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水田第一大县探索出苏打盐碱地绿色治理新路径
中新网吉林镇赉10月12日电 (记者 郭佳)金秋时节,吉林省水稻第一大县镇赉迎来稻谷丰收。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利用柠檬酸石膏等新型绿色改良剂改良苏打盐碱地宣告成功,实现亩产超过千斤,创造了该县新开重度盐碱水田规模化改良首年产量新纪录。
本次测产活动在重度苏打盐碱土全程绿色种稻改良技术核心示范区举行。该示范区由农业农村部盐碱土改良与利用(东北内陆盐碱地)重点实验室组织,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与吉林协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吉林协联”)承担建设。沈阳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多位院士专家出席测产活动。
今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吉林协联联合攻关,种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吉粳129水稻品种,构建应用了基于柠檬酸石膏、柠檬酸降碱剂和生物有机肥等苏打盐碱土全程绿色改良技术,推动盐碱地治理从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从短期效益向长期可持续发展转变。
经过收割、运输、称重,含水量测定,按水稻高产创建实产验收办法以及专家论证确认后,测产结果首年改良水稻亩产达到548.6公斤,该模式实现了盐碱地规模化首年改良破千斤。
“在这么重的盐碱地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万亩工程建设和改良种植,首年亩产超过400公斤都是非常困难的,而我们方案亩产达到了548公斤,取了很好的成绩和效果,这是非常振奋人心的,说明我们探索出了苏打盐碱地绿色治理的新路径,也为未来的盐碱地改良治理指明了方向。”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盐碱土改良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侯立刚说。
吉林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巍介绍,柠檬酸是一种重要的天然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而柠檬酸的副产品柠檬酸石膏、液体有机肥最大的优点就是绿色、高效、低成本,以此开发的石膏类改良剂及柠檬酸降碱剂与传统有机肥、化学改良剂改土相比,每公顷至少可节约4000元,是改良盐碱土壤的又一新利器。
参与本次测产活动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表示,盐碱地利用作为国家战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镇赉大片的盐碱地如果都能够被开发利用,对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共享火把“不夜天”
- 未戴头盔、逆行、闯红灯……电动自行车“乱开”如何解
- 探亲旅游务工客流明显增多 各地进入返程高峰期
- 儿子考上清华 爸爸亲送录取通知书
- 近半数超大特大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提高
- “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 广西主场活动在防城港市举办
- 十三部门:鼓励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
- 城管与摊贩发生冲突 四川内江:双方均未构成刑事、治安案件
- 上海探索“古典园林+” 创新非遗保护模式
- 海南交通客运逐步恢复 部分景区开始营业
- 湖南大力培育能工巧匠 工人有广阔成长平台幸福感不断提升
- 第四届中蒙博览会落幕 协议签约金额超3800亿元
- 和评理|印度正在成为“外企坟场”
- 以军空袭黎巴嫩多地 已致558死1835伤
- 近百位中外诗人作家汇聚天柱山共话诗歌创作
- 1至11月中国财政收入199010亿元
- 广西已成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基地
- 齐家文化出土的铜镜,照见了4000年前的古人
- 2024年首趟旅游专列驶进新疆库车 开启踏春之旅
- “绿色农资”连点成网 为农服务提质增效
- 热门推荐
-
- 广州启动首批住房“以旧换新” 122个楼盘项目参与
- “义新欧”中欧班列掌舵人的十年:从一根线到一张网
- 理查德·克莱德曼“永恒的爱”澳大利亚巡演音乐会即将开启
- 湖南汨罗江洪水暴涨 为1954年以来最高水位
- 公司遇到资金周转难题怎么办?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了解一下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多元场景加速向“新” 点燃消费增长新引擎
- 兴凯湖进入明水捕捞期 渔民第一网“开湖鱼”出水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共青城“90后”养蜂小伙探索致富新“蜜”诀
- 中国南方又将遭遇两轮大范围强降雨
- 英国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决策投票出现新迹象
- 预防呼吸道疾病,这些核心信息要知晓!
- 为“世界屋脊”添绿能 浙能在西藏首个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
- 跨越文化差异,增进相互理解(我和中国的故事)
- 俄媒:俄初步确认堪察加失联直升机上22人全部遇难
- “女老生”回乡传承京剧:盼再现百年“喜连成”
- 如何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院士专家提醒要高度重视潜在风险
- 第二届中欧地理标志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
- 高温来袭,防暑降温这样做
- 当心大“诈”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