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故事|听冯远征、张凯丽、热依扎、陈丽君讲述75年的文艺变迁
文艺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时代的面貌。从新中国诞生之初的《龙须沟》,到上世纪90年代曾经引发万人空巷的《渴望》,再到如今经历风雨洗礼后的《山海情》,一部部文艺作品不仅仅承载着国家记忆,也展现着人民的风貌。今天的《共和国故事》,我们邀请到了几位当事人,为您讲述新中国文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冯远征:老艺术家为了演好角色 完全忘我
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话剧院团,几乎与新中国同龄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开院第一个戏是《龙须沟》,这也是新中国的第一部话剧大戏。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告诉我们,当时北京人艺的演员们到龙须沟去体验生活,跟老乡们一起,老乡们每天干什么,演员也跟着一起干。
饰演小妞子妈妈的人艺演员叶子,为了演好角色,把自己嗓子喊哑了,到后半生,也一直是哑着嗓子。因为她在生活中看到的大婶,声音就是哑着说的,她觉得要演好这个人物,必须把嗓子喊哑了,哑着说台词才像那么回事,才是这个人物。为了演好角色,他们可以完全忘我。
张凯丽:《渴望》就是老百姓自己的事儿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播出时曾创造了万人空巷的局面。女主角慧芳的扮演者张凯丽说:“《渴望》就是在生活着,因为我们一场戏可能就是一个镜头下来,这原来都没有的,然后我们道具,你看布景什么就感觉是身边发生的事儿,老百姓自己的事儿,加上慧芳的这种真善美,我觉得任何时代它都是不过时的。”
面对记者的镜头,张凯丽敞开心扉,她告诉我们,慧芳那个角色,她并没有“演”,因为那就是她的姥姥。“她(姥姥)看人的眼神,她对人的态度就是慧芳(那样)的,她就是那么地替别人着想。你说我在她身边长大,我怎么可能不像她呢?”
当时,主人公刘慧芳的命运牵动着每个观众的内心。在1991年的春晚小品中,真实再现了其中一位观众来信的内容:“导演同志,如果你不把慧芳的腿治好,如果你不让她站起来,那么我就让你躺下。”
张凯丽说,观众是真的爱慧芳,就不想看着好人倒下,因为好人要一生平安,这就是中国人的善良,他们希望好人有好报。
热依扎:观众审美越来越高 要对得起百姓和历史
在第33届“飞天奖”领奖台上,凭借电视剧《山海情》获得优秀女演员奖的热依扎说:“《山海情》不论是在剧里,还是在现实当中,都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友爱团结、齐心协助。感谢福建、宁夏两地的人民,因为你们的努力,我们才有了《山海情》。”
在扮演李水花这个角色时,热依扎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她生怕自己演不好,对不起当地的百姓,也对不起这段历史。
“原来人家有人跟我问过一句话,他说你会觉得很苦吗,我说不会。当地是风沙很大,哪儿都是沙子,说话都是咯吱咯吱的,是日照很强,脸上会晒出很多斑,但是就是那样我都觉得没有很苦,因为我在演一个我会认为非常好的作品。”
“因为现在的时代已经跟原来不一样了,现在影视作品太多了,观众看到的东西也特别多,而且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然后大家的审美也越来越高的时候,作为演员来说,你就更加地有挑战性,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了解国家的政策和新闻,不要脱离生活,不要脱离当下的时代,让观众能够觉得你是观众的演员。”
陈丽君:传统文化是刻在中国人身体里的DN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近些年来,我国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不仅激发了传统文化的活力,还陆续创作出一批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走近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剧青年演员陈丽君的“出圈”,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开始了解越剧。陈丽君告诉记者,“作为年轻演员,我觉得就是在传承好自己热爱的同时,就是要用年轻人的眼光和审美去继承发展”。
尽管刚刚30岁出头,但陈丽君深深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她说传统文化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DNA,希望自己能够做一颗小石子,能把优秀传统文化的DNA激活。“确确实实有更多的年轻人走进了剧场,还有线上很多年轻人他们也在传唱越剧,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我们新的机遇,就是你抱着十分真诚的态度,创作我们的每一部作品,在这样的一个共创的环境中,给了我们传统文化更多的生机。”
