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焕新生带动“她创业”
中新社晋城8月25日电 题:千年古镇焕新生带动“她创业”
作者 杨佩佩 杨杰英
正值处暑时节,漫步于大阳古镇,随处可见官宅商居、楼阁津梁、寺庙祠庵。历经岁月沧桑,这座千年古镇因旅游而焕发新生,越来越多的人回乡创业,民宿、餐饮、导游等行业随之红火起来,带动“她创业”。
大阳古镇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古称“阳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拥有2600多年历史。古镇明清古建筑群规模宏大保存完好,被称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
自2015年进行旅游开发以来,大阳古镇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致力于创新文化推广和活化利用方式,成为热门“打卡地”,当地民众也吃上了“旅游饭”。
老范馔面、贺氏凉粉、阳阿清居……在大阳古镇,约三分之二的商铺都由女性经营。“在家门口创业的同时,还能时刻陪伴家人,这就是我理想的生活方式,如今都实现了。”“老范馔面”负责人范玉洁道出镇里众多女性创业者的心声。
范玉洁于2015年辞职,在司徒小镇开了一家馔面馆。生意正做得风生水起之时,范玉洁了解到家乡要发展文旅,便将“老范馔面”开到了生她养她的大阳古镇。
大阳馔面是流行于当地的一种地方特色面食。相传馔面源于周代,原本是宫廷美食,后流传到民间,成为百姓人家办喜事、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种主食。2011年,“大阳馔面制作技艺”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范玉洁的父亲范锁喜便是该技艺传承人。
范玉洁从小耳濡目染,对大阳馔面有着特殊的感情。“我小时候就跟着父亲学会了做馔面,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配料也很讲究。”范玉洁说,希望让更多人品尝传统美食的同时,将大阳馔面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大阳古镇的民宿,是晋城市康养产业“百村百院”工程的示范项目。这里集中修缮改造的院落共20处,其中有9处明清古居民院落,阳阿清居民宿就是最具特色的代表。
阳阿清居民宿负责人李仙爱同范玉洁一样,都是返乡的女性创业者。2021年,她借着“百村百院”东风选择返乡,创办民宿运营管理公司,承接阳阿清居民宿的运营。
“康养民宿按照不同特色来打造,让游客更有家的感觉。”李仙爱介绍,阳阿清居民宿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包括户外运动、养生保健等方面的特色开发,受到很多游客青睐。
如今,大阳古镇以“百村百院”工程为契机,不断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增加当地民众收入,同时为实现乡村振兴、康养旅游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李仙爱说,大阳古镇发展康养的优势,还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游客可以在民宿中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际认可度持续提升,如何推进中医药加速“出海”?
- 《飞驰人生2》,打破电影续集口碑下滑“魔咒”?
- 小米2024黑客马拉松:319位小米人产出63个新技术作品
- 工信部:组织开展2024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
- 《美育书简》中译本推出四十周年纪念版
- “生命之树”如何演化?中国科学家领衔揭秘猴面包树“前世今生”
- 山东以大赛“兴产、兴业” 激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 王毅会见德国外长贝尔伯克
- 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首次出版亮相
- 第二十届分布式能源国际论坛在京召开
- 中外联合团队发现奥陶纪大附肢节肢动物新属种
- 中央气象台强对流天气、暴雨、沙尘暴三预警齐发
- 近视:摘镜or配镜?这些问题必须先了解清楚
- 新蚕种连起“新丝路” 中乌两国蚕桑产业合作共赢
- 春节坚守岗位 他们“上天入地下海”诠释别样年味
- 他远渡重洋拍摄非洲面孔
- (经济观察)能源转型,中国为什么“必须做”?
- 浙江“最美乡贤”深耕16载 促公益服务向专业化转变
- 北京有水河长较十年前增加464公里 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 京津冀区域最大直径铁路盾构机在京滨城际始发
- 热门推荐
-
- 四川网络消费者知情权保护调查公布 超五成受访者遭遇过虚假宣传
- 截至2023年底,我国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已达91.1%
- 吉林水田第一大县探索出苏打盐碱地绿色治理新路径
- 证监会:严惩操纵市场恶意做空 切实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 《雾里看花》曲作者孙川去世 生前拒绝为了钱乱写歌
- 台湾学生广州开启“沉浸式”实习体验 近三分之一为首次到大陆
- 穿行于昆仑山下阿拉尔草原的“马背医生”
- 因地制宜 一刻钟“圈”出美好生活
- 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中国可向更多国家开放签证以更多的开放促改革
- 市场监管总局:个别景区国庆未降价
- 国铁集团郑州局新增郑州北—阿拉山口境等8列货运班列
- 故宫博物院举办“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
- “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怎么样支持孩子都不为过
- 点燃暑期文旅消费还需“稳准优”
- 交通运输部发布《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
- 以军:成功拦截一枚自也门方向发射的弹道导弹
- 第八届中非青年大联欢在北京开幕
- 重庆签约6个外资项目 总金额75.7亿元
- 陕西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 教师节特写:医者仁心,代代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