近250年历史,被公认是古典芭蕾的翘楚。
2006年,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首次访华,将舞团最具代表性的舞码之一《仲夏夜之梦》带到上海大剧院;2018年,舞团再次到访上海,以芭蕾舞剧《堂·吉诃德》纪念著名舞蹈家鲁道夫·努里耶夫诞辰80周年及逝世25周年。2024年,结束在第52届香港艺术节的演出之后,舞团抵达上海,并选取了与香港站不同的舞码——“芭蕾之冠”《吉赛尔》进行演绎。
古典芭蕾名作《吉赛尔》代表着浪漫主义芭蕾的兴起。剧本作者从雨果和海涅的作品中得到灵感,以鬼魂“威利斯”为主题,创作了《吉赛尔》的故事:吉赛尔无忧无虑的欢乐生活,在遭遇爱情的困苦之后变得阴郁而绝望;然而,化身鬼魂后,她仍然坚定地希望救赎爱人的生命。
该剧对舞者的技艺和表演功底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随着剧情发展,演员们需要持续输出高难度技巧。尤其是女主角“吉赛尔”,堪称衡量芭蕾舞者表现力的“试金石”。
本轮《吉赛尔》的其中一对主演,是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的“明星”夫妇——首席明星舞者尼科莱塔·曼尼和首席舞者蒂莫菲·安德里亚申科,分别扮演“吉赛尔”和“阿尔布雷希特”。上一次来沪演绎《堂·吉诃德》时,他们还是情侣。
对于蒂莫菲·安德里亚申科来说,《吉赛尔》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我第一次担任男主角的舞剧,我的演技与这个角色一同成长;这也是我与尼科莱塔·曼尼合作的第一部芭蕾舞剧,现在,我们已经结婚了。”(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更大力度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
- 上海暴雨消防紧急排涝 居民生活逐步恢复正常
- 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 上海浦东推18项举措
- 证监会明确企业债券过渡期后转常规有关工作安排
- 走进民企看发展|“逐梦人”成三荣:企业家永远不要觉得已经成功
- 毕加索真迹亮相中法艺术百年大师特展
- 特朗普长子在家族企业欺诈案审判中作证 否认有不当行为
- 加速锻造更多“大国重器”
- 工信部:着力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
- 南半球第三届“妈祖巡游暨重阳节”大型活动新闻发布会悉尼举行
- 中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考及文物考古船在广州出坞
- 全国百名学者专家齐聚“荆公故里”临川 探讨王安石经学
- 湾区三分钟丨这场技能界顶流赛事带来哪些“新”启发?
- 汤永言:传统武术传承需耐心更需变通
- 国家发改委:切实维护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的权威性
- (乡村行·看振兴)蔚县古堡人家
- “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文化旅游推介会亮相韩国
- 千年古镇焕新生带动“她创业”
- 快递物流搭乘数智化快车
- 苹果与中国供应商携手提升“绿色”含量
- 热门推荐
-
- 断碳水、吃益生菌有用吗?权威指南教你减肥→
- 让有碍变有爱 内蒙古为158.58万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 河北邯郸发现一方唐代美人墓志
- 九岭寻芳 一池荷韵惊艳了初夏
- 隔离栏杆锁满自行车 挡通道挪不走惹人嫌:“非共享”单车该停哪儿?
- 李可染画院举行王云鹏书法艺术展 发扬“苦学派”精神
- 北大副校长张锦:当前基础研究主要有三种类型和路径
- 第八届台湾创艺生活节启动 台北宁夏夜市“上菜”深圳
- 意大利北部暴雨引发洪水已造成9人遇难
- “兰州—塔什干”全货运航线首航
- 年轻人“闯入”老年旅行团,有人惊喜有人不适
- 河南安阳发布六条精品旅游线路
- 2024年春运开启 铁路公安机关严厉打击霸座占座
- “圣城”拉萨举办旅游商品摄影大赛展高原文化魅力
- 雄安新区出台企业跨省迁移行动方案 助力疏解企业高效落户
- 尹锡悦为何此时宣布紧急戒严?韩媒解析两大导火索
- 超2万吨东南亚水果经中老铁路进入中国市场
- 提升回收技术 挖出废旧智能手机里的真金白银
- 中国与萨尔瓦多启动自贸协定谈判
- 中国朝鲜族服饰旅拍走红 年轻人钟爱“民俗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