“你对待观众,你必须得付出你全部的诚意,把每一个观众当成是你的知己,你向你的知己去分享你的故事,讲述你的故事,因为文艺是大家的,是人民的,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光影与旋律中看75年中国百姓文化生活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初期,电影制作和放映设施都极为有限。到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每年的电影产量仅约50部。而时至今日,我国每年生产各类影片约千部。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电影制作技术取得飞跃发展,过去十年间,全国电影票房中的国产电影占比从约55%跃升至83%以上。今天,全国城市院线的银幕数量已增至8.6万块,同时,5万多个放映队为广大农村观众带来了新鲜的视听盛宴。
不仅是电影,我国在其他文化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7%以上。中国成为了图书、电视剧、动漫等领域世界第一生产大国。
公共文化设施也越来越普及。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6个,公共美术馆707个。新时代以来,全国各地新建了超3.35万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艺术与文化的传播搭建了更多平台。
走过75年,从百姓文化享受稀缺,到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充实、丰富和高质量,文化艺术真正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总监制|申勇 闫帅南 张勤
监制|王琰 岳群 白玛央金 李骏 李浙 马丽君
制片人|李斌 郭茜 杨晓波
记者|乔亚美 沈菲静 曹岩 俞悦 卞晓妍 高珧 吴成轩 温超 山西台
编辑|张昊 张雨棣 张莉 董怀文 马迅 魏如松 王誉博 侯潇扬 白龙飞 何畅 张旭成 徐小燕 樊栋华 李俊祥 董建云 乐陵台
制作|张志 贾继先 徐鹏翔 赵柠 董琬亭 官真 王珊珊 雷洪 杨智玮 吕祥林 郭稳 景佳纯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长征路上学党史丨旅游“饭”与新“硒”望 赣南山村的“红绿”融合之路
- Jmoon极萌美容“大”科技峰会:家用美容仪未来“大”有可为
- 外媒记者眼中的桂林:山水美 农村独具魅力
- 哈尔滨首张电动自行车号牌正式发放
- 酒店收取延时退房费 到底合不合理?
- 服贸会“磁石效应”凸显 外商对华投资信心强
- 回南天该怎么防潮?
- 《志愿军:雄兵出击》发布“初心”特辑 两场戏揭露幕后“硬仗”
- “90后”移民管理警察携妻戍边戈壁,获“北疆楷模”称号
- 北京迎雷雨天气 多预警齐发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去世,享年97岁
- 探访亚洲最大萤火虫观赏基地:点点萤光照亮世界
- 新疆石河子举办2024年“诵读工程”启动仪式暨迎春诗会
- 2023年全球99名记者遇难 77人死于巴以冲突
- 10年来首次易主!日本政府任命植田和男出任央行行长
- 山东各地冰雪经济“火热登场” 引领冬日新消费
- 万人说新疆|新疆何以“圈粉”“洋老外”?
- 特朗普与哈里斯首场辩论开始 美媒:最引人注目的时刻
- 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负责同志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 (乡村行·看振兴)江苏阜宁:精绘“户织图” 织出“共富”路
- 热门推荐
-
- 温州警方辟谣“温州帮是缅北电诈的后台”:造谣者已被逮捕
- “温暖相约·冬季到吉林来玩雪”推介交流会在吉隆坡举办
- 中国发布全球首款别墅专用光伏组件
- 北京氢能产业的三级跨越
- 美国“泄密门”嫌疑人被判15年监禁
- 猿编程亮相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深度应用AI技术培养科技少年
- 不负青山不负春 山西人工造林规模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
- 韩国业界看好韩中“医疗+旅游”产业合作前景
- 以媒曝以色列提交加沙停火新提议 哈马斯官员:内容荒唐
- 青海发现兰科玉凤花属一新种
- 南航C919成功首航广州至成都天府航线
- 江西永修:防汛大堤上的“父子兵”
- 京津冀三地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 2023年菲律宾政府借款达2.19万亿比索
- 广州、横琴签署碳普惠框架合作协议
- 专家学者与民族摄影师共话国际视野中的贵州民族影像
- 你听说过“伏羲农场”吗?这种小农场里可藏着大智慧
- 专家呼吁:哮喘患儿应接受及时、规范治疗并长期管理
- 暴雪+冰冻+寒潮黄警齐发!全国公路多路段受影响,两部门出手
- 委内瑞拉决定同巴拉圭断交