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貌)赋活历史文化 “新文旅”风起中原
中新社郑州9月25日电 题:赋活历史文化 “新文旅”风起中原
中新社记者 肖开霖 阚力
在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之一的《四神云气图》前,台湾青年冬冬认真端详着这幅长5.14米、宽3.27米的西汉壁画。
已在大陆生活十几年的冬冬,被近几年频繁出圈的河南文旅折服,喜欢追着走红的主题展开沉浸式旅游。今年中秋节,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节目再掀国潮风,在以《四神云气图》为灵感创作的舞蹈中,青年舞者饰演“云气少女”在虚拟壁画中穿梭。此次再访河南博物院,冬冬跟随“云气少女”寻找壁画里的“四大神兽”。
从考古盲盒到《唐宫夜宴》,从《洛神水赋》到洛阳汉服,从《满江红》带火汤阴岳飞庙到开封“王婆说媒”现场人山人海……近年来,河南不断通过新形式、新技术、新手段等现代创意手段活化历史文化资源,塑造出多个文化IP,不仅让古老文化披上时尚外衣带来更多海内外关注,也一次次带热当地文旅市场,走出一条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新路,助力河南破解文旅领域“有形式、缺内容”“有名声、缺支撑”“有流量、缺转化”等问题。
入选2021年“十大年度国家IP”的《唐宫夜宴》,让圆润讨喜的“唐宫少女”忙了起来。冬冬身边不少台青曾专程到文博场馆“追星”,抢购复刻唐俑、体验唐代妆饰、观看“唐宫小姐姐”演出。
《洛神水赋》《龙门金刚》的连续走红,则让古都洛阳热度不减。毕业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的陈晨,曾随一众华裔青年专程前往洛阳,体悟曹植笔下《洛神赋》的神韵和意境,在龙门石窟寻找《龙门金刚》中“龙门乐伎”和“金刚大力士”的石刻。
陈晨拍下很多石窟造像分享给同学并表示,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1500多年的历史沉淀为当代艺术提供了借鉴,艺术创新应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刻有历史印记的艺术作品,往往更有传承价值。
在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看来,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转化历史文化资源,持续引发公众情感共鸣,说明公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认知、认同已达新高度,是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的充分体现。
河南文旅新貌的涌现,与该省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基本同步。2021年,该战略被列为河南“十大战略”之一,以推动河南厚重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文旅文创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此后,该省又明确加快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进军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提出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并陆续发布多条文物主题游径和主题旅游线路。
随着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意识的持续提升,在中原大地,越来越多的文博机构通过开发沉浸式文旅项目吸引年轻人,沉浸式旅游演艺、剧本娱乐、考古研学等新兴文旅业态得以全面发展。
以洛阳为例,这座拥有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五大都城遗址的古城,正结合大遗址保护利用打造“现代唐风”城市风貌,同时聚焦沉浸演艺、剧本娱乐、汉服体验、电竞数娱、高端民宿等,打造多元文旅业态,其特色文创产品开发亦风生水起,包括牡丹瓷、新式唐三彩在内,品种超2000种。
“新文旅”风行洛阳,也带来当地文旅市场的较快增长。今年1月至8月,洛阳累计接待游客1.1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近90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分别增加14.2%和16.1%。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宋朝丽分析称,河南积极探索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推出多种沉浸式文旅项目,让文化表现形式愈发多元,将传统文化融入民众日常生活,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组成部分,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据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省接待游客9.95亿人次,旅游收入近9646亿元。2024年,河南定下“更进一步”的目标,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0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万亿元。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假期,河南接待国内游客1884.5万人次、旅游收入91.6亿元。(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官方通报流动摊贩老人对城管下跪:已对涉事队员进行严厉批评教育
- (新春走基层)塞北小城“Z世代”挑大梁闹元宵
- 康永来:“天龙三号”火箭计划明年5月首飞
- 六部门部署开展2024年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
- 五一档电影谁是黑马
- 2023郎酒端午制曲大典圆满举办 揭开“庄园酱酒”极致品质序章
- 中国红十字会向摩洛哥红新月会提供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
- 中新健康丨专家谈肥胖:是病需就医、治疗没有“一招鲜”
- “第三只眼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颁奖典礼在中山举行
- 夜行日游 人游车停 山西开行首趟竞价旅游专列
- 美国国会两院通过临时预算案以避免政府“关门”
- 金融科技要平衡好发展和安全
- 巴勒斯坦内政部:以军空袭拉法和汗尤尼斯造成多人伤亡
- 《老鼠记者 漫画版》在京发布
- 汇聚慈善力量 粤一医院助听障孩子“听见春天”
- 直击防抗台风“杜苏芮”:村民忙自救 消防紧急转移受困者
- 广西在建最大跨径斜拉桥——平南特大桥主桥合龙
- 倾听内心“自然之声” “地铁诗人”李瑾推两部新诗集
- 预制菜搅动餐饮业:既须保障知情权,也要提升认知度
- 中国科研人员发现十种蜘蛛新物种
- 热门推荐
-
- 拓宽服务贸易“朋友圈”
- 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国庆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将达到175万人次
- 浙江横店回应“竖店热”:将设立基金支持微短剧产业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闽剧主题公交车亮相福州
- 房产没有实际居住也可获得动迁利益
- 综述:方言剧何以“破圈”?
- (经济观察)大模型赋能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有望加速
- 用“音乐剧”装扮“老街区” 沈阳首个沉浸式泛街区演艺项目在老北市上演
- 郑云龙首次挑战喜剧角色 舞台剧《魔幻时刻》全国巡演将启
- 澎湃的国潮 生动的文化自信
- 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新春开市 首日总人流量超22万
- 有力驱动智能化变革 机器人全产业链加快创新发展
- 自意本杭人 杭州“老市长”苏轼与西湖的情缘
- 织密充电网 湖北襄阳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 中国首个量子计算产业联盟再扩容 成员突破80家
- 专家:中国茶和酒溢价空间的拓展需要靠文化
- “趣淘”漳州:和谐、温暖!美国知名艺术家代表团点赞南靖土楼文化
- 聚焦当下都市情感 环境式音乐故事剧场《真爱酒馆》首演
- 新一轮城中村改造,能否激活楼市?
- 单日进尺2006米!我国陆上超深井钻探速度创造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